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让中职语文课堂“活”起来——浅析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 投稿为领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154次
  • 评分4
  • 69
  • 0

梁军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水平偏低

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贫困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的成长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的引导与管束,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纯(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一个“混口饭”的工作,而不是希望通过学习这一途径提高自身能力),即使想好好学习,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致使他们一步步丧失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因此,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尤其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在语文等基础课上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教师“教”的现状

虽然语文是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堪忧。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因此仍采用一成不变的“一言堂”或有限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也许在应试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码,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

(三)中职语文教材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中专第一册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版教材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主要分为现代阅读、古典诗文阅读、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以及语文在综合实践活动五个序列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教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性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不足。如教材编排上,本教材将现代文、文言文分别编排在不同的单元,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例如说本册第二单元古典诗歌阅读单元,包括李白、杜甫、杜牧、陆游、白居易五名诗人的十首古诗,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对文言文知之甚少,让他们在两三个星期内一直学古诗文,就很容易对学习,甚至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一)转变教学理念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不少教师仍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是教学理念没有转变。因此应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

1.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以往中职校的基础课(包括语文)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即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主要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时,始终抱着培养学生能力这一宗旨,让学生多参与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通过传统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技术,已不能受用一辈子,这就要求建立起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终身学习”制度。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是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人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即: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学生获取获得知识的方法,如:如何阅读,如何表达(含口头和书面)等。此外,也应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掌握这些方法。

3.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

针对目前学生实际情况,我设想:我们首先应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这里的育人不是板起脸来说教,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贴心教育,逐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上我们,喜欢上我们的课。其次,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放慢教学进度,必要时补缺补差,补上他们在初中阶段落下的课。

(二)提高语文课趣味性,培养学生兴趣

1.讲究授课的艺术性。授课的艺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授课时抓住结尾空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叙述到事情发展的高潮时突然收笔,其意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此时,抓住这个空白,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去填补,有利于发散他们的想象潜能。例:《项链》这篇课文,马蒂尔德遇上好朋友,把自己十年的艰辛告诉好朋友,好朋友告诉她项链是假的之后文章就嘎然而止了,至于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课文没有写出来,但学生很想了解马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以后的情景,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从学生的习作中,我发现他们都能循着事情的发展,把握人物的特点大胆想象。这样续编故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这种教法,是从假设的角度出发,开发学生智力功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这是寻常思维训练所不能替代的。

2.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文言文及诗词不感兴趣,一学习文言文或诗词时,就表现得无可奈何。我就用相关的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时,我先放一段康桥的配乐诗朗诵,介绍了作者及其作品,再让学生听一遍,才进入诗句的讲解。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帮助下,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印象颇深,久久不忘。

3.课堂表演。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比如《雷雨》这节课,看似没什么可讲解的,对于中职生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人的情感复杂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所以,在讲到周朴园和鲁侍萍见面时,那种复杂感情,可以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另一个可以表演的场景就是周萍和侍萍见面时,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矛盾痛苦心情。这些场景都可以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竞赛或游戏。通过竞赛或游戏,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擂台赛、辩论赛、接力赛等。教语法中的词、短语、句子等知识都可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还可采用接力形式让学生背诵古诗等;通过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从游戏中学会更多成语。

(三)加强师生关系的和谐性,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并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可以成才的,更要相信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其次,教师的积极情感对语文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古人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说明了教育效果与师生感情的关系。教师愉快、乐观的情绪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也快乐起来,从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喜欢听你的课。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于漪有一句口头禅:“教师的天职就是爱学生。”的确如此,语文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从而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四)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例如语文教学可以引进和采用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发的“ZHC”,即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对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我深切地感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准则,我会从这个准则出发,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中更深一步地进行教学教研探索,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为中等职业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