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扬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她有什么特点?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宽松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真正的教育,不论其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其宗旨理应具备以下内容,如此,方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
第一,培养幸福的人,而不是带给他们痛苦。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教育如果让人总是感到痛苦,那是一种悲哀。教育如果让人丧失了对幸福的憧憬、丧失了感知幸福的基因、丧失了获取幸福的能力,那么这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即使它所培育出来的人真的很“成功”。
第二,培养拥有强大生存发展能力的人,而不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一筹莫展的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核心能力,即适应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非公式化问题的能力、自我掌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系统化的思维能力。日本在《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未来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生存能力”。其主要包括:扎实的学力——表现为学习的意愿、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特别强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人化的学习方法。丰富的人格——包含社会责任感、感恩之心等。日本的教育行政机构或者基层学校,它们制定的教育目标,无一不是从未来着眼,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具有责任心,有健全的人格、健壮的体魄,且对未来充满希望而积极主动学习的新一代,即国际化的日本人。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将能力提到核心位置,这是真正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做法。无论是美国的五种核心能力还是日本的涵盖学力、人格、体格的综合能力,都是着眼于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生存发展。
第三,培养健全的人,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全面发展,而不是高分低能、思维狭隘、充满局限和偏见的人。新加坡教育部在1998年发表的《理想教育成果》,勾勒出21世纪新加坡的理想育人目标:品德高尚,深厚的文化素养;尊重差异,对国对家对社群尽责;优雅社会的使者;勤奋向上、敬业乐业、重视他人的贡献;能思考、能分析,对未来有信心,有勇气及坚定的信念面对逆境;懂得追求、分析、运用知识;具备革新精神,不断追求进步,终身不歇学习,有魄力;放眼世界。素质教育理念来自国外。新加坡作为基础教育强国,每年都吸引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对照它的“理想教育目标”,确实令人难神往。而最令人神往的是人家确实做到了。
第四,尊重学生的个性,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差异,而不是抹杀孩子的个性。英国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每个孩子都重要”。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孩子而改变》。其中明确提出:英国教育首要目标是提高所有学生的成就标准。并具体地提出基础教育要使每个学生达到如下五个目标:健康;安全;快乐、成功;做出积极贡献;得到经济保障。英国的基础教育在全世界享有盛誉。良好口碑的赢得,在于英国人切实将每一个孩子的诉求放在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要说因材施教,虽然是孔子提出的,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万里之外的英国才是最好的实践者。
第五,培养爱国的有担当的建设者,而不是自私自利的人。教育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为国家、民族发展服务,这是天经地义。但是,前提是培养的必须是健全的人,而不是仅仅培养维护国家机器运转、前行的“螺丝钉”。
第六,要培养会生活、懂生活的人,而不是那种只会工作而缺乏生活能力、没有生活情趣的“木头人”。1934年陶行知制定的《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让我们仔细看看当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践吧。他为小学确定的五项“生活目标”是:康健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大纲》详细制定的“生活的方法”,分为“个人生活”和“团体生活”两部分。前者共29项,包括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每天整洁一次;每天写日记一篇;每天吃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每天看本埠和外埠报各一份;每年种豆一次;每年洗澡约八十次到一百次;每年和国内外小朋友通信十二封;要认识环境中最易见的动植物各十种以上,并且要观察各一种以上的生长过程,及对人类的关系;要认识每晚容易看见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以上,并能懂得风云雨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和人生的关系;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会运用十种以上的普通药品;要认识社会生活,并择一种构成社会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种蒲田者,瓦匠,木匠,铁匠……的生活,详细观察,并加记载,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要学会游泳和撑船等等。“团体生活“部分包括这样的内容:“每日轮流做主席和记录”、“每日轮流烧饭和抬水”、“每年长途旅行一次”、“养鸡五对狗两只”、“征集社会批判”等等。看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的这份教学大纲,我们真该惭愧万分。今日中国教育最大弊病在于教育与现实脱离、与生活脱离、与未来脱离。教育简单的就剩下几本教材几套习题集和几张试卷。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只要回个头就能看到现实的荒谬。
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理想的教育。理想往往源于对现实的深度思考和深沉忧虑。在所有的行业中,教育既关乎每个人,又关乎国家大计,似乎最重要,而现实却是最容易被人忽视、遗忘的领域。所以,做真正的教育,需要理想,需要激情,需要执着,需要奉献,更需要智慧,需要耐得住寂寞生平,需要割舍的下功名利禄。在朴实无华的坚守中,等待冬去春来的姹紫嫣红。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