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模块确定与实施

  • 投稿少女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899次
  • 评分4
  • 59
  • 0

宫 园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模块确定和策略

1.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模块确定

(1)以课本为纲,课堂教学时进行适当地拓宽。

高中课本,现代诗在必修1课本的第一单元,选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现代诗中的优秀作品非常多,毛泽东和艾青的优秀诗作也应多适量补充,除了课本以外,还应补充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中国现代优秀诗人众多,除了课本名家以外,还应介绍给学生的有北岛的《仅仅一瞬闻》、《多事之秋》,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的《远和近》、《一代人》,舒婷的《致橡树》、《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欣赏中国现代诗。

外国也有很多极优秀的诗歌,带领学生接触世界大师名作:泰戈尔的《世上最远的距离》,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狄金生的《如果记住就是忘记》,魏尔伦的《秋歌》,雪莱的《西风领》,济慈的《秋颂》等。因课堂时间有限,仅简略介绍,为学生推开一扇通往现代优秀诗作的大门。

(2)学生自主选择。

预留两堂课的时间给学生,推荐名家名作,带领全班同学鉴赏;展示自己创作的现代诗,共同品味。

2.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

(1)回归“诗性”。

读诗也好,读文也好,“读懂”成了阅读的标准和目的。“诗歌的阅读,应该放弃纯粹理性的、纯粹思想性的解读,回到诗性阅读的立场上来,回到各种感官的开放立场上来。”(《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我们正确阅读应该是把诗歌本体性要素打开,要求我们把所有的生命感官打开,摆脱先验思想,从诗歌意象、结构、视角、象征、情智、语言本体等,在对它们的观照和体验中获得生命情感和情绪,走进诗歌的艺术想象空间,感受诗歌语言的语感、质感、空间感和重量感。

《雨巷》教学时,通过默读,小声诵读,名家诵读多种形式,引领学生感受其孤独、抑郁、惆怅、凄清的感情,享受空灵、深邃、飘逸、脱俗的意境。感觉到美,引起了你不自觉地感伤,便是成功,无所谓主题的探讨。原味之美是最美,回归诗性,咀嚼诗歌原味之美。

(2)诗词无达诂。

对诗歌的解读,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鉴赏水平。诗歌中意象和语言大量不确定性与留白,为读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再创造。诗歌教学的任务不是给学生一个现成的关于文本鉴赏的“标准答案”,而是培养学生对优秀的诗歌的浓厚的欣赏趣味,为他们提供一个“二度创造”的想象空间。

印象最深刻的是张梅老师在执教舒婷的《双桅船》给我带来很多的启示。

课堂探讨后,双桅船的象征意义有:父母、国家、真挚的爱情、理想、友情、宇宙、人生路上的险阻、缘分、希望、人生的寄寓、宿命与追求、台湾、家庭。在小组讨论阶段,又有第14种想法:人生的际遇。

有学生认为表现的是理想,爱情,人生的宿命与追求。

其中一位同学认为是几者的结合,“岸”象征爱情,“灯”象征理想,“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各奔东西”,是说放弃了心中的爱情,选择了理想。但是他的心是难舍的,为了理想,把爱情埋藏心底,有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不断地相遇别离,是无可奈何的经历,通过“今天”“明天”“昨天”“朝朝夕夕”这些词可以看出,外界的客观条件使我们各奔东西。本不愿意走这条路,但是又不能不走。

接着老师启发学生结合最主要的意象来解读诗歌:在经过反复讨论、质疑,教师点拨后,把“船”(即“我”)和“岸”。

在老师的启发下,于是思维又有了新的拓展,由“船”和“岸”相遇相离,有同学联想到了“父母”和“游子”,“祖国”和“游子”。

的确,诗词无达诂。一首诗竟然有这么多的解读,让人佩服张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佩服她的课堂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她的教学设计艺术、点拨艺术和语言艺术,她的学识和对文本的超强的解读能力。张梅老师的本堂诗词教学课,已经达到至高的水平。

(3)因“材”施教。

诗歌重在读、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方法,诗歌学习注重读。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诗的节奏韵律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出来,音乐美在读中领悟,诗人的情感在读中体味。这就是因声求气。

不同的诗歌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诗歌教学要体现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并重。《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郭沫若的《天狗》在教学时重在感悟诗歌所显现的生命形态,或如“天狗”般充满豪放的气势,或像“井”一样保持着“静默,清澈”的姿态,或如“春天”一般显示蓬勃的生机;或者表现为战士直面死亡的勇气,或者表现为船夫搏斗急流的坚韧。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领悟并品味这些诗歌所包蕴的生命内涵,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二、古典诗词有效实施的教学策略——深·美·宏·约

1.所谓的“深”,就是深刻,课上得有深度,有高度。

诗词教学不能上得一览无余,蜻蜓点水,要有突破。深刻的课堂,才是永具魅力的课堂。

我在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了引导学生走进超凡脱俗的游仙诗的内核,曾有这样的课堂升华环节,印象深刻。

阅读了很多名家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鉴赏评价,思索再三,我将李白的蔑视权贵的精神归结为“气”,结合袁行霈教授的观点却重在阐述李白之气。侠者思想,豪气,锐气: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拖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儒家思想,盛气,壮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道家思想,清气,逸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些“气”融合到他的诗歌里来,就变成了一种别人无法模拟的气概、气势、气度、气韵。这样一种东西是李白独一无二的,也是盛唐风骨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诗词,要上得深刻,有深度,有高度,如此,才能引领学生把握诗词的风姿精髓。

2.所谓的“美”,美的内容要用美的形式去体现,美的情感去体验,美的语言去传达。

诗歌都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美文只有美教才能上出味道。诗词教学如何上出美感来呢?我在上周邦彦《苏幕遮》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了“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句,而这句值得我们欣赏的美点很多,但最重要的美点:风骨美和构图美。在欣赏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介入名家点评,对这一句名家的经典点评很多,我紧紧扣住王国维先生“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进行品味,抓住荷的神韵、魂魄去品。这个设计深得诗家三昧。再比如在课文结束时,我设计的结语是这样的:乡思是一株荷,她深深扎根于漂泊无依的现实泥垢里,却在我温柔的心里开出了皎洁的花,暗香浮动……

对于美的诗词,课堂教学中,用美的语言,去诠释其美的韵律。

3.所谓的“宏”,即是宏大,眼界高,善于抓住规律性的东西,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掌握每类诗词的一般规律,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教材无非是例子,课堂无非是窗口。首先要给诗词分类,一般来说古诗大致可以分为即事抒怀诗、咏物诗、山水诗、哲理诗、边塞诗、咏史诗等。其次,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明确其作用,了解表达技巧中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关系等四个层面的内涵。第三,必须熟悉各类诗歌的语言风格,捕捉诗眼。第四,品味意象和意境,把握诗歌形象,体会景象、物象、人物形象的特点极其蕴含的情感。

还记得周正辉老师在上周邦彦《苏幕遮》时对课堂作的拓展,在赏析本首诗之后,他通过多媒体投影,让让学生了解到思乡诗常见的意象:月、柳树、鸿雁、羌笛、双鲤。从关于乡愁的古诗拓展到现代诗文:席慕蓉的《乡愁》,张晓风的《愁乡石》,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为什么这些意象能穿越千古仍然表现浓浓的乡情,让人感动。这些意象背后“密码”,都被周老师破解了,所以这节课尽管容量很大,丝毫没有臃肿拖沓之感,因为他抓住了诗词教学的规律性的东西。所以达到了“老师想教什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学了什么”三者的理想统一。

诗词教学要掌握规律,触类旁通,方能教一知十。

4.所谓的“约”,就是简约。

古典诗词是内涵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一首诗不仅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多的是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对诗词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只能运用“减法”“除法”,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曾听过我校赵志伟老师公开课《长恨歌》,赵老师特能删繁就简,把教学内容定位在赏析品味,主旨探讨两个层面上。其中重点放在了品味赏析上。

有学生喜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句话运用对比,富有神韵,突出了杨贵妃的美貌,读后一个“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美人出现在我的面前。

有学生喜欢“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因为“蜀江水碧”是美景,作者是用美景来衬托唐玄宗无心欣赏的心情。

有学生喜欢“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我觉得前半句“春风桃李花开夜”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意象,象征着杨贵妃没死以前,安史之乱没有发生以前那种美好浪漫的生活,而“秋雨梧桐叶落时”则象征着现在这种悲惨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反差写出了唐玄宗内心的失落。

老师喜欢“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这场变故让他不仅失去了美人,也失去了江山啊,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就被软禁起来了,软禁在西宫,因此我觉得这两句话集中地反映了唐玄宗内心寂寥的心情。如此寂寥之景是对晚年的玄宗失去了美人又失去了江山的一种刻画,他多么思念杨贵妃啊,其实这种思念往深层里想,他不仅是在思念一个人,也是在思念往日富贵荣华、帝王之尊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对盛世大唐梦幻王朝的一种追忆。所以我觉得刻画得特别好。可以说唐玄宗人物刻画是本诗浓墨重彩的一笔,非常丰富,值得我们去品味的还有很多。

诗歌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辉。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与诗歌同行。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了诗歌的国度,去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领略诗歌独有的魅力,是我们语文永恒的工作。

★作者单位:安徽马鞍山市含山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