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路径的落实

  • 投稿崔胖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306次
  • 评分4
  • 22
  • 0

杨爱国

一、抓住文章特征,找寻阅读路径

不同文体,不同类别的文章有不同的特征,教学时首先要抓住这些特征,学生熟知了不同类别文章的特征,学习时就会“顺藤摸瓜”,阅读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如古典诗歌的突出特征是情景交融,意象和意境是古典诗歌的基本要素。阅读古代诗歌,就要引导学生从感受意象意境入手,在分析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中进入诗境,体会诗情和作者的匠心。如古典诗歌中的咏物诗大多采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教学时就要教学生从所写“物”的特征着手,思考其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再比如怀古诗,或怀古抒怀,怀古人伤己身;或借古讽今,怀古事伤今世;或今古对比,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学生熟悉了这些规律,学习起来自然会事半功倍。小说教学,就要指导学生用小说“三要素”的知识引领阅读,把学生关注思考的方向引到情节、人物和环境上来,让他们关注情节的发展与结局,关注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以此概括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旨,赏析表达技巧。关注环境描写的作用等。阅读人物传记,要梳理概括表现人物性格精神的主要事件,关注人物在事件中的主要表现,体会主要事件安排的顺序,抓住作者表达对人物态度情感倾向的关键词句,关注他人的评价,理解传主的精神风貌、品行境界等。阅读科技文,就要先弄清楚说明对象、关注表现说明对象性质特征的词句,然后梳理说明的顺序,分析主要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等。阅读议论文,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表明主要论点及分论点的句子,圈画主要论据,梳理整篇文章的论证过程等。

抓住文章特征进行教学时,还要注重对文章知识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渗透这方面的知识,以免等到高三时才“狂轰猛炸”。如鉴赏诗歌,不但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要善于联想想象,还要让学生熟知诗歌抒情的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阅读鉴赏需要一定的理论修养,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总结理论,再用理论指导语言实践。如人教版必修三才有小说篇目,学生学习《祝福》时,对有关“雪”的描写作用,学生理解较困难,笔者引导他们并总结了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有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等作用,在学习必修五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学生对小说中“风雪”的作用很容易就理解了。

不同文体有自身的特点和表达规律,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沿着文章常见的思路、模式去思考探求,掌握规律性的东西,以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循序渐进,登堂入室。

二、用有价值的问题来引领,探寻阅读捷径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以问题讨论为引导,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在阅读中培养问题意识,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关键是用来引领学生阅读的问题要有核心价值。首先教师要立足学情,从文本中提炼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问题。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取舍,把最需要最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问题,要依据文本的核心价值设计问题。其次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对教学的重难点了如指掌,利用主要的、关键的、统领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把握。设计问题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关键意识。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这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深度,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必须具备知识含量高,具有思考价值的基本原则。教师在组织课堂问题探究时事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困惑与疑难,在学生充分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聚焦若干问题,引领学生重锤敲打。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不易领会,即于此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则为讲明之。”教师既要能用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要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和加工,生发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如笔者曾听两位老师执教《记念刘和珍君》,一位教师是让学生给七节内容分别在概括的基础上加小标题,然后按写作缘由——烈士事迹、遇害经过——惨案意义的顺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最后这位老师结合现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而另一位老师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整体感知时,教师的问题是“刘和珍本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可作者为什么称她‘君’?”从文本中找出答案。学生在第三节中找到了答案: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紧接着教师追问: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中国青年”?细读文本1、3、5节,找出有关刘和珍的事迹,学生筛选出七件事情,概括出刘和珍是一个追求进步、追求真理、有责任心、和蔼善良、勇于担当、敢于反抗的中国青年。教师的第三个问题是:她是怎样“为了中国而死的”?学生精读4、5节的遇害细节,看到这样的一个可爱的中国的青年却被如此残暴的杀害,敌人的血腥暴行,铁证如山,也看到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体会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无比愤懑与憎恨。在学生感性体会的基础上,教师问道: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品读1、2、7节,归纳概括出了三点:揭露敌人,痛悼烈士,唤起民众。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品味。整节课环环相扣,问题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这篇文章课文较长,内容较多,第二位老师用核心问题引领的方法显然比第一位老师成功的多。

三、以语言活动的方式,奔向阅读大道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言是文章的“物质外壳”,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阅读学习应当从语言文字出发,进入文本内容,然后再从文本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反复推求、揣摩领悟、仔细品味,才能领会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语言的感情和表达作用,进而真正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语文课应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主要方式,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1.重视整体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阅读教学要重视整体阅读,要重视文章思路脉络的梳理。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善于抓住中心句、关键词句、过渡性的词句等,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进行概括,读出每一段的意思,读出作者的思路,读出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理解文意。理清了思路,理解了文意,品味语言、赏析技巧才能更深入。而梳理思路脉络正是训练归纳概括能力的方法。如一位老师教《游褒禅山记》,在朗读、对照注释自由读的基础上,老师说:“有人评价这篇文章‘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请找出哪些段落记游,哪些段落论学,并找出前后的照应关系。”学生抓住第3段开头的过渡句“于是余有叹焉”和第4段的关键句“余于仆碑”,梳理出行文思路,前两段记游,写游褒禅山的情况,后两段论学,写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且1、2段的记叙分别为4、3段的议论做铺垫。弄清楚了文章的思路脉络后,引导学生先学习1、4段,再学习2、3段,这样,不但有益于理解,更加深了学生对文章选材讲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前后照应的写作特色的印象。

2.内容与形式并重

对文本的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就是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思考作者是怎样写的,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写什么”是理解和概括文本的思想内容,“怎么写”是辨析和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为什么”是体会和领悟写法技巧及语言对于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和效果。如教《包身工》,不能只了解包身工的非人生活和作者的情感,还应体会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关注“纵横相间、穿插有致”的布局和点面结合的写法。可以用“作者为什么要重点写‘芦柴棒’‘小福子’和‘什么名字记不起了’三个人物”的问题让学生理解点面结合的手法;用“如果去掉背景材料,好不好”的问题让学生体会“纵横相间、穿插有致”的独特构思之妙。

3.咀嚼重要的语言点

文本中重要的语言点,一般来说,是生动形象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或是具有丰富而深刻内涵的段落,或是学生难懂的句子等。对这些重要的语言点,要含英咀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赏析。领会它的妙处,学习其方法,积累其语言。如对精彩句段的赏析,要从外在的语言形式入手,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方法、采用的表现手法及运用的动词、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等。如《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的描写,赏析时就可采用此法。对修辞句子的赏析,可用对比法。即与换用直白语言表达作比较;重点词语的赏析,可用删除法或换词法,体会该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小乔初嫁了”中的“初”改为“出”好不好?叠词及用词变化的赏析,可用朗读法或体悟法,感悟其突出强调的作用或舒缓悠扬的表达效果。总之,对重要的句子,精彩的语言点的品味要精细,要深入。

4.“读”要为理解文本服务。

“读”有诵读、默读、范读、个别读、齐读、跳读等多种形式,不论是哪种“读”,都要根据课型,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杜绝朗读的形式化。比如诗歌教学,需要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在诵读中把握文意,感受韵律美,得到审美熏陶。文言文要诵读,在诵读中培养语感。但在学习一些现代文的时候,诵读相对要少些,默读应该是读的主要形式。在现代文教学中,朗读有时候就成了一种形式,学生可能重视了朗读的技巧,倾听了朗读的声音而影响进入文字背后的意蕴。这时候,默读更适合学生思维的运行。笔者以前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让学生进行情景朗读,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兴致很高,但接下来在梳理内容、理解文意时,学生的反应却不佳。后来再教这课时,笔者换了一种方法,在默读中圈点勾画,梳理思路,体会情感,品味语言,学生的收获反而比较大。

★作者单位:甘肃靖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