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浅析高加林的爱情悲剧——小说《人生》与电影《人生》的启示

  • 投稿韩东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46次
  • 评分4
  • 81
  • 0

李 琼

小说《人生》以改革时期的陕北黄土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故事背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志向高远又心高气傲的农村青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当了三年教员被迫回到农村但却又一心向往城市,在偶然的一次机遇后离开黄土地,开始个人在城市生活中奋斗的历程最终又回归到土地上来,以及在高加林的人生中面对爱情的选择而导致的爱情悲剧的故事,引发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思考。

小说于1982年在《收获》杂志第3期上发表后,很快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巨大反响,可以说影响是遍及全国。1984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著名导演吴天明执导,路遥亲自编剧的电影《人生》也在全国上映了。

将小说搬上影视荧屏的编剧中,路遥并非是第一个,但在80年代能将文学文本与影视的编剧能结合得如此精妙绝伦的,路遥应该是为数不多的一位。文学思维和影视思维虽然都属于形象思维,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影视是声音和画面的艺术。而改编就是用影视创造的思维方式对原作进行一次再创造,既不能照搬,要有所改变、有所创新,但又必须尽量忠于原著。路遥既是小说的作者又是电影剧本的编剧,正是因为在两种角色间精准地把握好了分寸,协调好了文本的创作与影视艺术的创造的内在联系,才使得《人生》无论是文本还是电影里都深深的影响了一代人。那么笔者将从文学文本和影视作品中来分析主人公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一、高加林的性格矛盾

路遥最擅长刻画的人物形象就是处于“城乡交叉地带”中的知识者形象。而在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就是这一系列形象中的典型代表。高加林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他憎恨自己的出生,一心想摆脱黄土地的农村人的身份,向往着大城市里绚烂多姿的生活,但又对城市里的人的市侩气息不屑一顾甚至是唾弃。他有着对自己出生背景的深深的自卑感,但是又有着年轻人身上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种种的矛盾的种子就一直扎根在他的心里。他的性格展现了一个土地背叛者痛苦的灵魂,显现了“城乡交叉地带”的“边缘人”普遍的伤痛。这种苦痛是路遥对自己人生道路的一种反思。路遥之所以对于这一类人物刻画得如此精准,也是因为他自己也是这样的走过来的。

高加林骨子里透露出不愿与黄土地融合的情愫,起初他这样的情愫可以理解成他不热爱土地,但却又不能完全说明他是背叛土地的。他只是不希望一辈子做农民劳作在土地上,他认为做农民就是没出息的表现,也对不起自己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和自己身上所具备的文化素养。所以考上大学是高加林人生理想的第一步,他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是逃离土地的唯一出路。随着高考的落榜,高加林这条路被堵塞了。那么当民办教师,就成了他不得不回到土地但是又高于农民身份的一条途径。在当民办教师的时候,他心里依然在想,“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几年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他再努力,争取做他认为更好的工作”。但这样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在高明楼和马占胜的密谋下,也幻化成泡影了。小说的第二章,写到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业被下了之后,为了去适应自己即将要开始下地干活的农民生活,在家里闲散了一个月。作者写到了高加林进城卖馍的场景,对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写得的十分到位。进城去卖馍的时候高加林觉得自己是个彻底的乡巴佬了,一个人躲在空旷的小沟里,尝试着让自己学着吆喝几声的时候,他感觉是像在众人的眼前学习狗叫一样的受到屈辱,当大山里回荡着他吆喝的回音时,他感觉那是悲哀的叫喊声。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将一个满腹的抱负、委屈和不愿屈从命运的年轻人虚荣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土地上劳作的日子里,由于巧珍的出现,以及巧珍所付出的真爱和关心才使高加林慢慢的适应了农村的生活。叔父的归来使高加林的人生道路出现了新的转机,高加林一下成了县委的通讯干事,变为人们眼中的公家人,于是开始在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无需自己多费力就可以捕获到城市女孩黄亚萍的芳心,在一切看来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又开始野心勃勃地酝酿着一个更大的梦想。进了县城工作的高加林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开始彻底地背叛土地,他抛弃了刘巧珍,然后又夺人所爱的跟城市姑娘黄亚萍在一起。高加林的县城生活就像是一场黄粱美梦在张克楠母亲的揭发下发生了转折,一切都回到了起点。高加林从农村来到城市又从城市回到农村,生活像一场戏剧一样的在矛盾的起伏变化中落幕了。

小说在故事发展的起伏中,牵动着读者们的心。可是冷静之后,我们可以静心思考。高加林人生中所有的改变都是外在的因素造成的,更多的时候他面对自己的命运是没有选择权利的。他满怀希望地教了三年书,就因为大队书记儿子的毕业,职位就被顶了下来,叔父的出现导致了他的命运的改变,可又因为一封检举信而再次回到了起点。高加林之所以能在自己命运不断的变化中去适应环境,也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里,是存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他的身体进不了城灵魂又回不了乡,所以矛盾融合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才把他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电影的故事情节和画面处理上将高加林这样一种矛盾的性格表现得更加的突出。影片的开头,首先映入观念眼帘的是一个空旷的全景图,粗犷的黄土地,错裂的高原,崎岖的褶皱,再配上一曲悠扬的陕北信天游的歌谣,勾勒出一幅封闭的陕北高原。苍凉的黄土高原暗示着主人公苍凉的人生画面,质朴粗旷的景色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电影的结尾,当高加林扯着铺盖卷从城市里再次回到农村时,重返土地的命运使他在人生岔道口又将作出新的选择,他的背影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索。

二、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在小说里,我们通过高加林的嘴里就知道刘巧珍的形象,“盖满川”、“头梢子”、“好果子”这都是对她俊美的外表的肯定。可以说巧珍是现代乡村文明的化身,她勤劳善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可以无私地奉献一切,她身上具备着农村女性的传统美德,但是她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因为自己没有文化,所以一心爱慕有文化的人。她对于爱情的专一和痴情让无数的人为之动容。在高加林人生最失意的时候巧珍走进了他,可以说她们的爱情萌发在高加林的非常时期。用现在的话理解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所有这样的爱情必然的是悲剧。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是一种心灵上的默契与触动,应该说爱情是神圣的。可是高加林在巧珍的身上真的是爱情吗?

巧珍的出现对于高加林而言,只是担当了暂时的心灵安慰与精神补偿。高加林能接受巧珍的原因,是因为有了巧珍的安抚和不离不弃的情感,才让高加林一时忘记了自己做农民的痛苦,在最抑郁的时期帮助他寻找到了一点精神的慰藉。高加林在某些方面来说也是利用了巧珍的纯真善良和真挚的情感。他利用进城买漂白粉的机会骑着车载着巧珍,他就是要让一村满川的人看看,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温顺地跟在他的身边。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高加林是以高傲的姿态接受巧珍的爱情的,并且一直处于中心地位。而巧珍是带着一种自卑、依赖、受宠若惊的心态跟加林交往着。巧珍满足于已获得的爱情,视爱情为她人生的全部,全身心投入到对加林的爱中。而巧珍所想的与高加林所想要的生活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精神上的隔阂注定了她最后被抛弃的结局。

电影里,巧珍帮助高加林卖馍回去的路上欢快的音乐以及她脸上掩盖不住的兴奋和幸福的表情。在高加林进城后,巧珍见他时的急切心情,在高加林给她一个大冷背时的无奈和最后在披上红头纱时那红纱上挂着的泪珠以及落山红霞衬出了一个痴情女子的悲凉命运。命运转折后的高加林遇见了他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女孩子黄亚萍。黄亚萍是一位现代女性,她见多识广,有能力、有思想,更有冲破世俗观念和对爱情、自由大胆追求的魄力。但是在爱情上却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尽管黄亚萍集很多优点于一身,但是却难以掩饰她自私的本质。高加林和黄亚萍基本上都是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人,都有着自私的和虚荣的心,所以他们可以短暂的走到一起。黄亚萍读高中的时候就对高加林暗生情愫,但是由于年纪小的原因,而把自己对高加林的感情搁浅在读书的时期。毕业后因为高加林回到了农村,黄亚萍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因为爱而放弃自己的前途,张克楠的出现填补了黄亚萍感情上的缺口,慢慢的她们也成为了城里让人羡慕的一对了。随着高加林回到了县城工作后,黄亚萍自私虚荣的一面也逐渐暴露,大胆的表白和执着的追求虽然能得到心仪已久的爱情,可是这样的爱情却建立在伤害了张克楠和刘巧珍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引发了高加林自私野心的一面。

在电影镜头里,黄亚萍活泼的性格,自私的内心世界,在演员的表演下一览无余,虽然电影省去了很多黄亚萍跟高加林在一起时,如小说中写的在行动中付出的爱的情景,以及得知高加林被揭发后自私的表态,但是整体而言,黄亚萍始终是在高加林人生爱情路上的一个悲剧过客。

作者单位:湖北安陆市棠棣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