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议论文逻辑关系不严谨的有效对策

  • 投稿第一论文网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678次
  • 评分5
  • 44
  • 0

鲍任远

严谨的逻辑关系是一篇合格议论文的关键。逻辑关系不严谨,文章缺乏条理在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成为中学议论文教学的瓶颈。为此,本文将对这一现象的表现、原因和有效对策进行探讨。

一、议论文写作中逻辑关系不严谨的表现

理论分析和举例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两个关键环节,前者决定说理的深度,后者决定说理的力度,而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逻辑关系不严谨就出现在这两个环节之中。

(一)理论分析中的逻辑关系不严谨

理论分析是用论点推出论点;从逻辑学上说,就是用判断推出判断。在写作学上,推出来的判断常被称为中心论点,而用来推出判断的判断被称为理论论据。在多数议论文中,后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它们内容各有侧重,但以前者为主线,构成完整的逻辑关系,为前者提供有力的逻辑支撑;如果缺少一个或几个,逻辑关系就不严谨。譬如有这样三个判断:①发展经济需要优秀人才;②培养优秀人才须有优质的教育;③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三个判断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关系:“经济一人才一教育”,判断③是中心论点,判断①和判断②是③的逻辑支撑,二者缺一,逻辑关系就不严谨,判断③就失去有力的逻辑支撑。

(二)举例论证中的逻辑关系不严谨

举例论证的目的是揭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它必须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理论分析的逻辑关系不严谨,必定产生连锁反应,致使举例论证出现没有条理的问题。譬如为了证明“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论点,可以举日本为例,学生这样分析:“二战后的日本经济之所以能飞速发展,是因为日本高度重视国民教育。"这一分析并不能消除读者的疑惑,他们不明白“重视国民教育”和“经济飞速发展”到底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之中间间缺少“人才”这一环节。

二、议论文写作中逻辑关系不严谨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方面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认知缺陷,对原因分析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议论文写作的原因分析有两种,一种是论点分析中的,一种是举例论证中的;但他们只知后者,不知前者。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是构成严谨的逻辑关系的两个重要环节,后者因为前者才有逻辑支撑力。但多数学生对此没什么认识。所以,他们作文中的论点分析有后者,没前者。二是思维障碍,不知道如何就论点展开原因分析。议论通常是针对某一行为而发的,学生不会从主体、客体、本体三个角度分析这一行为的必然原因。三是思维惰性,不愿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肯定某一做法,只会分析这个作用、那个意义;要否定某一做法,只会分析这个不利,那个危害,即使是分析行为的结果,也不去进一步分析这个行为为什么有这个结果。

(二)教学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认知缺陷和思维障碍反映出教师指导的不力。造成指导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知识缺陷。一方面,对严谨逻辑关系一无所知,对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在论证中的不同作用及互相依存的关系不甚了了,指导时常将二者或割裂,或混淆,以致学生写作时顾此失彼。另一方面,缺少原因分析方面的知识,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具体展开原因分析。

(三)教研方面的原因

原因有二:一是研究不够全面。网络和报刊上研究议论文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的文章很多,但对原因分析的研究多局限于举例论证的范围,未能拓展到论点分析中,而且停留在由果溯因的层面,未能进一步深入到由因求因的层次;对结果分析的研究也仅停留在就行为析结果的层面,对如何进一步揭示行为和结果的内在联系的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二是研究不够深刻,未能从逻辑学的角度研究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互相依存的关系。

三、议论文写作中逻辑关系不严谨的对策

若要消除议论文写作中逻辑关系不严谨现象,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互相依存的关系,更要指导他们在写作实践中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议论对象为中心,既分析原因,又分析结果,使之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以增强说理的深刻性,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一)在论点分析中,紧扣议论对象分析

1.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分析原因,与结果分析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例如以“依靠自己与借助他人”为题写议论文,可以这样阐述:“实现人生的理想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但一个人不管权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环境有多好,能力有多强,他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弥补自身条件的种种不足,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例段从“借助"这一行为主体的角度分析借助者自身条件的有限性,揭示“借助他人”的原因;又分析“借助他人"在“弥补不足”和“实现理想"上的作用。这样,“条件不足一借助他人一弥补不足一实现理想”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说理透彻。

2.从行为客体的角度分析原因,与结果分析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例如以“因材施教”为题写议论文,可作如下分析:“学生在学习基础、心理特征、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适应这些差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段从“施教”这一行为客体的角度分析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揭示了“因材施教”的原因,又分析了“因材施教”的作用。这样,“学生差异一因材施教一提高效率"就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分析深刻,说服力强。

3.从行为本体的角度分析原因,与结果分析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例如以“挑战权威需要勇气”为题写议论文,可作如下分析:“挑战权威意味着提出新思想,而一个社会接受新思想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先是排斥,再是宽容,最后才是认可;再说挑战权威意味着动摇权威的既有地位,挑战者可能遭遇阻挠、打击甚至迫害。因此,只有能够承受排斥、阻挠、打击甚至迫害的人,才能勇于挑战权威。”例段从“挑战”这一行为本身的角度分析挑战可能遇到的困难,揭示“挑战需要勇气"的原因,“遇到困难一具备勇气一挑战权威”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切中肯綮,阐述深刻。

(二)在举例论证中,紧扣议论对象分析

不仅在论点分析中要紧扣议论对象分析,在举例论证时也要这样,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使论点阐述和举例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充分、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如写“依靠自己与借助他人”,可用刘邦为例,这样分析:“刘邦出身低微,虽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但智谋远不如张良,带兵远不及韩信。他却能借助他们的力量,弥补自己的不足,最终建立大汉王朝。”如此先分析刘邦的不足,分析他借助他人力量的原因;然后分析他借助他人的结果。“才智不足一借助他人一弥补不足一建立汉朝”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深刻地揭示了“借助他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与前文的理论分析虚实相映,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