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诵而有趣 读而有方——教学实践中初中生诵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 投稿研究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36次
  • 评分4
  • 17
  • 0

邬 双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诵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笔者所在的初中部,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大多对诵读兴趣不大,诵读能力不强。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受方言影响,普通话不够标准,自信心不够;地处农村,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较少,不够大方;不了解诵读的方法、技巧;情感理解、体验和表达不到位;教师重视不够,诵读形式老套。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试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一、高度重视,形式多样

诵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朱熹认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此,精心组织各种诵读形式,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为首要举措。

(一)站读。早读或朗诵的时候让学生站着读,更能体现一种参与感。如读古文不仅要求站直,还要一手背在后面,一手伸直平举书与肩齐平,声音响亮,可摇头晃脑,或加一些其他相应的手势。学生刚开始觉得很奇怪,但不久就能体验到其中的趣味与古文诵读的感觉,从而养成站读的习惯。

(二)吼读。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提出“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可见,声音响亮对诵读很重要。诵读的时候让大家放声读,读出气势、读出韵味,美其名曰“吼读”。

(三)唱读。将一些诗文改编的歌曲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文的音乐美。在学唱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林宥嘉演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罗大佑演唱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邓丽君演唱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王菲演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庞岩演唱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四)赛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可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就诗文的部分或全文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在讲解《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有的学生在赛读中表现出色,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

(五)随兴读。让学生自选角色、自主处理诵读技巧与情感并当堂诵读,师生互评,不断提高。比如《春》的最后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让学生自选角色,模仿三种角色在生活中的真实表现来自由诵读。

(六)配乐读。为每篇要诵读的诗文精选配乐,营造诵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古诗文以中国传统民乐为主,比如古筝、二胡、古琴、笛子等演奏的乐曲;现代诗文则可选钢琴、萨克斯、吉他等弹奏的乐曲为主。

(七)听范读。可由教师范读、诵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也可播放名家范读的视频,让学生学习并讨论范读的优点与不足。

二、学会技巧,融会贯通

诵读技巧的掌握对于诗文情感与神韵的传达很有必要。读音准确、停顿的讲究、轻重读的变化、语速的快慢等都与诵读效果密切相关。这对诵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疾徐有致、抑扬顿挫、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字音,要求学生自查字典,务求读得准确,但对一些特殊的音调变化有必要进行讲解。比如“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中的“啊”,学生读成“ā”,其实这应读“yā”,属于“啊”的音变。教师就此把“啊”读四声和读“ya”、“ua”、“na”、“nga”、“ra”、“za”等变调、音变情况进行归纳讲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它既是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传达感情的需要,可从节奏的划分方法详细讲解。比如古诗中的五言诗与七言诗中的“二三”、“二二三”等常用划分方法归纳,如“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古文中的虚词划分方法归纳,如“夫”(句首发语词)、“已而”、“凡”、“然则”、“乃”、“遂”等词在句首的停顿,“而”字在句中的停顿等;汉语语法划分方法归纳,如根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划分节奏;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归纳,如问号、感叹号、句号的停顿一般比分号长些,分号的停顿一般比逗号长些,逗号的停顿一般比顿号长些,冒号的停顿则有时相当于句号、有时相当于分号、有时相当于逗号;还有一些需要呼应和强调的地方的停顿方法归纳等,如“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郑振铎《海燕》)诵读中“一对”、“两对”的呼应,“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诵读中对“背影”的强调。

重读,是指句中需要强调的词或短语,以准确地表达某种语意和思想感情。对重读方法的讲解和归纳不可或缺,比如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文章的语意、情感来突出重读。轻重读的交替能让人充分体验到心理和情感的变化。比如《我爱这土地》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中“这”、“打击”、“汹涌着”、“悲愤”、“激怒”等词语的重读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沉痛和激愤,而“无比温柔”、“黎明”等词语的轻读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被抚慰的温柔和希望。

语速的快慢能表现不同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诵读者应根据作者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朗读速度。而语调指朗读或说话的高低轻重快慢等,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周殿福先生说:“语调是一个句子中间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各种变化,同音高、音长、音强都有联系。”诵读语调是否把握准确,对诵读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比如《我爱这土地》(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应慢读,用深沉缓慢的语调传达作者对饱受苦难的祖国的挚爱。而《我为少男少女歌唱》(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则应快读,以欢快激昂的语调读出作者生活在新天地的激动与幸福。《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应慢读,读得悲惨凄凉、低缓绵长,读出词人的孤独与凄苦。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则应快读,读得豪放急促、气势磅礴,读出李清照的豪气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三、读演结合,全情投入

诵读是一种艺术,而艺术需要一种敢于演绎的精神。诵读之前,播放内容契合的配乐,营造一种理想的诵读氛围,更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教师再适时地进行写作背景的介绍和相关诗文的拓展,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文本的内容与情感,激发自己的生命体验,丰富自己的生命感受,进而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我即作者,作者即我,达到“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境界,全情投入。

在开始《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诵读前,笔者先播放学生都听过的《眼泪》钢琴曲,营造一种忧伤的氛围。通过对这首诗描述的北京和作者食指的介绍,学生初步理解了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接着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字词间蕴含的情感。在学生和老师的自由诵读表演、共同欣赏和点评中,进一步领略诗歌的语言和情感魅力。最后,让学生回忆一个最让自己不舍和难受的分别场景,描述当时的画面和心情。在分享过程中,学生对食指经历的离别感同身受,诵读时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仿佛不是在读食指的离别,而是自己离开母亲。当读到“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时,学生的心也跟着一阵疼痛;当读到“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时,那深情而绝望的呐喊,让人眼泪涌了上来;而再一次的轻声重复“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则更让人泪湿眼底。

四、结语

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尝试对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有一定效果,但仍任重道远。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特别提出,“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都必须花一番工夫去吟诵。”“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这即语文诵读教学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快乐、体会成长、学以致用。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邬双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36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