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表达与交流”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 投稿刘嘉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43次
  • 评分4
  • 79
  • 0

任丽英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语文教材中具有大量生动形象、带有强烈个人情感和浓郁主观色彩的内容,直接关涉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健康要素,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职业语文教育中“表达与交流”模块的教学中实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在口语训练中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心理调适能力

语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而且,由于口语加强了交流、沟通,能让学生的不良情感得到解脱,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个性,使自己健康成长。

(一)课前演讲

口语表达是人们交流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基础,演讲更是情感的倾诉,才识的展示。课前演讲的选材范围灵活广泛而丰富多彩,可涉及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既可以以理解、尊重、合作的积极心态为话题,也可以挫折、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为话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我想要的生活”、“面对挫折怎么办”、“贫困并非你的错”、“自信让我如此美丽”等话题,可使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提高正确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能力,进而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这样的口语训练,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胆量,使学生在人前能说得有条理,有内容;另一方面对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也有促进作用——关键是要选好切入点,精心设计说话题目,使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二)课堂讨论

语文教师在课堂进行口语训练时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氛围,通过恰当引导、亲切的鼓励可以消除学生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让学生有安全、自由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在公众场合自由表达,敢于评论别人的意见,展示自己的观点。为使学生有话可说,课堂讨论内容可涉及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但设计的说话题目要有针对性。

(三)职场模拟

为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笔者在口语训练时设计了求职招聘、面试答询、商务谈判等种种场景进行“职场模拟”。每次模拟前,都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形式多样的视频资料作为示范样本,如在模拟“面试”前播放《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的精彩片段,在模拟“商务谈判”前,剪辑影视中的相关情节,让学生在观看时注意观察和思考;然后再分组进行创造性改编和模仿,同学们的扮演角色或由抽签决定或由自我推荐;模拟表演之后进行分组讨论与公开评议,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并对胜出方予以不同形式的奖励。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模拟现场不间断的笑声掌声都证明了情境教学的强大吸引力!

(四)专项训练

演讲、论辩等具有挑战性的口语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

笔者先后在所带班上组织过成语接力赛、古诗词诵读擂台赛、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多种语文活动,都很受学生欢迎。在“手机上网的利与弊”、“早恋的利与弊”为论题的辩论会上,辩论双方为了证明各自观点成立,都查阅了大量资料,收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事例作论据,论辩时正反双方或引证材料或联系生活、针锋相对展开了唇枪舌剑。在激烈的辩论中,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全身心的投入活动,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有着丰富的心理体验。很多同学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集体活动中的某项任务,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写作训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情日记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心理不适很多时候是由于内心郁结造成的,因此,通过感情宣泄的方法调解心理,是一种效果明显的行为辅导手段。青年学生心理具有闭锁性,学业压力沉重,社会适应不良,都会使他们的内心充满困惑和矛盾。在学生烦恼、苦闷、内心纠结无助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心情日记(或叫心理日记)来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以达到调节心理的目的;而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情绪产物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来进一步化解学生内心的冲突,帮助学生度过一个艰难的时期,当学生转过头来再看这些成长经历时,也能够有所启发和感悟。

笔者在所带的几个班级倡议坚持写“心情日记”的习惯,并且延续至今形成了制度。学生心情日记已成为我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它让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心态,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二)情景作文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剖析

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的青春期,他们对社会的独特看法、对人生的感受,心中丰富、热烈而又经常跌宕的个人情感,必须找到一个倾泻点,写作正是心理倾诉的最好平台。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要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命题、指导、批改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说真话,抒真情,勇于进行自我剖析。例如在《认识自我》的习作中,让学生勇敢地剖析评议自己,一方面大胆地写出自己的才能和优点,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地剖析自己的不足,寻找以后努力的方向,在反思中逐渐成长。语文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情感发展的脉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话题作文利于优化心理品质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还可以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的焦点,讨论、关注的热门话题纳入作文教学内容,不断满足学生倾诉的需要,这样既能解开他们的心结又能提高写作水平。如谈谈“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重建圆明园的意义何在”、“对郭美美炫富的看法”、“超女整容致死引起的思考”等,都可以拟题让同学们评论一下,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关注,帮助他们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反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情操与理想追求的一面镜子,要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作文教学中就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样一来,在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得到了锻造和提升。比如有次在上阅读课时,我看到《中国青年》杂志上有篇报道“我的人生之路怎么越走越窄?”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讨论。我把文章在班内宣读并复印了10余份分发到各小组,引导学生结合刚刚学过的哲理散文《人生的境界》思考、分析、讨论:文中主人公的人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生怎样才有意义?于是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最后我要求学生以“我的人生之路”为话题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成文字上交。这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生应该活的有意义。因为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上,这样的文章他们喜欢写。

此外,要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还要善于利用作文教学反馈手段。一是话题要指向学生的心理敏感区,能触发其倾诉的欲望。二是要注意作文评改的反馈形式,对反映出心理问题的作文,要以谈心的形式面批面改,借此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扰。三是要本着向学生负责的原则,真正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同时遵从保密原则,不向任何人泄露其反映的心理问题,以免给学生带来新的心理干扰。

(任丽英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45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