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自我人生命运的折射——对《项链》的重新解读

  • 投稿研究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56次
  • 评分4
  • 48
  • 0

王春兰

莫泊桑的不朽之作《项链》问世已有130年了。笔者在讲授这篇小说时,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对主题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认同传统的说法——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有的同学认为路瓦栽和玛蒂尔德被拴在了同一辆战车上,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巩固;还有同学认为显示了玛蒂尔德坚强的性格和敢于面对现实的精神;更有同学认为路瓦栽夫妇和佛来思节夫人三人都显示出了诚实与善良的品格。甚至有人认为,追求人格尊严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当时,笔者头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想法,认为这篇小说可能就是作者对自我人生命运的折射,即小人物如果犯了“大错误”,这个偶然因素会影响到人生的走向。

要想对一部意蕴深厚的作品做准确的解读,就应知人论世。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365篇中短篇小说以及190余篇专栏文章[1]。他极其擅长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事件中择取富有典型性的个别人物、事件或生活断面,深入挖掘主题,即以小见大地反映出普遍的生活真实,概括社会人生。莫泊桑堪称中短篇小说的圣手奇才,同时代的另一位文学巨匠阿纳托尔·法朗士后来赠他以“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2]。由于莫泊桑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成就卓越,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项链》最初发表于1884年2月17日的《高卢人日报》上,“五四时期”被译成中文与中国读者见面。它构思巧妙,情节曲折,采用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和欧·亨利式的结尾,读后使人回味无穷,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之一。那时法国正经历着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时期,资本的高度集中和现代化大工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大资产阶级依靠疯狂的掠夺和残酷的剥削而拥有了巨额资产,他们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当时普遍的恶劣社会风气是追求享乐、追求虚荣,小资产阶级的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上流社会[3],但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

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了解作家的生命历程也是了解其作品主题的重要一环。莫泊桑生于法国诺曼底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母的离异造成了他不幸的童年和敏感的个性。中学毕业后,莫泊桑到巴黎法律学院学习法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后到了巴黎,为了谋生,先后在海军部粮食调查局和教育部任小职员,长达数十年;成名后,跨入了上流社会,购别墅,买游艇,开始了放荡不羁的生活。莫泊桑受他的恩师福楼拜独身主义行为的影响,终生未婚,莫泊桑认为,没有一个女人值得终身相许。但是他又离不开女人,先是与平民女子和妓女交往,后又成了沙龙贵妇和小姐的宠儿[4]。之后他染上了梅毒,自杀未遂,由于神经分裂症被送入精神病院,最终死于疯癫。莫泊桑在19世纪70年代放浪形骸的生活经历,影响到他的创作,使其既有现实主义的一面,又有悲观消极、宿命思想的流露。总之,莫泊桑在短暂却卓有成就的一生中既目睹了中下层社会的寒酸,又经历了上流社会的骄奢,莫泊桑最熟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莫泊桑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思想,他的悲观主义建立在两种观念之上,一种是人生的无能为力,另一种是死亡的不可战胜。而作者在小说里所要表达的正是他的观念之一:人生无常,即人对于命运的“偶然”的戏剧性变化的无能为力。《莫泊桑传》的作者张英伦认为:从文艺作品中直接推断出作家的思想、观点,是一件十分复杂而又往往缺乏绝对把握的事,对于莫泊桑这位竭力隐藏自己态度的作家来说,更是如此。对莫泊桑的文学作品稍加认真考察就不难发现,无论这位小说家如何竭力不在作品中暴露自己的观点,但我们却仍发现了一丝端倪,即作品中那句至关重要的议论就是作者想要向我们表达的观点。《项链》中“丢项链”这个偶然事件是玛蒂尔德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是一挂项链改变了玛蒂尔德的人生轨迹。通过丢项链这一偶然事件,作者含蓄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在这种环境下的小人物无力改变的悲惨命运。这种悲观思想,无疑会指导莫泊桑的创作,也会影响到他作品主题的选择与确定[5]。

作家的创作意图与我们通过阅读作品而获得的感悟有时不尽相同,由于读者的社会背景、人生阅历、认识水平、价值取向和感知能力不同,对《项链》的理解有所差异也在所难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由于小说主题的深刻性、含蓄性和丰富性,具有人性的普遍意义,才使得《项链》具有了全球范围内持久的阅读魅力,并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莫泊桑对《项链》开篇的“七个梦想”和中间的四个“陶醉”都没有进行评价[6],当玛蒂尔德经历十年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后,这时作者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在作品中站出来感同身受地说:“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作品中唯一表明主题的议论就是作者想要向我们传递的信息,也就是作品的文眼。

这样的人生感悟是作者自身体验的写照。莫泊桑13岁就被送到教会学校上学,17岁时,由于给已出嫁的与之关系暧昧的表姐写了一首书简诗,回忆了和表姐在一起时的愉快往事以及目前的苦修生活,他将其藏在了案头的《圣经》里,偶然被学监发现,被认为污蔑教会,结果被神学院开除。

《项链》中的路瓦栽先生的身份是教育部的小职员,而莫泊桑从1872年起,当过海军部、公共教育部的小公务员,他从部直机关干到殖民地司、给养司、人事司,从编外科员、四等正式科员直至最后当上了部长秘书。他对小职员的不幸命运以及小资产阶级薄弱的经济基础与不稳固的社会地位的尴尬处境有着深入肌肤的感受。由于长期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伏案工作,他把海军部机关大楼形象地称作“办公牢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是他们的办公室文化,在他看来,这些“从早到晚被幽禁在办公室里”的人,是人世间最可怜的人。1878年,他调到会计部门工作以后,在科长的鼻子底下,他平时的一举一动,科长都看在眼里,后来科长明确地提出,禁止他干公务以外的事,他因无法忍受上级的挖苦和压制,不得不放弃海军部较好的经济待遇,由舅舅的好友福楼拜引荐到公共教育部做一名随员。后因《现代自然主义评论》在刊登莫泊桑的一首长诗《一个少女》恢复了早先被删掉的露骨描写,此诗被当地检察院认为“有伤风化,有伤公共道德和宗教道德”,对他提出了严厉指控。在即将要丢掉自己在公共教育部的饭碗的情况下,他急忙求助与他家是世交的福楼拜,后来在福楼拜的鼎力相助下,才化险为夷,检察院作出了免予起诉的裁定。我们可以想象,莫泊桑当时极有可能会惊出一身冷汗。真是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7]。

莫泊桑从玛蒂尔德的身上看到的是人生的变幻莫测和不可捉摸[8],这不得不引起作者强烈的感慨和思考:玛蒂尔德的命运是被一些她所不在意的“极细小的事”决定的。作者对这种情况是颇有感触的,如果他不给表姐写那首诗,抑或是没有被学监发现;如果当时那个科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明令禁止他搞文学创作,那么,他现在会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作者这时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历史无法假设,作者也无法回答这个无解的问题。这不仅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也是对造化捉弄人的无奈,更是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看似不经意的一件事,竟然可以左右一个人的命运,竟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也许正是由于当年被教会学校逐出校门,也许正是由于当年愤然离开海军部,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败坏了你的名声,给你个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改变了你的生活境况,但实际上却增加了你的生活阅历。莫泊桑在惋惜、伤感、怅惘、感喟的同时,把自我坎坷的经历、人生的酸楚与磨难融化在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之中,写来真实、生动,给人亲切之感。《项链》中玛蒂尔德的名字和她丈夫打猎这个细节,都是莫泊桑真实生活中存在的,住在巴黎北郊的玛蒂尔德公主经常邀他去圣格拉蒂安作客,朋友们也经常拉他去诺曼底打猎。也许正是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才成就了今天这个名垂青史的伟大作家,给人类留下了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试想:即便莫泊桑能在海军部当上处长、局长甚至部长,那又怎样?能像现在这样青史留名吗?对人类的贡献能有现在这样大吗?在世界文学史的天空上还会有这颗璀璨的耀眼明星吗?这可能又印证了那句话:上帝在这里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定会在那里给你打开一扇窗。与其说《项链》这部作品饱含了莫泊桑对玛蒂尔德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不如说是莫泊桑对自身命运的哀婉和感伤。这也可能就是莫泊桑创作这篇小说的动力和初衷[9]。

正因如此,莫泊桑对这些遭遇感慨万千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对小人物生活的不稳定及其尴尬处境有了切身的感悟。正如张英伦所说: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实践的联系格外密切,没有“行政牢房”的十年体验,就不可能产生《遗产》和《项链》,不了解莫泊桑的生平、思想和气质,肯定会对理解他笔下的资本主义社会风俗画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障碍,莫泊桑的宝贵生活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法国也有研究家认为莫泊桑的某些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作家自传的性质。

莫泊桑只活了43岁,从代表作《羊脂球》问世到《昂瑞吕斯》流产,他的诗歌、戏剧、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的光芒四射大放异彩,把永恒的形象存留在人们的眼底心田[10]。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对小人物遭遇不公命运的慨叹,对涉世未深、思想单纯的学生来讲极具启发意义。莫泊桑通过小人物承受的灾难来表现人生的荒谬和残酷,表现偶然性因素对人生命运的捉弄,这不正好折射出莫泊桑的自我人生命运吗?

注释:

[1]张立莉,李文彦.寻找幸福的故事——解读《项链》[J].现代语文,2010,02:117-118.

[2]张英伦.莫泊桑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朱于新.伪机遇是《项链》的内在玄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1):102-105.

[4]周英顺.人类生存困境的关照——对莫泊桑《项链》的再解读[J].文教资料,2010(4月中旬刊):24-25.

[5]张晋.命运是双看不见的手——莫泊桑《项链》深层主题探析[J].作家杂志,2012,(09):103-104.

[6]叶云芳.用逻辑推理方法确立《项链》一文的主题思想[J].现代语文,2004,(01):19-21.

[7]于良红.莫泊桑《项链》主题新探[J].社科纵横,2006,(07):169-171.

[8]郭成杰.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啊——试用“微扰论”分析《项链》的主题[J].名作欣赏,2003,(02):66-67.

[9]张树生.人生命运的变奏曲——对《项链》内蕴的再认识[J].名作欣赏,2002,(06):53-57.

[10]程稀.莫泊桑[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

(王春兰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1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