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探讨

  • 投稿蔡的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89次
  • 评分4
  • 83
  • 0

和淑英

社会的发展,各部门分工的逐步细化,使得应用写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初入职场的学生想在职场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掌握对应用文的理解能力和相应的写作能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中职学生而言,即便是已经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如果没有掌握或只掌握了极低的应用写作能力,是根本不能胜任工作要求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当今的中职学生还适用吗?

一、我国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分析

长期以来,“典型例文示范、写作知识讲解、学生限时写作、教师批改讲评”一直是应用写作课程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该模式虽然具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集体授课、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丧失

从传统教学模式的四大环节来看,仅教师就占了三大环节,而作为教学过程中另一大主体的学生却只被安排了写作一个环节,并且还是“限时”的。学生必须面对的是教师按教材设定的内容,对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式,亦步亦趋,哪还谈得上什么主动学习,更别说自由发挥了。于是,本来该很实用的项目,变成了纯理论;本来很实际的任务,走向了虚拟化;本来该与时俱进的案例,用的还是多年以前的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只能导致教学流于形式,难出实效。

(二)单一的程式化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应用文本身体式的规范性、明确的工具性、极强的法规、政策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常常采用“基本格式+写作要求+例文分析”这样一种程式化的教法,这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学写应用文只不过就是掌握这样一套固定格式而已。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的程式化灌输,其结果必然导致课堂气氛的平淡呆板,时间一长,学生与教师都觉得这门课没意思,致使实用性极强的应用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三)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能力提高有限

应用写作有规范化、格式化的特征,与学生以前所学的基础写作不同,既不生动,又缺乏趣味性,加上学生限于自身阅历及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在学习应用写作时对事物缺乏主观感受,觉得应用写作枯燥乏味,本身对它就不容易产生兴趣。而在课堂上,学生写作又时常处于一种机械、被动的状态,这就让本来就程式化的应用写作变得越发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写成一篇较为规范的应用文,但因为不是通过自己的精心构思和反复斟酌而写成的,并不能视为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的提高。这就造成这样一种后果:如果没有老师的辅导,面对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文,学生很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二、“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模式的引入

能力本位主义教学模式是美国休斯顿大学以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性学习”、“反馈教学原则”以及“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开发出一种新型“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也就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家教委通过“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引入我国,在许多职业院校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本位教育。在专业开发和课程设置上都以能否让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并且把这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甚至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为例,要求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一切围绕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步骤,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 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且最终可以学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三、“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方法借鉴

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模式要想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理想的效果,除教师在思想上转变观念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一切教学话动、教学方法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基准点,以实现能力培养为评价标准。很多教师在试图变革教学方法时感到“心有余,力不足”,空有一些想法,却不知如何去做。我们不妨借鉴一些“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方法,也许对现在的教改有所裨益。

(一)灵活多样的教法,让课堂不再枯燥

第一,答案卡,制作答案卡分发给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上课时拿在手中,用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可用绿色卡表示正确,用红色卡表示错误,用来回答判断题。用写有A、B、C、D的卡片来回答选择题。也可将容易混淆的问题的答案写在小纸片上由学生分辨选择,然后贴到相应的位置。如将简报写作要求中的“真,内容真实确切;新,材料新颖典型;快,反映迅速及时;简,文字简炼朴实”制成八个答案卡,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上讲台来选取正确的答案粘到设计好的表中。这种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流行元素。将当前流行文化中的事件或元素注入讲义和案例中,而不是死板地引用教材或行政部门的数据,这样会使课堂活泼许多。例如,在讲事务性应用文中的“鉴定”时,可用学生中流行的网络用语“鉴定完毕”对班中一学生善意地进行鉴定,在大家的欢笑声中开始这个问题的讲解,学生往往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第三,关键词。在整节课上强调一个关键术语,将它开发出尽可能多的概念或理解,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类似的联想。例如,在讲倡议书时,可将“倡议”作为一个关键词,让学生思考几种倡议的内容及场景,然后进行分组构思,最后写出草稿在班级中大声念出倡议。

除此之外,讲故事(以故事的形式阐明一个概念理论或思想)、图片启发(让学生对一个没有文字提示的图片进行解释与联想)、大声朗读(选一段精彩或重要的论述在教室进行大声朗读)、道德两难案例(精选或改编一个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的两难选择的案例)等方法也可经常使用。

(二)多种多样的学法,让学生乐在其中

第一,课堂总结。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往往觉得学了很多,但却不知道到底学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或者给学生一分钟时间陈述自己在课堂上的最大收获。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迅速梳理自己的知识,逐渐培养概括能力。

第二,他山之石。学生有时很高兴了解别人的想法,在进行小组内头脑风暴、创意活动、问题解答后,让学生将想法与点子制成挂图、PPT讲稿的形式在班级公开展示并陈述。这种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大家在分享成果的同时,形成一种竞争学习的氛围。

第三,情景模拟。设计一种仿真场景,分派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例如,设计模拟招聘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求职者、招聘者与推荐者的角色,分别练习简历、求职信、招聘广告、推荐信的写作。

此类方法还包括:概念地图(组织学生用所学知识的关键词,构建出课程的知识结构图)、建议信(鼓励学生给下一届的学生写一封关于在课程学习中如何才能取得优秀成绩的建议信)、礼物联想(让学生选择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礼物或照片,然后解释其与所学知识点有何关系)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会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要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教法,“能力本位教育”针对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也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加拿大能力本位教育(CBE)教学模式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2012SJGLX222)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利萍.谈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56—157.

[2]刘必千.基于“职业化”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56—157.

[3]加拿大荷兰学院教学研究小组.课堂互动技巧[R].第三届中加合作办学示范教学交流研讨会资料,2011,07.

(和淑英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4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