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琼
【学情分析】本学年,新接任一个初三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在与学生交流中获悉,他们对语文的阅读感到最头疼,无从下手。用学生的话来说“我一看到课外阅读的文章,头都大了”“我心里知道,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回答了很多,就是拿不到分数,顶多得到1分,非常苦恼”……学生们的反映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鉴于初三学习任务比较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学习兴趣和习惯也存在问题,笔者决定抓住课堂教学,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如何利用课堂教学的45分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一、树立“课内即课外”阅读观念,培养“我”阅读的习惯
(一)树立阅读观念,将课内阅读当作课外阅读
学生所说“看到考卷上的课外阅读文章,头都大了”,对课外阅读有恐惧的心理,怎么来克服呢?初三教学课时非常紧张,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训练。与其增加学生负担,让学生倍感痛苦,不如就把语文书上的课文,当作课外的文章进行阅读。向学生反复强调这一要点,师生达到共识。
(二)培养阅读的习惯,阅读必须从“我”开始,从“我”结束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着眼在语文课本教材内容,每篇文章的阅读必须从“我”开始,从学生自己开始。没有“我”的阅读,达不到阅读训练的目的,所以在课堂阅读之前,必须进行“我”的阅读,初读文章,圈点勾画出难点重点字句、疑惑与问题,甚至在书上写写旁批、旁注。阅读还要从“我”结束,文章的阅读结束后,及时总结、整理、归纳要点。
二、调动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做有效的阅读教学
什么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有效阅读,首先要让阅读的主体感兴趣,愿意听、愿意说、愿意读、愿意写。学生愿意成为阅读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阅读才是有效的、高效的。老师不能代替学生阅读,不能代替学生分析,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让学生动起来,才是真道理。让学生动起来,老师必须想办法、动脑筋。
阅读,首先要“读”。读有很多方式,范读,自读,默读,朗读,诵读。课堂朗读,笔者经常不定期地让学生作为"领读者"。学生领读,跟读的学生都非常愿意朗读,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读得认真。教师从领读的语音、语调、语速、语气、语态,以及字词的正确率上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指导一个学生,受益的是全体学生。学生为了不想在同学面前出丑,原先回家不读书的人,都会提前看课文。
鼓励是法宝。学生的积极性是鼓励出来的。从来没有完整地说出过一个句子的学生实现了零的突破,要大大表扬;一个学生挑战了对自己而言有难度的问题,要表扬;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发现、解决了问题,要表扬;学生结合内容,读出了自己的思考,要表扬……为了鼓励后进的学生,老师有时候要提前给予个别指导,让他能够在课堂上展示;有时候要和学生“咬耳朵”,告诉他(她)你的期待,有时候来个“私人约定”,达到后就表扬。
让学生动起来,并不是否定老师教学的主体性。相反,只有老师阅读方法指导到位了,教学重难点得到了适度的解决,苦恼的学生才会愿意动起来,知道怎样动起来。
三、探究与指导相结合,细分阅读教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下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阅读训练的思考和探索。
(一)基础阅读训练课程——让学生读起来
案例一:学生说“我知道大概的内容,但是要我说就很难了”。
【分析诊断】(1)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文体知识体系掌握不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文体知识体系。(2)知道大概内容,但是没有把握住主要的内容,关键内涵性的语句、体现主旨的段落语句没有找出来,需要加强捕捉、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3)停留在想法,却不能说出来,需要强化语言组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预习初读的基础上,课堂阅读的第一步要进行基础性的阅读,也就是整体感知的过程。其中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1.读题目。指导学生关注文章题目,从题目入手,判断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有效防止阅读主题出现偏差。例如《学问和智慧》就是一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好像要告诉我们两者的关系。
2.读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主要著作,写作背景。
3.读字词。扫清阅读的障碍,学生能够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解决。用“一看、二查、三揣、四问”的方式。一看,看课文注释,养成关注课文注释的习惯;二查,查阅字典、辞典,相关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三揣,根据上下文进行揣摩;四问,提出问题请求帮助。
4.读文体。记叙文(小说、散文)基础阅读任务是找出人物(主人公)、中心事件、主要情节。说明文基础阅读任务是找出说明的对象和说明的主要特征。议论文基础阅读任务是找出作者的观点(中心论点)。
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差,这些内容需要强化,要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安静地阅读,自主地阅读;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好,这些内容可以简化,原则上学生互助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说;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也先给提示,再讲授。
(二)指导阅读训练课程——让学生会读
案例二:学生说“我回答了很多,就是答不到重点”。
【分析诊断】(1)没有弄懂问题,审题不清,造成答非所问,答不到要点,需要训练审题能力。(2)离开文本,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作者的看法,需要加强耐心阅读的训练,从文中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3)回答语言层次不清楚,需要指导学生整理思路、要点。(4)思考角度单一性,没有从多方面考虑的习惯,需要指导学生从写作手法、行文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阅读。
在完成基础阅读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新授课的教学,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寻找教学突破口,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一课一重点,一课有一得。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把重点讲透,把难点解决,真正让学生有所得。以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故乡》为例,课时重点是人物形象的阅读,从人物的塑造中读出人物的性格;课时重点是对比手法,从二十年前后对比中读出小说的主题;课时重点是景物描写,从景物描写读出几种作用……总之,每一堂课的重点要突出,突破口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来确定,也可以从学生阅读的疑惑中寻找,也可以从教师对文本的阅读研究中发现。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定教学的容量,不宜讲得太多,太多会消化不良;不宜追求时髦,时髦的未必是适合学生的;不宜拔得太高,太高容易空洞。这样的阅读指导才真正适合学生,适合学生的才是有效的。
(三)探究阅读训练课程——让学生读进去
案例三:学生齐声回答,课堂氛围感觉很好,但课堂检测反映学生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往往出现“已经会的人会了,不会的人仍然不会”的现象。
【分析诊断】(1)听上去是齐声回答,其实是一小部分人的回答,掩盖了一些问题。齐声回答者中,不乏“似懂非懂”的滥竽充数者。(2)个别回答,涉及面比较小,无法让学生,特别是需要帮助和锻炼的学生得到训练。(3)需要给学生更多阅读思考的空间,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原本不会的学生能够动起来。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新授知识,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课堂阅读的探究实践,这就是探究性阅读。
学生的探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对文本的再次阅读,学习教师分析文本的方法,进行实践性的阅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出现“知识掌握了,方法也知道,但仍然不会阅读和分析”的现象。其实,学生懂得知识和方法,不代表有运用的能力,知识≠能力;心里明白,能够理解,不代表能够用语言、用文字来准确地表达,能理解≠会表达。因此,进行自主探究实践性的训练,对一部分学生还是非常必要的。
笔者的做法是:首先,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提出阅读的明确要求。其次,阅读的对象基本仍然是书本上的课文,适当运用课外教材。第三,阅读步骤明确:自我阅读思考——自我口述——伙伴互助——上台交流——老师指导总结。自我阅读思考进行是交流的前提,没有自我思考的过程,就不可能有效地交流;将自我口述,是让每个学生小声地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脑海中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也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二至三人形成伙伴,强弱搭配,相对较弱的学生拥有主动发言的权利,保证每个人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实现有效互助;学生自愿上台讲解,“小老师”活动,进行评比,对伙伴小组进行表扬,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老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出不足,点到为止,留给学生反思的余地。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进行再次探究。
例如《学问和智慧》,第一课时重点定为找出作者的观点,理清论证的层次结构,解决一些字、句的理解;第二课时的重点定为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阅读,理解第一段的学问和智慧两者内涵的区别,掌握分析第五段的论证方法;第三课时重点定为自主阅读探究第四段中的论证方法。通过检测反馈,学生运用掌握的论证方法知识去寻找有关信息,概括、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对议论文的学习信心也有了,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当然,指导阅读训练,探究实践训练,这些阅读训练可以独立分开,也可以交叉合并。
(四)综合阅读训练课程——让学生读出来
案例四:学生说“当我看到课外的文章,感到无从下手?”
【分析诊断】(1)课内文章的理解,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的阅读能力可能还没有真正的提高。(2)阅读的方法和语言的赏析来自很多因素,语文素养是长年的积累。(3)对课外陌生文章,有莫名的恐惧感,需要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综合训练,就是将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将课堂延伸出去,将阅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综合实践的能力。一是将课内与课外的材料进行结合,课内与课外阅读训练相互穿插,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二是将阅读的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三是将七年级至九年级的材料,有选择地进行筛选与重组,例如,人物刻画的主题阅读、借景抒情的主题阅读等等。可以是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是笔头的小练习、默写、考试,也可以是阅读心得的竞赛、辩论赛、朗诵、写作等语文活动。“教无定法”一切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阅读检测的方法和手段,重要的是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指导的四个训练类型是相辅相成,相交相融,既可以独立展开,也可以交叉进行,没有唯一的定式。
总之,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笔者认为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有效阅读,就是让学生读起来,让学生会读,让学生读进去,让学生读出来。细分阅读训练教程,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能动性,给学生读的时间,给学生读的指导,让阅读才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田秋华.论教师的课程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沈 琼 苏州市觅渡中学校 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