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
教学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语言是教学劳动的特殊的重要工具,是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教师运用这种语言作为工具“传道、授业、解惑、育人”,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沟通学生心灵,启发诱导,开发智力,促进学习迁移,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是语言艺术的体现。教学语言除遵循基本的语言规范之外,其还受教学规律的制约,受到学科性质的限制,学生学习语言的规范与样板是模仿正确的语言表达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课堂语言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体态语言,一种是口语。虽然体态语能向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但是它所表达的内容却是很有限的,教学信息的传递大多还是靠口语进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讲求口语的艺术性、教育性、学科性、启发性,那么教师的口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一、教师要讲普通话
语文教师必须运用纯正的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使学生从语音上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从而学习普通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教师的标准口语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样板,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教师的说话,从而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二、教学口语必须生动,更要学生化
生动的教学口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教师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以学生能理解、能接受、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把深奥的内容形象化,也就是将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翻译成为学生能理解与接受的语言。要生活化,以学生所熟悉的内容来解译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就是要将学生不喜欢的,乏味的内容变换一种表达方式,变成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样做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宜于学生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时更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口语表达,一些内容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则要表达的简单一些,而一些内容比较难懂,教师的解决要细致一些。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讲解与表达方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调整。
三、教学口语的情感性
教学口语必须感情充沛,体现教师对祖国、事业、对学生的热爱,通过用自己饱满的情感来激发学生感情。教学过程中,感情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吸收知识、转化能力、陶冶性情形成信念的动力。所以“情”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诱发学生情感
教学一篇课文,要研究一下什么地方学生感兴趣,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提炼出来,直接呈现于学生眼前,从而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的情感先于教学进行,这样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可以用教师的情感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也可以让感情细腻的学生先来展现自己的感情,从而达到诱发学生情感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课的教学要以“情”为主,要以“情”感人,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或多或少的产生情感体验。许多时候并不能达到教师所希望的高度,老师应利用自己富有情感的表述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感情体验,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但是教师的感情必须是真挚的,要以“实情”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触发共鸣,与文本对话
一篇语文课文学习完成后,学生能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理解,这就得看能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实现与作者的共鸣,许多的时候要做到此一点是比较难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的生活环境与作者生活环境不相同,而导致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很难理解,也有受学生自身知识量的限制而无法理解作品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是抓住了文章的表面,那么文章当中的意境美则无法得到体现,学生也无法真正从学习中感受到真、善、美,无法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四、教师口语要艺术化
教师的口语对于学生的口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学生会将教师当成自己的学习范本,因此教师日常教学中进行口语表述时一定要注意讲求艺术性和规范性。从与学生沟通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口语具有艺术性,学生会容易接受一些,这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五、教师口语要简练、准确、有条理
教师用自己的口语向学生传递着重要的教学信息,学生也不可能将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但是可以将教师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理解并记忆,因此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信息、教学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要讲究条理性,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大的信息量,要按一定的主题进行,不能跑题偏题。对于一些需要强化的知识点教师则要进行重复,但是也不能将同一句反复说上几遍甚至是几十遍,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口语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工具,尤其是语文课,教师的口语代表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代表着自己语文素养的深浅,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甚至对学生对语文的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更要注意。
(李志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7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