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关于“五文”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 投稿清烨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65次
  • 评分4
  • 85
  • 0

◎张鹏传

自2002年至今,我校语文组一直在探索实践一种教学法——“五文”教学法,并形成了初步的框架和理论。

“五文”,即文字、文本、文学、文化、文明,即感悟文字、阐释文本、鉴赏文学、滋养文化,传承文明。这五个方面有时是各自独立、逐层递进的,更多时候是互相渗透、彼此融合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读文本,对待文本我们着力使学生在四个方面受益:知识和能力(即文字)上有所增进,文学技巧和思想性(即文学)上有所感悟,知识和视野(即文化)上有所拓展,思想情感和道德(即文明)上有所提升。概括讲,就是要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驾驭文本。

感悟文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遣词造句主要依靠语感和对词语语境意义的把握。文字和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汉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必须从感悟文字、品味语言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汉民族语教育,是我国的语文教学之‘魂’”(钱梦龙语)。淡化了对汉字的感悟,就动摇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语文学习,首先是从阅读文字开始的,以文字为依托,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强化语言文字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立足文本,依靠它我们可以训练语言能力,同时培养人文情怀。若冷落了文本,让学生主要观看课件或视频,则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

阐释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待文本,我们本着一个总的原则:要综合考量其中的语言、认知、思维、科学、艺术、情感道德、写作模仿等价值,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得到充分训练。

首先,要确定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据此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王荣生教授认为,从教学内容角度评价,好课的“理想标准”有三条:“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1]确立教学内容,应该立足挖掘文本的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能力性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维度的统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文本,还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

其次,从工具性考量,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提炼概括能力凸显到重要地位上。余映潮先生曾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提炼能力是第一科研能力”[2],笔者认为,对学生也几乎如此。教师对文本的关键词句、过渡句、中心句等都应该精熟地把握。笔者教学一般先引导学生将文中重要信息圈划出来——甚至隔句、隔行、隔段地圈划(对例子也可跳跃地提炼)——对原文进行最精炼地“缩写”。“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3],对训练学生准确、全面、严谨的思维品质很有效——尤其教读议论文和说明文。比如《思考的威力》,将文中的观点、例子、过渡句都抽取出来,就是文章的浓缩,对写议论文有直接的示范作用。这样提炼文本,同样能将所谓“枯燥”课文抽丝剥茧,鞭辟入里。此外,《十首足矣》《我一生中八个重要抉择》等文章的思路也都很规律,很值得这样梳理。笔者所在学校邢智宏老师平时授课多让学生提炼要点,设计结构图示,后来在市公开课《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上,学生设计出了多个图示,概括能力明显较强。

当然,这也是依托“文字”和“语言”来进行的教学。

再次,“阐释文本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本导读,要启发学生注意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重要信息。”[4]明朝文学家何景明早就说过:“(诗文)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也。”[5](意思是:诗文辞语有所停顿而意思前后连贯,要联类以取义,比物以兴情)“辞断意属”正是文脉中似断实连之处,好比几何图中的“辅助线”,隐含着过渡信息,很容易调动思考,帮助理解,培养探究品质。“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备课时候,要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6]“学生由生疑、质疑,再到思疑、解疑,整个过程充满了积极求知的主动精神,其所获知识印象更深。”[7]课堂设计要尽量与文本的逻辑性协调起来,提问要多从语文知识和文本逻辑性上入手,从细处入手,常变换角度,让学生通过努力才能回答,忌讳问题的简单和重复。

还有,确立合理的课堂线索和文本切入点。比如《把栏杆拍遍》,这是篇写辛弃疾的传记,其中引用了词人八首词,容量很大,但它们又恰是诠释词人思想的线索,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依据。赵香梅老师执教市公开课时让学生自己解读这些词,串联起辛弃疾的坎坷人生和心路历程,经纬分明,情理俱佳,收到了深课浅教长课短教的效果。再如,赵晓老师执教市公开课《都江堰》时,先以动画片直观演示了都江堰贮水、引水和排泥沙的功能及原理,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更深地理解了作者的敬仰之情——这就是敏锐地发掘了文本的科学价值和理性因素。

鉴赏文学

于漪谈到,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当然,绝不是只针对文学类作品——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效率也必然提高。教读文学作品,要注意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把握好一元解读与多元理解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坚守一元诠释,尊重历史事实,尽力逼近文本的原初意义,承认原初意义的普遍性及其永久性的历史价值,这是古往今来得以彼此沟通的桥梁,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但历史传统对我们来说又是一道障壁,教学不能满足于本义,必须结合当代现实,这就有了文本的多元诠释,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社会时代与生存处境出发,思考文本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激活文本的隐藏意义,丰富其内涵,这就是文本意义的引申。”[8]比如对《项链》的人物和主题,不断有新的理解,但若脱离写作背景而只赞美玛蒂尔德的守信担当,就背离了创作初衷,所以我们仍然应从揭示人物虚荣心的立场去阐释,在尊重文本原初意义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才符合历史唯物观。

其次,陌生化文本,对文本解读出新意和深意,全面深入地把握写作背景、作者情感及其它关联作品。比如,井源老师讲《再别康桥》,大胆地以徐志摩与林徽因在剑桥的恋爱故事做线索来解读该诗,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等意象和“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等诗句的深意,感悟出作者的真实情感。这堂课从市里到省里讲了好几次,每次都得到好评,就是因为还原了作者深层情怀,才处理得理性、新颖而深刻。

再次,抓住文本动情点,促动学生共鸣;扩展文本迁移点,深挖主题,把课堂推向高潮。文学作品的生彩之处往往在推出主题时,要“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9]笔者在执教市研究课《药》时,补充了鲁迅《明天》中单四嫂子的儿子被庸医致死的情节,其它小说中百姓观赏革命者被游街和被杀的场景,还有《藤野先生》《〈呐喊〉自序》中关于民众麻木的论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课堂推向高潮。

还有,以辩证观点分析人物,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比如,笔者执教市公开课《孔雀东南飞》时,对刘兰芝这一形象总结出三个统一:温顺与刚强的统一,柔弱与反抗的统一,绝望与痴情的统一。挖掘出了人物性格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得到了同行的赞同。

滋养文化与传承文明

滋养文化是语文教育中较高层级的环节。“人类的文化知识是以各种物质载体如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符号或非符号的形式存在,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就是要把这些静态的知识活化。教师将书本上凝固的文字与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具有现实性和生活性,成为学生在自主发现中认识社会、理解生活的指南。知识活化过程就是他发现真理的过程。”[10]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经典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其中的爱国、历史、审美、道德、情感、科学等人文因素来滋养文化——当然这也是在传承文明。“文明”与“文化”相比,有交叉之处,也有高于之处。宏观地理解,即是世界观、价值观、民族观、道德观、时代观和文化观等的教育,也就是德育教育,因为语文教育将永远承载着教化向善的使命。

德育教育可以就文中动情点或拓展点集中展开,但更多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比如,边力老师执教市公开课《海洋与生命》,以人类对海洋的保护为突破,插播了海洋受严重污染的一组图片,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这既是滋养文化,也是传承文明。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2]余映潮.培养青年教师,“制高点”很重要[J].中学语文教学2010,(12).

[3][9]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Z].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李镇西.我的教育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8]蒋成瑀.生成、理解与再创造——阅读教学的意义诠释结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

[10]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张鹏传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语文组 26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