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文学教学的重点何在

  • 投稿凭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11次
  • 评分4
  • 35
  • 0

◎陶和洋

文学之妙,往往难说;文学教学之妙,亦往往难说。然作为亲与其事者,岂能不强作解人。故不揣鄙陋,有如下浅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需要达到的高度

文学教学要教给学生一点什么东西?简言之,要教给学生关于文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其文学创作能力的养成和提高,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文学阅读和欣赏的浓厚兴趣。只有学生形成了阅读和欣赏的兴趣,才意味着学生具备了文学鉴赏能力,学生才能形成高雅的人生情趣。

(二)文学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

现在的文学教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不是没有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文学知识,也不是没有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学分析乃至创作的能力,真正的问题是学生对于高雅的文学作品的接触面太窄,对于文学作品缺少良好的鉴赏能力,对于文学的兴趣不高甚至消失殆尽,美好的文学作品给学生留下的也许是难忘的恶劣印象。为什么会这样?从文学教学的现状来看,紧密贴近考试的任务化阅读使学生习惯于对优美的文学作品作“对象化”处理,总是不得不运用“方法和技巧”来解答从作品中抽取出来的问题,很难有“闲心”、“闲情”去品味作品中的情致,很难从作品中获得感动,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迪。更可怕的是,有些从文学作品中抽取出来的所谓“题目”很难作定向解答,而学生却偏偏要被迫作定向的解答。于是,丰富的文学内容往往被简化成条条框框,在学生眼里,文学作品已不再具有鲜活的生命,而只是一个个干瘪的标本。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丧失对文学的真正兴趣。处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文学教学无法抛开“教学生做题”的任务,不可能完全抛弃任务化阅读,不过,文学教学的确应该注意任务化阅读的方式和分寸。另外,如何使学生的文学阅读跟“任务”稍微疏远一点也是很值得思考的。

二、问题的解决

(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内涵

文学教学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为对文学作品理解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确定性指的是,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意义载体,不同的读者对其基本意义的把握有比较明显的一致指向。不确定性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情绪、思想道德及审美特性,不同的读者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种不确定性。

确定性易说,不确定性难论。文学作品的基本意义是容易把握的,但是其内在的情感情绪、思想道德及审美特性有时则不那么容易说清。所以,文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不确定性。

2.如何把握不确定性

文学教学中如何把握这种不确定性呢?要注意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感悟和品味,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人经验。

“充分尊重”说的是教学态度,需要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话语霸权。教师相对学生来说,固然有着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解说能力,但是文学鉴赏不仅有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更有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学生必须有自我感受、自我表达的机会,才会有发现和分享的快乐。所以说,教师在文学教学中很多时候不要急于抛出自己的结论,告诉学生一二三四,而应该先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惊讶于学生“猴子翻天”式的“乱谈”,亦不必鄙夷学生的“浅见”。在文学教学中,教师不要担心学生跑得太远,而只应该担心学生不能走远。有一点不可怀疑,学生的个人之见才是其文学理解和欣赏的真正起点。何况,不管学生提出的观点“正确”与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能得到锻炼,这个过程有着无上的价值。作为教师,此时要特别耐心,不要一味地想着教学进度,想着确定的答案,不舍得花时间,使得学生的思考、品味、讨论还未展开就宣告结束。一个或许不那么高明的讨论、品味的过程永远比一个轻易抛出来的现成的“正确答案”要有价值得多。

但是,“标准答案”式的文学教学形式还在大行其道。其表现一方面是很多考试过于强调文学作品理解上的唯一性;另一方面是教师为了应付这种考试牢牢地坚守“标准答案”,对于学生的观点就以此为据作出简单的高低优劣的评判。新课改后,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进行文学教学方面的尝试,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鼓励有加。但是批评者出现了,说这样做会不会导致学生思想的混乱啊,会不会导致经典作品被毁掉啊,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教学效率啊,等等。事实上,批评者们的心中大概还有一个没有讲出来的观点:这样教让学生还怎么考试啊?担心经典作品被毁,笔者觉得太没必要了。多年之后,当学生回忆这一堂课的时候,有几个人会记得当时的“结论”?能给他们留下印象的应该是当时讨论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足够精彩的话。再说,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之际,自然也可以作为平等的发言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看到“高明”一点的观点,不过没有必要急于让学生接受“标准答案”,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说到考试,当然谁也不敢怠慢,只是希望阶段性考试中尽量避免文学作品理解上的唯一性,不要自己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充分调动”指的是教学方法,是说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组织、引导的智慧。学生自身毕竟有很多的不足,不是说让他们充分放开他们就能充分放开的。不过,文学作品说到底就是生活的展示,就是作者情感的外化,学生只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和阅读经验跟文本进行交流,就能获得对自我经验的确证,感受到发现和评判的快乐,得到精神的丰富和提升。学生应该这样做,而且也完全能够做到。教师应该做什么呢?教师自己需要对作品做深入的理解,抓住适当的角度,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切实地走进文本,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苦乐悲欢,去评判高低优劣。请注意,是引导,不是告诉。“告诉”很简单,根据一些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就能做到;“引导”却不容易,需要研究,需要智慧。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什么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这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从文本本身来说,重中之重是根据文体特征及文本内容来确定教学要点和教学形式。拿诗歌鉴赏来说,“场景还原法”就很管用。因为诗歌总是选取富有包孕性的一个生活瞬间来写,是对生活的“浓缩”,若能引导学生把这个“浓缩”还原为有声有色的生活原景,诗中之情味自然就不难把握了。

另外,教师要做一些“煽风点火”的工作,要通过引导性的解读、精要的评点或生动的小结让学生发现文学作品的魅力,认识到人性的美与丑,也为感受到自己解读作品的能力之强而产生成就感。这种课堂组织工作需要教师有点“急智”,需要迅速地抓住学生发言中的要点,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推进,引爆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热情。这种“点染”的功夫说说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实在是文学教学成败的一大关键,不可不重视。有感于此,笔者以为,对于学生来说,文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文学教师的魅力,对于自身文学素养有限的中小学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实在是教师之大功,也是教师之大幸。

(二)课程外的和课程内的

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成为文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教学若无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底子和拓展辅助,是很难真正有成效的。很难想象一个学生只是把教科书中的文学作品学过之后就能具备较好的文学能力和高雅的文学趣味,即使这个学生是个学习用功的好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无论怎么夸大都不会过分的。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学生学习进步之秘诀,强调“阅读,阅读,还是阅读”,他这里说的就是课外阅读。虽然苏霍姆林斯基这个说法是针对整个学习来说的,但笔者认为,文学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无可置疑。

但是现实却令人感到悲哀。小学和初中时,学生能够“懵懵懂懂”地读一些文学作品(当然多半是改写而成的青少版),到了高中阶段,当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时,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却往往少之又少。当然,最关键的是学生此时没有好的阅读导向,学生的课外阅读即使有,也是杂乱,随意的。虽然前人有言“开卷有益”,但是这话的真理性却是有条件的,得看读的是什么样的书和怎么读书。拿文学作品来说,社会上有些人可能一辈子看过无数的作品,但是看的都是低俗之作,阅读也只是消遣而已,那么这些人的文学能力能有什么提高?所以说,课外阅读必有其作用,但是肯定不能是放羊式的放任不管。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一是促进,二是引导。

“促进”就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要让学生以一种相对轻松的状态走进文本、感受文本。当然不能只靠指令,而要让学生产生内在的渴望。比如让学生做做摘抄,写写随笔,不强作要求,让学生自由去写。另外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开展一些文学活动,营造出文学阅读的“场”,让学生有阅读的热情。比如可以搞文学知识大赛,由年级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有书面的比赛项目,也有口头的比赛项目,不仅给个人记分,也给班级记分,也就是说学生不仅为个人争光,也为班级争光。在这样的活动当中,学生当然也是以一种“功利之心”去阅读,也是有压力的,但是比之正规考试中的那种压力,此时的压力毕竟带着趣味,更能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进入阅读。再比如,可以举办戏剧节,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去设计完成戏剧演出的全部环节,教师只是提供一些技术指导和后勤服务。这样的活动必能给学生良好的文学记忆,而这样的文学记忆能够促进学生文学阅读的兴趣乃至学科学习的兴趣。另外,也可以在班级内部定期举行文学阅读成果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这是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他们会很认真地来做。这既能让介绍者好好地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加以梳理,也能让全班学生分享阅读成果,激发大家扩大阅读面,去读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引导”就是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恰当的阅读范围和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前面所说的文学知识竞赛活动,文学作品的范围可以是教师精心划定的;教师也可以另外再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这就能保证学生走向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学生脑子里有一个课内课外的分界,“课外”的作品往往更能够让他们进入轻松的阅读状态,针对课外的文学作品的讨论也许更能够让他们实现能力的迁移,使其文学能力得到提高。假如学生的文学能力能真正地提高,则其整个的语文能力必然能够随之提高。一般认为课内教学是课程,课外阅读则是课程之外的事情,但是课外阅读必须要课程化才能确保其效用,绝非偶一为之就能有多大实效的。所谓课外阅读课程化,就是要有长期的完整的计划,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几年的高中学习期间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不过,这一点现在做起来却很有难度。说到底还是因为在高考的压力下,大家都有些急功近利的想法。个别教师要是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上闹得动静太大,很容易招来非议。所以,首先需要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统一意见,然后争得学校领导的同意,才能实现课外阅读的课程化,从而取得实效。

三、感叹和愿望

如前所述,文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过于强调理智的调动,其表现就是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对象化”的理解和把握,而少有感动和同情。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其实只是“知道”了,“懂得”了,他们完全是冷冰冰地对待文学作品。其结果就是,学生在做文学鉴赏题的时候,有思路,有方法,能拿到分数,但是他们却往往缺少文学的情感,文学的眼光,文学的趣味,说到底,他们受到的文学的“熏陶”太少了。

为什么会这样?当前的教学环境难辞其咎。现在的考试方式在制约着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因为在目前这种考试办法的控制下,教师紧盯着分数,学生也紧盯着分数。师生关注的是题目设置的方法和解题的套路,难有文学鉴赏的心情,难有悲悯的情怀,难有高雅的情趣。虽然我们说,有了真正的文学素养,自然能够做好这些文学鉴赏题,可是若有一条看似省事的“捷径”可走,谁又会去绕一条远路呢?极端的功利思想,造成了文学教学中饮鸩止渴般的教学行为。虽然前文提到了一些营造校园中文学阅读氛围的手段,但是在当前这种考试方式的高压下,那些手段有点“带着镣铐跳舞”般的无奈和艰难。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考试的办法,才能改善文学教学的生态环境,才能使文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其实效。如何改变?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提出了一些高见。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点是不要再突出所谓的“解题思路”,不要再搞自以为是的所谓“采点给分”,而是应该让学生能够有感受的自由和表达的空间。这事做起来有难度,但是文学教学环境的真正优化有赖于这种改革的推行。

(陶和洋 南京十三中语文组 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