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试论优质语文课应具备哪些要素

  • 投稿城市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86次
  • 评分4
  • 69
  • 0

◎凌小平

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以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语文理应充满高雅而诗意的韵味。然而,语文又是高考必考科目,语文考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进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再大的诗意也要暂时回归到现实的土壤中来。在升学的压力之下,语文被扯去了神秘的面纱,从浩瀚的长空被拉回到了坚实的地面,感受到了现实的沉重。语文的诗意,在紧张的考试政策下,步履维艰。为了应试,语文课充斥着讲与练的机械组合,考什么讲什么,讲什么学什么。而语文课堂教学的功利,扼杀了学生对语文的热情,扼杀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如何兼顾应试因素,让语文课拥有吸引力、拥有生命力?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优质语文课?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一、寻根——语文课程设置之目的

探讨优质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首先要明了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工具,并通过这一工具,来实现自我人生境界的提升,实现人文精神的体悟与捍卫。这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所在。

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了“以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的教学目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比之于之前的教学大纲,更加强调语文教学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提出“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启迪性灵,树人为本”成为执教新教材的语文课堂的神圣使命。

教师、学生、文本是语文课堂的主要构成元素,语文课堂的品质也主要取决于这三者的有效组接与功能发挥。

二、课堂——语文味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介入,语文课堂的形态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课堂上,教师的即时板书多被预设的多媒体所代替;教师的激情朗诵多被播放录音所代替。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人的文化活动来呈现。机器在教学中大量出现,人却退到了幕后,文化活动就变成了机械运动。声光电很刺激,语文味却荡然无存。浮华掩盖了本色,肤浅侵蚀着深刻,语文课堂染上了一种浓重的现代病。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课应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甚至是语文但不属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达到课堂目标最优化。“语文味”是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的一种自然流露,语文味是语文的个性特色,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所在。语文课堂必须回归本原,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汉语文学习的本质。

三、过程——预设与生成

在语文教学的沧海中,各路人杰各展身手大显英雄本色。或优美或谐趣或睿智的导入;启人思考的问题设置;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教材的互动;松紧有致的节奏;整个课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严丝无缝。这已经达到了教学的极致,这样的课堂堪称完美。可是,这样的完美课堂平时见不到,只有在公开课上能够见到。为什么?为了能有这样完美的展示,执教者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汇聚了备课组同仁的集体智慧,甚至之前还有过一遍或数遍的彩排,这样的完美原来是表演出来的,它不是原生态的,而是预设的。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实无生命,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原生态的课堂,才够真实,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布鲁姆曾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备课细致,其实常常就是在不断地预设课堂。在深入钻研教材参阅大量资料之后,设计教学思路,设计课堂提问;课备得越细,设计得也越细,预设也就越多,课堂随机生成的机会就越小,课堂也就变得越死板。课堂教学完全按老师课前预设的行进,老师可以随心所欲地“规划”课堂教学。人决不是一个可以被随意塑造的东西,人实际上是一个由内在能动性推动的趋向于无限多种可能发展的生命创造体。把人看成一块可任意涂抹的白板,看成是一种可任意塑造的物的学说,都是错误的。这样的课堂,看似调动了学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实际上学生只是傻乎乎地充当了一回群众演员。

当然,我们强调的是不能过分预设,而不是不要预设。语文课堂需要一些基本的预设,如课前研读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分析学情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考虑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等等,脱离了这些基本的预设,课堂将极容易出现无法控制的景象;脱离了这些基本的预设,课堂就可能是混乱无序的盲动。所以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我们要做的是找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节点,做好有效的调控。好的预设,能促成更多更有效的生成。

国画中有一种留白艺术,适当的留白不仅不显单调,反能虚实相生,引发艺术想象,给人以无限的艺术美感。语文课堂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预设,给课堂留出一些空隙,或许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给空间就是给发展,对于教师来说,舍弃完美,可能会发现意外;对于学生而言,给我一个舞台,也许我能还你一份精彩!

四、学生——习得与成长

(一)应试不忘素质——戴着镣铐跳舞

“以考论教,以分取人”的语文教学评价具有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至高无上的应试教育目标,使许多教师急功近利,只图眼前的利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教学思想让许多教师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于是“素质”这个不计考分的东西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中所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开发,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滋润光彩的“人”字。

诚然,只要当前的考试制度存在一天,我们就无法无视分数的威力,但完全可以将应试与素质并抓,戴着应试的镣铐跳起素质的舞步。

(二)要热闹也要安静——穿越形式追寻本质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的课堂,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成思维的碰撞,引发头脑的风暴。但活的课堂是否意味着从头至尾都要充斥着声音,充斥着师生显性的对话活动?

读书,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学生只有亲密地接触和感知了文本,充分地阅读与思考之后,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个性化解读。而当下的一些阅读课,往往课文还没读通读熟,就让学生讨论,看似气氛热烈,充满了思维的碰撞,实则理解肤浅,不着边际,甚至谬误百出。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文字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与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阅读是一种双向交流,而这种交流的基础就在于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思考与体悟。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也曾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还是读。”

蚕食桑而后吐丝,蜂采花而后酿蜜。只有给学生安静阅读与思考的时间,学生才能有真正的阅读体验与收获。所以,我们既要欣喜于课堂中激烈的思维碰撞,亦要珍视课堂中的那一份宝贵的寂静。

(三)引导而非放任——文本为基彰显人本

文本是作者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载体,开掘其内涵当是阅读教学的一大要义。面对文本,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它原有的意义构想和科学的价值取向。

但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种“泛人文化”倾向,教师的作用被弱化,课本的作用被淡化,内容的科学性被虚化。教师“目中有人本,心中无文本”,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有独创性的见解,却漠视甚至无视文本,架空文本,置文本材料的“应有之义”于不顾,从统一模式化理解的极端,走向混乱涣散甚至背离文意的解读极端。这样的课堂,对课文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生看似积极参与讨论,实则如坠云雾晕头转向。课上热热闹闹,课下一无所得。这样的课堂学生这个“主体”确实被调动起来了,但实际却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语文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有自由讨论与思维碰撞,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不可少,该有明确结论的地方亦决不能含糊。毕竟一切活动都要以文本为基础,是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空穴来风和无根无据的杜撰。所以课堂阅读教学应以文本解读为基础,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这一主体,去理解、阐释与对话,这才符合人本的特色。

五、教师——个性化

(一)课堂的魅力源自教师的个性

千篇一律的语文课堂模式,失去了语文课堂的个性。而语文课堂的个性源自语文教师的个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库姆斯认为:好教师的教学绝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着什么规律或方法,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好教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方法”行动。因为“方法”不是公共的,在这个教师是好方法,在那个教师则未必。魏书生、于漪等特级教师都有自己那一套独特而成功的教学方法,如能复制,全国就能产生成千上万的“魏书生”“于漪”了,事实上他们都是唯一的。

语文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本最有个性、最精彩、最有可读性的一本书。语文教师的气质、禀赋、学识、经历、性格等的不同,注定了语文课堂绝对不止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语文教师应在各自的课堂上展现自身独特的风采,以此将学生牢牢吸引住,让他们自觉投入语文学习的海洋,去感受和领略其中的美好。对于语文老师来说,适合自己气质性格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所以,让个性的语文老师去上个性的语文课,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才是语文教学的春天。

(二)教师的个性源自教师的实力

个性源自于自信,自信源自于实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实力?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教材的能力,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灵活的教学机智,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善于思考,具有质疑批判能力;重视情商培养,具有较高的情感素养;重视审美,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拥有大语文观,具有开阔的教学视野;寄至味于淡薄,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要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时间都处于兴奋状态,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教师可以通过节奏的变换和兴奋调整,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和喜欢,故要有调控教学节奏的能力。

(三)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语文教师要拥有过人的实力,能牢牢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提升自己。平时注重学习与积累,如将自己的典型教案、讲稿归档,将别人好的资料收藏等。苦练基本功,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多种途径与渠道学习,苦练内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钻研教材,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与方法,钻研课堂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升课堂组织驾驭的能力等。

有人把教师概括为四种类型:抒情型,激情型,讲述型,思辨性。语文教师要能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发展自己,朝着兼容性发展。

(四)反思——可持续发展的利器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如果能够在平时注重反思,那么语文教师就能在教学的路上走得更远,让语文变得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丽平.让人文精神照亮语文课堂[N].梅州日报,2004-06-2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凌小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 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