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试谈比较阅读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 投稿杨文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45次
  • 评分4
  • 31
  • 0

孙惠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运用比较阅读,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所谓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是研究性的阅读方式,它包含阅读、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是一种层次较高的阅读。比较阅读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看清文本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特征。

一、运用比较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诱因。因此语文教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语文课的首要条件。平铺直叙的阅读教学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课堂氛围很沉闷。恰当地选择运用比较阅读,由于其特有的反差性和鲜明的对比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七上的《冰心诗四首》,笔者教过多遍,以往都是分篇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后来仔细揣摩,其实课文不就是两组很好的比较阅读文本吗?编者的意图在此啊!于是在教学上采用了比较阅读法:《母亲》、《纸船》两首抒情诗分别采用了什么意象,抒发感情的方式有何不同;《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两首小诗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什么?此外作者是如何进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这四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等等,问题在比较中皆得到了化解。学生不觉得是在解答问题,参与的过程仿佛只是找“不同”的游戏,学习的兴趣得到极大激发,在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里,对所学内容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原本需要教师长篇大论来阐述诗歌内容特征,现在却以比较阅读的方式得以轻松解决。

二、运用比较阅读,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探究学习,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是创设情景,设置问题。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巧妙运用比较阅读,去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八下《孔乙己》时,将之与《范进中举》放在一起教学,设置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同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为何范进中了举人,从此飞黄腾达,而孔乙己却在穷困潦倒中悲惨地死去?这一问,学生的探究欲望果然被撩拔起来了。每四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结果学生竞相报告发现:“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对社会的摆布同样软弱无力”,“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应该说,学生能从两文的比较阅读中得到这些发现很不错了。但笔者觉得还是停留在比较浅薄的层次上,所以又抛出一个问题:“范进和孔乙己两人在性格内涵上究竟有没有差异,两文作者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带着深度,但学生在刚才一番探究发现后趣味正浓,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所以这个问题继续带着他们探究下去。经过深入阅读后,学生还是有了发现:范进是世故、圆滑、虚伪,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孔乙己浑身透出一股迂阔的腐儒之气,但心地还算善良。所以作者的情感倾向也不同。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吴敬梓对人物是写意画,带点夸张,而鲁迅对孔乙己则是工笔细描。

三、运用比较阅读,教师有意出错,为学生探究结果排除错误因素

由于比较阅读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而在一些细微的地方,学生有可能粗心大意导致对阅读内容把握不深,从而影响探究结果。这时,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些错误,通过对错误的探究分析,去寻找准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示错效应,可以为最后的准确探究排除错误因素。

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两道题目,读“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故意漏读了一个“太”字,学生提出来了,笔者说没有这个字也行啊,何必在乎呢?初一的孩子见老师这么权威地论断,也就不再说了。再读“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故意漏了“点”字,学生也指出来了,笔者说缺了“点”字也没事。这下课堂上如滴水入滚油里,学生纷纷站起来反驳,“冒着热气”,说明水很热,接近烧开时才会有这种情景,这是生活常识。“冒着点热气”仅一点点而已,说明水是温的,和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相呼应,这说明“点”字是去不得的。笔者“恍然大悟”,学生见状,原本想说“太”字不能去掉的也诉说理由,有“太”字表现了作者投入了主观感受,表达对济南冬天小山秀美的赞美,而无“太”字,就不带感情色彩了。

相应的,教师可以在讲述说明文语言特点时,也可以采用漏字法等示错效应,让学生从比较中得出说明文语言必须准确严密的特点。

四、运用比较阅读,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的创新思维

因为比较阅读本身就是通过对比来得出事物的结论,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发散效应。而创新思维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维活动的非模糊性和独特性,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它是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利用比较阅读的发散思维训练,可很好地培养学生探究的创新思维。

比较《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景物描写时,学生在探究中提出一个问题,《醉翁亭记》中有个句子“泉香而酒洌”是不是写颠倒了,准确的顺序应是“泉洌而酒香”。应该说这点是笔者在备课时不曾注意到的,先表扬该生的质疑,接下来请学生来说说看法。原本以为学生不能回答的,但结果出乎笔者的意料。有学生从学过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并提结构的准确顺序“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角度来探讨;有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结构的顺序“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来探讨;更有学生说,鲁迅先生在《孔乙己》里最后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看似矛盾,实是确定:孔乙己的死是一个必然。能否想欧阳修在“泉香而酒洌”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通过倒置来出奇制胜,如果改成“泉洌而酒香”就没有这种效果,读来也不如原句有味。不得不承认,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时的确是老师想不到的。课后,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一些权威的解释和最后一个学生的阐述是差不多的。

掩卷之余,笔者不能不惊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教师很多时候思维都已形成了定势,不能突破条条框框。如果将这种条条框框传讲给学生,剥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我们实在是扼杀了创造和希望。这次比较阅读给笔者很大的启示:要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得出结论,这才能教学相长。

在语文阅读教学上恰当地运用比较阅读,会对探究性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希望语文教师能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发挥自己的智慧,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助一臂之力。

(孙惠明 常熟市董浜中学 21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