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 投稿Sear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60次
  • 评分4
  • 79
  • 0

◎戴 磊

高中生正处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形成阶段,但这一时期学生仍缺少足够的审美体验,再加上现代世俗文化风尚的影响,容易在审美判断中出现一些偏差。然而在现实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大多注重知识学习、智育开发,不重视综合素质,对学生美的熏陶和教育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出现严重失衡。再加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样要求,呼唤学校语文教育的综合化,其中审美素质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对此语文教师应在其阅读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渗透,培养审美感知,增强审美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朗读中体会情感美

朗读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美读”。朗读不仅能加深对课文中美的内容的理解,也能把美的感受和体会传递给听者。对于学生,朗读可以增加对文本的节奏感,读出文中融入的情感,展示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苏教版教材所选课文,或庄、或谐;或慷慨激昂,或义正辞严;或婉转动人,或富有诗意……,不乏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美的篇目,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这一现成的朗读资源,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题旨,提出不同的情感朗读要求。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握前后不同的情调,开首几段,充满着悲痛的情感,可以用低沉的、缓慢的语调加以朗读,表现出对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不幸去世的极度悲痛之情,然后逐渐以坚定而自豪的语调来朗读马克思作为思想家、革命家而作出的丰功伟绩的几个段落,体味这位世界伟人的无比崇敬之情。

二、欣赏丰富的自然美

自然美不论是壮美,还是柔美,都表现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在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中,作者选取了芦花、红叶、乌桕、草色等典型植被写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在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瞿塘峡的雄峻、巫峡的秀美、西陵峡的险急,绘画出三峡的壮美画卷,令人神往。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作者描绘湘西的秀丽景色,展现了湘西的人、景的柔美。所以文学作品里既有老舍“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也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情景的辽阔壮观。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感受江山如此多娇,读“微雨寒村乌篷小船”体会万种风情。品读这些文学作品,如览一幅幅优美迷人的画卷,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使学生美好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从而提升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感受人物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体现着作者的美学理想。阅读食指的《相信未来》,当炉台废弃,火光暗灭,只剩下灰烬和余烟时,作者能从心底发出相信未来的呐喊,不管人们对于腐烂的皮肉是热泪是同情还是微笑和嘲讽,但坚信人们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感受这些,学生分明可以感受出一个渴望憧憬着光明并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而挣扎的身影。《亡人轶事》中通过写回家诉苦、背瓜遭遇、学习织布、卖布粜粮、抱孩夜走几件小事,写妻子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这个过程凸现了妻子勤劳、善于学习、疼爱孩子的品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真切的人物形象。《最后的常春藤叶》中通过老贝尔曼在凄风苦雨之夜在墙上画常春藤叶唤起琼珊的生的希望,最后因病而死,向我们展示老贝尔曼的善良,阅读中突出人性的闪光点,来震撼学生的心灵。

在阅读教学分析人物形象时,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外形美,更为重要的是,结合文本细读及学生的阅读体现深刻领会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的内心美,从而在学生内心激起追求美的涟漪,荡漾学生的审美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四、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虽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阅读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一文,作者写了祖国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一泻千里的黄河……描写大自然的春意盎然、夏晨雾蒙、清秋五彩的柔美。在教学中让学生闭上双眼,驰骋想象,开拓思维的空间,想象祖国的辽阔美丽,这该是一幅怎样素淡朦胧而又优美、壮丽空远而又柔软美丽的意境啊!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围绕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典型意象,感受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幽静雅致亦诗亦画的情境。

阅读这些作品要让学生有心灵的参与,要激活他们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思绪在作者创造的诗歌的意境美中驰骋翱翔,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从而达到很好的审美感受。

五、品读中体会语言美

引导学生推敲中体会语言之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教学中,抓住一个“端”字,细细推敲品味,这里就不仅是一个动作了,更多的是一个视力不好,四处张望的母亲那种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的心。作者真正领悟到了母爱,而学生也在品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悟。

好的文字犹如斑斓的五彩,这些独特的颜色,经文学大师们的反复推敲,绘画出美的卷幅。传达幽邃的诗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六、多媒体展现美

多媒体教学中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如身临其境,适当适时地佐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要注意把知识与美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适当适时巧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作用。教学《春江花月夜》一诗,多媒体展示月夜春江潮水的壮丽画面,播放深情厚重的朗诵录音。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学生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开掘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感受形象,品读语言。既获得知识和方法,也能够获得审美的感受、情感的熏陶、品性的提升、灵魂的洗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获得健康的审美品质,形成健康完美的语文综合素养。

(戴 磊 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