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浅谈语文学科德育目标的无痕化实施——以《老北京的小胡同》为例

  • 投稿白熊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46次
  • 评分4
  • 82
  • 0

蔡 庆

案例背景:

中国散文有着两千年文以载道的传统,从诗大序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到周敦颐明确提出“文以载道”,这一思想对中国主流文学的创作影响深远。语文教材中占据半壁江山的便是中国文学作品,语文教学也一贯坚守着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语文教学界曾出现两种极端:夸大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抛弃学科德育目的,强调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坚守语文是语言形式学习的铁原则。

实际上,语文作为母语的学习,它是在一定在语言形式的品味中把握作品形象,感受作家情感,进而理解作家的思想追求和人生态度,获得对人生、对他者、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建立合理的“三观”。只有在语言的品味咀嚼和情感的体验浸泡中,语文德育目标才能水到渠成、润物无声地实现。否则只是空喊口号、贴标签,毫无益处。

案例反思:

《老北京的小胡同》是京派作家萧乾的回忆性散文,它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老作家忆旧文字里常见的拉家常风带着我们在亲切平淡的娓娓道来中领略胡同的风俗画卷,感受作者对小胡同的眷恋和痴爱。

学习这样一篇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散文,对于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的孩子来说,既有陌生感、新鲜感又有阅读的期待和挑战。文中有对故土胡同的眷恋、怀念,有对胡同命运的思考,对城市建设现状的反思与批评,情感内容是丰富的。应该说,这个文本连缀着“世俗风情”单元的其他篇目,能够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了解本土民居文化的热情,沸腾学生对故土的热爱,进而增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然而真正施教过程中,要让德育目标在语言品味和情感体悟中润物无声地无痕化推进,却并非易事。

难度首先在于这篇文章呈现出的地域信息、方言信息和一些历史感、年代感较强的文化信息会造成理解上的疏离感,而文本中所展示的胡同生活画卷也是近百年前的场景,走街串巷的胡同叫卖声也早已销声匿迹,只剩庙会等场合的民俗文化表演。且不说当下的北京青少年拥有胡同成长经历者少之又少,对于00后一代的上海学生,与胡同、与旧时代胡同生活相距甚远,要唤醒他们对文本图景的亲近,难度不小。

然而更大的问题在于是将其处理为文化味的京派散文,还是作为一篇叙写胡同苦乐人生、抒发对胡同眷恋之情的个人抒怀文本。处理不好,教学方向就会严重偏离,遑论学科德育目标的实现了。

一、抖落文化味儿,回归文本情感本源

胡同,是京味文学中永恒的意象,看文化北京,胡同就是一个最经典的符号。同是写胡同,这篇文本和另一京派作家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有相似之处,然而两者的立足点却是截然不同。汪曾祺作为老北京的后来者,更多的是以文化眼光打量和审视他所熟知的胡同生活。面对胡同无可挽回的颓败和消逝,老作家也流露出淡淡的惋伤,而渗透全文的则是理性的文化关照。而萧乾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他想要传达的情感主线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北京人对凝聚着自己的苦与乐、爱与憎的小胡同的深切怀念,氤氲全文的是那种灵魂深处散发的痴迷与眷恋,故而文本语言形式呈现给我们的情感力量远远超出文化反思。如果过度发掘文本中民俗的东西,文化的东西,甚至是胡同生活形态的审美的东西,放大胡同文化在文本中的隐性因素,从胡同文化的拯救、保护和继承角度来生硬地达成德育目标,那么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就演变成了德育教化的传声筒。

二、拉家常的散淡语言里,关键句串联全文的解读

萧乾晚年创作的散文集,文字平淡、朴实、随性自然,如同沐浴着冬日暖阳,在胡同口和你拉家常,一派豪华落尽后的散淡。学者傅光明、孙伟华评价道:“萧乾晚年最擅写追忆往事的散文,它们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清亮、晶莹,没有峰回路转,也没有柳暗花明,只是舒缓地从心底流出,具有无穷的魅力。”[1]《老北京的小胡同》正是这样一条小溪,静静流淌,不涉雕琢,不讲技法,一字一句皆从心底流出。但是这样随性流淌的小溪在教学上也会有点小问题。

文章开头四段叙述在胡同里的早年经历,以苦难为主。主体部分怀念胡同的声音,追忆幼年的玩具和游戏。末尾三段,一段对比上海弄堂,一段联系国外类似民居建筑,最后抒发惋惜之情。整篇文章初读下来,让人感觉不到情感的大波澜,如果要从结构章法上解读文本,甚至感觉有些段落、语句稍嫌多余,并且几个部分之间缺少明显的过渡,看似结构松散,比如将写游戏部分和胡同声音部分颠倒顺序;将前四段压缩;将和上海弄堂对比段落删去,凡此种种似无不可。不拎出内在的情感线,教学环节就会变成几个板块独立赏析,缺少内在联系。

然而高明的作家即使用最散漫不拘的文字拉杂成篇,也会埋下文章关捩,让读者借此关捩读出文心。《老北京的小胡同》关捩处便是那句直抒胸臆的“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因其魂梦萦绕,故而83岁高龄写下此文;因其魂梦萦绕,要絮絮叨叨在小胡同里经历的种种苦难;因其魂梦萦绕,要用那么陶醉且略显激动的笔调回忆胡同里的种种声音,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因其魂梦萦绕,追忆寄人篱下的童年时光时,要用孩子的口吻让那无遮拦的单纯快乐扑面而来;因其魂梦萦绕,要“贬低”上海的弄堂,极尽对胡同偏爱之情;因其魂梦萦绕,旅居海外,目光所到之处缠绵于像小胡同的类似街巷,并始终关注和思考这些民居建筑的生存境遇。这一关键句,让全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无论是胡同之苦,胡同之乐,还是胡同之思,皆因这份血脉相连的深刻关系和魂梦萦绕的深情。于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条主线,来感受胡同生活,感悟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思考和态度,捕捉作者的难言之隐,一切都顺理成章了,整个教学环节也不再松散支离。

三、创设情境,拉近和文本的距离

对于文中描述幼年时代的玩具、游戏,七年级的学生是容易进入文本,找到共鸣。而文章的主体部分——关于胡同声音的描写,学生们就生疏得多。首先对业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北京吆喝,学生们知之甚少,也没兴趣关注这些民俗文化的东西;其次班里的学生们生活在上海,没几个去过北京、亲身感受过胡同文化;再者萧乾回忆的胡同生活是1920年代的内容,时代距离增加了学生沉浸文本的难度。还有一点,萧乾写声音,不像林斤澜的《春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来得痛快,象声词、动词排山倒海,修辞丰富,句式腾挪,语言形式上特点鲜明,容易把握。萧乾写胡同声音,来一点通感,来一点象声词,来一点概括,来一些描写,也来一两句抒情,中间还夹杂记叙。似乎什么都来一点,什么都不鲜明,但是我们读着读着,却真切感受到那样一副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的鲜活画面,也真切体会到作者回忆这一切时的陶醉与满足。作者对胡同生活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结论性、概念性的认识,这种概念性认识一定要建立在充分饱满的文本体验和情感共鸣之上,培育热爱家乡的情感才不至流于空洞口号。笔者试着在课堂上播放臧鸿的老北京吆喝声,期望诉诸学生感官,建立和文本图景的对应联系。然而臧老的声音过于坚硬、突兀,听来有点发怵,缺少回忆的那种温情感觉。无法寻觅到关于胡同吆喝的合适音频、视频资料,于是直接采用语言品味加创设情境法,加深对文本的体验。先让学生品味语句,借助词语增减,明确作者打通感官来写声音。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声音,调动感官,展开想象,再现胡同生活场景。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没有方向感,老师和学生先合作展示卖菜场面:

“大清早,从小胡同深处走来一个挑着担子的老汉,他大声吆喝着——”

“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

“姑娘,您瞧瞧,这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呢,您说新鲜不新鲜呐?”

接下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合理再现胡同生活场景。学生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对萧乾的胡同生活进行“二次创造”,在这样的体验、感受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对胡同声音、胡同生活的那份喜爱,也进而激发了他们对自己故乡风土人情的喜爱。

四、从情感体悟到理性思考,让思维纵深推进

初读本文,作者对小胡同的眷恋和怀念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比较容易把握,前面的教学环节无非是让学生亲近文本,尽量去感受、去体会,在场景中体验(胡同声音里传达的生活画面),在朗读中感受(用孩子的口吻传达儿时嬉戏之乐),沿着作家的创作路子往回走了一遍。文章最后两段提及国外古老民居建筑的生存状况,似有意要对胡同命运做一番思考,对胡同生存现状来一番褒贬。但是实际上,作者把文化思考弱化处理了,全文在一句“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中戛然而止。而且这种思考的力量、批判的力量也被惋惜、怀旧的情感所包裹,让阅读者更明确,萧老创作此文不过是自我抒怀,别无他意。

古代文论有句名言曰:“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如果按照作者的意愿,读到他内心深处的眷恋和怀念,止步于他微弱的批判和思考,那文章就读浅了,学科育德目标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我们不妨借助这微弱的思考,立足作者对胡同的个人情感,从一个老北京人对胡同最简单的痴爱谈起,引申至小胡同对老北京人的意义,对这座城的意义,将学生思维向纵深推进。

当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胡同的深厚感情时,以“小胡同在作者的生命里意味着什么?”引发深度思考;当这种深深眷恋与面临被拆命运的生存现状构成强烈冲突时,“为什么不该拆毁”便摆在思维面前。学生开始理解胡同对于一个老北京人的重要意义,对千千万万老北京人、对整个老北京城的重要意义。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也在这种深刻理解中应运而生。

学生开始在这种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和深度思考中反观自身生存空间,寻觅本土建筑符号,开启文化思考,获得本土文化认同感。而这一切无非是在文本语言品味、胡同情景再现和对作家的情感体会中自然而然的达成。

附录:

《老北京的小胡同》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作者通过对声音的生动描写来展现胡同生活、以孩子的视角来写胡同之乐的写法,感受作者对小胡同的魂梦萦绕与深深眷恋。

教学重点:品读作者对声音的生动描绘,了解胡同里的世俗风情,感受作者对胡同的深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小胡同魂梦萦绕的深情,理解小胡同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也是无数老北京人的精神家园,更是老北京城的精神家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胡同”——读音。

男生请读“北京的胡同”。女生请读“老北京的小胡同”

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二、道身世、诉衷情

请大家自由朗读1——4节,圈划作者早年的人生遭遇,想一想萧乾和小胡同有着怎样的关系。(播放背景音乐,提醒圈划语句)3分钟后,请3——4个学生回答。

小结:所有幼年时期的重大变故都在胡同里发生,所有人生初期最重要的印象都和胡同息息相关。

老师总结出两个词:“血脉相联、魂梦萦绕”(板书:人生变故——怀念)

三、读声音、品生活

接下来我们跟随作者去胡同里转悠一下,看看他回忆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都有些什么特点?(圈划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这么多的声音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声音的?有点难,讨论一下吧!观察作者的语言。

PPT展示:

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

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

明确:(声音里有画面,有味道,有手感)——打通各种感官来写声音。

读到这里,我们也来调动感官想象一下胡同里的生活场景,请一个同学与我合作,展示最先出场的卖菜场面。

大家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胡同生活画面?

从萧乾对这些声音的动人描绘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小胡同的那份眷恋深情。

明确:萧乾对这些声音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更是对胡同生活的喜爱,对那群生活在小胡同里的朴实老百姓的喜爱。

四、谈乐土、话快乐(7分钟)

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看看他在小胡同里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

作者是以什么口吻来写这份快乐的?他可是83岁高龄在写此文。

明确:孩子的眼睛,孩子的口吻,讲述童年的快乐。让这份快乐扑面而来,特别动人。

小结:读到这里,小胡同不仅装着他早年的人生变故,更装着他无尽的快乐,他热爱胡同,眷恋胡同,无论走到哪儿,灵魂始终牵挂着小胡同。他曾在上海的弄堂里生活过,但骨子里还是那么偏爱他的小胡同。

五、观现实、道忧思(7分钟)

1.他在国外始终关注什么?

(PPT展示拆迁图片)当萧乾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何感想?

2.对于作者这样一个老北京人而言,胡同仅仅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吗?仅仅是住过的物质上的房子吗?在作者的生命里它意味着什么?

(PPT出示)

“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

——意味着根,意味着魂,意味着永恒的精神家园。

3.PPT展示北京现代高楼大厦:

当大大小小的胡同都被这些高楼代替,北京还是老北京城吗?它还会拥有老北京的韵味吗?

明确主题:一个老北京人失去了胡同就等于失去了根,丧失了精神家园。

一座老北京城失去了胡同,就等于丧失了城市记忆。小胡同历经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它们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像萧乾这样的老北京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承载着这座城市最厚重的记忆。如果某一天,这座城里的人们只能靠博物馆里的收藏来弥补对精神家园的渴求,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总结: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抒发了作者对小胡同的深深眷恋,魂梦萦绕的娟娟深情,更夹杂着丝丝缕缕的感伤、失落、无奈、担忧。

让我们再读一读结尾和标题,体会作者的特殊情怀。

注释:

[1]傅光明,孙伟华.文学生涯六十年.一个生命的梦想代序[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5,(2).

(蔡 庆 上海市闸北区实验中学 2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