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实现“四化”

  • 投稿Crus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56次
  • 评分4
  • 67
  • 0

◎黄济富

2014年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语、数、英成了仅有的三科高考科目,然而,语文并未成为外界事先认为的最重要的科目,甚至在英语一年两试下,语文的地位还相对下降了。与其等着教育部来改变语文这种“夹缝中求生”的局面,不如语文教师寻求自救!如果语文教学不能吸引学生,光靠高考,必然使更多的学生远离语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焕发语文教学的生命,以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一、教材选择乡土化

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即便是农村中学,也鼓励学生考上大学,离开家乡,逃离“农海”,这种教育会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2006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北京的符号》和2014年高考的材料作文“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就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身边的人、事、物。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表述为“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此,校本教材应运而生,所谓的校本课程就是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而乡土教材应是校本教材的最优选择,因为把乡土教材作为研究和教学的出发点,可以增加学生对乡土的了解,建立他们和乡土(包括乡土文化)的精神血缘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意识。同时,乡土教材来源于身边,来源于生活,学生有亲切感、认同感,易于接受。

为此,我们编写了《福建名人作品选》,收集了朱熹、冯梦龙、林则徐、冰心等人的诗文,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在福建生长、生活的名人的人生经历及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所流露的家乡情、民族情、爱国情。柘荣的说唱文学----评书,也进入了课堂教学,毕竟老民间艺人所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是当地的一笔宝贵财富,值得保存、学习。

二、经典文章课题化

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每单元后都设计了“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这两个板块,这里面既有“汉字、对联、书法、姓氏源流、文化寻根、诗词格律、影视文化”等知识的探究,也有《红楼梦》、《论语》、《巴黎圣母院》等经典名著的导读,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汲取文学作品的精髓,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些知识或作品不是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或教师的讲解所能完成,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去学习、收集、研讨,课题研究恰恰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中学进行课题研究的最好形式。

早在2001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就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进行研究,更主要的是通过对经典名著的导读,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在研究中汲取名著所给予的人文素养。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影视资源,联系生活实际,把文学的人文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既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又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比如“百家讲坛”中厦大教授易中天的“品三国”、当代作家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北师大教授于丹的说《论语》以及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傅佩荣的说“孟子的智慧”,就能激发学生对《三国演义》《红楼梦》《孟子》和《论语》学习研究的兴趣。而日本松下公司从对《三国演义》的研究中演化出自己经商的策略,则更能吊足学生的胃口。其他诸如对鲁迅的研究可以体会民族的精神,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可以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所倡导的人文精神,都能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三、过程教学体验化

传统教学以经验式为主,重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被动地接受,即便是互动式教学,也仅是在教师事先设定的框架下讨论,因而,学生缺少亲身体验,效果往往不很明显。而体验教育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受教育者通过情感体验(affective experience)与道德体验(moral experience)达到认知的目的,进而内化成个体的实践。

尽管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多样,启发式、合作式、辩论式等教学手段也得以运用,但由于是在教师的主导框架下,学生难以自由发挥,也无从体验,更不用说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感。因此,创设情趣共济的教学情境,构筑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课程文化,并在小课堂连着大世界的氛围中吮吸人文思想的乳汁,享受表达与聆听的愉悦,从而真正体验文学作品的人文魅力。

同时,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体验性活动,能体会课文中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情趣,优美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探索精神,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人教版语文教材注重诗歌教学,一到四册都有一个单元的诗歌,按从现代到古代、从古体到近体的编排体例看,诗歌教学应该强调领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鉴赏而鉴赏,而应通过不断诵读,让学生充分体验诗歌所流露出的情感,进而内化成自己的感受,正如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作”,这中间,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个体读是关键。同样,在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该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作品中,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理解作品,而不是为讲教材而讲教材。如讲《荷塘月色》时,不妨让学生先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第一乐章或德彪西的《月光》,让学生在舒缓的钢琴曲中去感受月夜幽静朦胧的美,进而去体验朱自清笔下“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美,从而挖掘出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教学评价包含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显性评价是从作业、课堂提问、考试等几个方面加以考量;隐性评价则包括对学生的创作能力、个性化解读能力、交流能力、表演能力、朗读能力等的考评。

然而,绝大多数的教师对隐性评价偶尔为之或避而不用,因为它既不好调控也不好操作。而显性评价,毕竟属于教学常规,且易操作。于是,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内容标准化,教学评价规范化,使得语文成了典型的“工具性”科目。正如学习英语是哑巴英语,学习语文却是僵化的语文,语文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这种应试性的语文让学生感觉到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不学语文一个样,不学语文也算正常。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坚守语文阵地,把语文课当作语文来上,这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应试成绩,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形式灵活的基础上,也丰富教学评价,肯定学生多样的语文能力,让学生爱上语文。像周末让学生写随笔,改编演课本剧,课前新闻发布会,评点名著,都能增强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教师的恰当评价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甚至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黄济富 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 3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