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晓
富教于情,富情于教。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篇目均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子。准确把脉作者的情感初衷,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振,是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必经之径。多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地实践与研究,现与诸位切磋一二,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一、课堂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精彩的课堂导入,就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首乐曲的前奏,可以为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奠定情感基调,激发情感期待,使得他们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险象环生、环环相扣的迫不及待中,构建一节真正的高效课堂。在影响课堂导入的诸个因素中,笔者以为浓郁、真挚的情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我们应从课堂导入环节开始,在学生与文章当中架起一座情感式桥梁,引导学生有效把握文章主旨、价值取向。
譬如,笔者在讲授邹韬奋先生《我的母亲》一文时,就在课堂导入环节渗透了浓郁的感情,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首先笔者播放了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对同学们说:“纪伯伦说,人的嘴唇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王勃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爱无私,母爱无言,我们就像天上的风筝,无论飞得多远,都离不开母亲心里的那根长线。今天,我们就徜徉在母爱的长河里,掬一捧浪花,细数被母爱感动的点点滴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学生说:“我前几天过生日,爸爸妈妈为我张罗了一桌子好吃的,还叮嘱我要多邀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点燃蜡烛的那一刻,我微闭双眸,竟然发现对面的母亲流泪了,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母亲的伟大与深沉,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妈妈,你一定要健康,一定要快乐!”还有一个学生说:“星期六吃早餐,我急着和同学一块出去郊游,一阵狼吞虎咽中,发现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嘴里不时地冒一句‘慢点,看你像个啥’,我狐疑地问妈妈‘我怎么了’,妈妈说‘没事,我不着急上班,就看着你吃’。一瞬间,我觉得有什么重击了自己心脏那块最柔软的地儿,理解了一个词:感动!”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学生这样表述:“早晨上学的时候,我想起来忘记了昨天的作业,返回去拿的时候,发现母亲竟然在等着我敲门。原来母亲一直在窗口望着我上学的方向,看到我返回来,就在门口等着给我开门。一瞬时,我想起了史铁生笔下母亲那沧桑、肃穆的背影。”
后来,这节课无论是课文朗读,还是主题分析、句子赏析,学生们都表现得很好,分析得很到位。课后反思时,笔者觉得这与课堂伊始成功的情感导入有着很大的关系,它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对情感式课堂导入给予更多关注与研究。
二、词句赏析,挖掘情感内涵
所谓“言为心声”,一篇文章,无论是写人、叙事,或描摹景物、发表观点,无一不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文章直抒胸臆,任万千情思如滔滔江水磅礴而出;而有的文章则或借景抒情,或巧用象征,极尽曲折、隐晦之能事。为此,笔者十分重视教学中的词句赏析,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之精炼,构思之巧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涵,丰润他们微妙的青春心灵。
譬如,笔者在讲授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内涵,达到了理想的课堂效果。笔者首先给学生们出示了一个赏析实例:我们看文章最后的几个段落,其中“脸色惨白”“呆在那儿”是神态描写,“法兰西万岁”是语言描写,“使出全身的力量”“头靠着墙壁”是动作描写,从这些细节当中,我们可以切实地体会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被侵略者占领时内心的悲愤与痛苦,还有他对法语文字、对祖国的那份眷恋与不舍,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感。顺着这样的思路,一名学生说:“我注意到的是‘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这句话,‘鸽子’象征着世界和平,作者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小弗朗士对侵略者的激愤与憎恶,还有讽刺、不屑,他相信和平终将主宰这个世界。”还有一名学生说:“我觉得文中对郝叟老头的描写很有特点,写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还强调了是一本‘初级读本’,甚至还‘破了边’,这一处处的细节都充分体现了法国人民的拳拳爱国心,预示了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终将功亏一篑,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其中彰显无疑。”令老师惊奇的是,还有学生谈到了这个内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这一处细节描写了孩子们课上的专心,与前文描绘的课前的喧闹,还与当时家长、老师,甚至是镇上各界人士的表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刻画了人们对于法国文字的爱,从中折射的爱国情令人动容,几乎要泪流满面。”
一般来讲,爱国主义的主题高大上,教学时极易泛泛而谈,难以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弦。这节课,笔者紧抓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赏析,让他们把爱国情感同具体的一举一动联系起来,给他们青春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三、习作练习,升华人文情感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习作练习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没有真挚、深刻的情感渗透,学生的习作就谈不上真、善、美。放眼当前初中生的作文现状,干瘪艰涩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没能有效地渗透情感,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升华。故而,在习作练习的过程中,笔者时常把升华学生的人文情感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步,试图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记得上个学期,我班有一次以“美”为话题展开作文练习,有一名男生在作文中这样描写自己的同桌:“颔首低眉、一颦一笑,她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在教室里营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昨天,她穿的的是粉红色的衬衫,米黄色的短裤,站起来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叮叮咚咚的泉水。那次,我借故向她请教问题,她亲切温柔、娓娓道来,滋润了我枯燥的初中生活,还有干涸的心……”当我在办公室里对这名学生的文笔啧啧称叹时,班主任老师竟然这样说:“早恋,绝对是早恋,我不会放过他的,首先得把他们的座位调开……”笔者想,班主任老师的看法也无可厚非,现在的孩子早恋的多了去了,你看看他们的QQ空间、微博中的内容,其成熟程度会令人瞠目结舌。关键问题在于,在他们情窦初开的霎时,我们如何有效地引领他们、升华他们这纯洁、美妙的情感。于是,在作文课上,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纯洁、美丽的青春世界里,同桌是如此美丽。同样,生活中美的事物俯拾皆是,请大家再想想哪些事物也美得诚如我的同桌?”笔者不想回避初中生青春的悸动,更试图引导他们准确把握青春的航向。在笔者的循循善诱之中,一名学生说:“老师,春天阳光明媚,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无与伦比的美。”又有一名学生说:“老师,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钻研课外知识,锻炼身体也是一种美,我认为只有这样的男生才配得上当前美好的生活,美丽的校园。”
总之,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堂离不开情感的浸润,一个未来的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真善美的人文情怀。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情感,以语文世界来丰润初中生的心灵是语言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为此,我们责无旁贷,须迎难而上,大踏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潘国雄.体会情感,品味诗句——浅谈诗歌欣赏的方法[J].珠江教育论坛,2012,(03).
[2]严兴建.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J].语数外学习,2013,(01).
[3]黄振龙.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情感教育[J].成才之路,2009,(23).
(张雪晓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中学 2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