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编制应遵循的三条原则

  • 投稿王启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90次
  • 评分4
  • 43
  • 0

◎施 岩

就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编制问题,笔者采访过身边的一线教师,老师们认为应该是在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根据考试大纲,依据学生特点,围绕文本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但是在实地操作上编制的随意性却又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是老师自己阅读课文理解后,基本上就大致确定了教学目标的设置。目标编制的能力诉求较为宽泛模糊,核心目标不够明确,同时在编制中也缺乏必要的过程监测意识。为此,笔者提出以下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编制的三条原则,与同行们商榷。

一、目标描述清晰化

就一堂课而言,课堂教学目标决定着整个课堂的走向和深度,同时也标识着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提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统摄着课堂设问的指向。因此,只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指导课堂设问,也才能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般认为,规范的教学目标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第四,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但事实上除此之外,教师在编制目标时还应该有明确的诉求意识,能够呈现出明确的训练意图,对过程较强的指导性。

比如入选苏教语文必修四的《琵琶行并序》,这是一首现实主义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借琵琶女飘零沦落之酒杯,浇自己“天涯沦落”之块垒。其中正面描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第二段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再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术,堪称古往今来“摹写声音至文”。那么对该诗中音乐的描摹自然应该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倘若把教学目标表述为“体会诗歌中的音乐美”则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从所用动词来看,“体会”是一个内化过程的动词,“体会”到什么程度是不明确也是无法观测到的。其次指向不清晰,这节课就诗歌的“音乐美”而言是要训练学生的哪种能力呢?这样的目标设置对教学过程的设问也缺乏指导性。因此,着眼于高中学段的特点并结合文本特征,为了体会《琵琶行》这首诗的音乐美,我们可以将目标设置为: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段落。

(2)分析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这样一来,目标的能力诉求就清晰多了,并且对设问也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再比如说苏教版选修教材中的《怀李叔同先生》一文,一般情况下,教师教案中设计的第一条教学目标往往为“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层次”。这个目标的能力诉求显然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感知”是一个内省化的动词,感知到了什么程度,外在表现是什么。这种概括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是不清晰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把它改为“概括出文中记叙李叔同先生的几件事,理清文章脉络”,这样就清晰多了。

二、围绕核心目标构建教学目标体系

同样一个文本可以出现在不同学段的教材上,也可以在同一学段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单元专题里,那么针对这不同学段不同专题的同一文本要编制的教学目标就是不同的。一节课完成后,要达成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教师必须是明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琢磨学情,确定一个文本的核心目标,并围绕此核心目标来确定该文的教学目标体系。

以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以人物塑造为中心的性格小说。它的情节较为散乱,实际上整篇小说就是几个小故事凑起来的,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一个过程,几个情节或小故事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小说是以别里科夫的死为发端的,那么他因何而死,如何死去就成了推究小说主题的必究问题。围绕“别里科夫的死因”这一核心我们可以首先设计一个先导性的思考题:他痛苦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到:别里科夫作为沙皇的忠实奴仆,他要尽自己的全力去维护沙皇的“规矩”,但是周围的生活中却几乎充斥着“不合规矩”的人事。由此可见,更深刻的因果是,别里科夫对于损害他、摧残他的盲目忠实于沙皇统治的观念缺乏认识而死亡的。因此可以说他死于愚昧死于自我意识的灭亡。发现了这一点,我们的课堂就有了深刻的可能。继续探讨: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它为什么就可以这么厉害呢?别里科夫果真就是死于自我戕害吗?探讨的结论是:不是。别里科夫的世界的尽头弥漫的全是恐惧和绝望。别里科夫作为沙皇的一名忠实的走狗,他确实对他身边人的思想进行钳制,但是身边的这些人对别里科夫的敌意和冷嘲热讽也是造成别里科夫的死因,正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中那些短衣帮对孔乙已的一次一次的嘲笑最终将其推向死亡的悲惨境地一样。由此,我们可以将核心目标设置为:在问题探讨或活动体验中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然后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再辅以基础的陈述性知识目标和拓展目标,教师可以建立这一课的目标体系。

三、目标编制应观照过程与评价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是否实现,关键取决于课堂的过程设计和设问。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教学目标时,应关注课堂教学过程,关注目标的实现方式和可能性。

比如在讲授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时,教学目标为“理解诗歌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以此为依据,那么教师教学过程中就会设问“望帝春心托杜鹃”中“春心”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的指向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课下注释还是记住特定词语的含义?这是不明确的。学生根据注释可得“春心是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学生记住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但是否就理解了“春心”在诗歌中的含义了呢?实际上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共同营造了且悲且美的情感境界,在解析时需要对意象、典故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要理解“春心”的表层意思,其次还要分析“春心”的特点。李商隐在诗歌《无题》中有另一句诗“金蟾啮锁烧香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以此首诗作为佐证从而得出李商隐诗中的“春心”珍贵、热烈、隐秘、芬芳但却伤感无望的特点来是水到渠成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而来求证诗歌“且美且悲”的情感意境。倘若只是得出“春心”的注释理解不仅不能把握诗歌的含义而且还会造成对诗歌理解的浅薄化和庸俗化。因此,为使教学目标对设问有更强的指向意义,我们不妨把“通过资源共享或讨论,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典故、意象来营造意境的”作为一条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设置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要遵循“意象或典故——特点——意境”的思路来设置问题。这样的目标对教学过程是有指导意义的。

教学目标的设置决定着一节课的走向和纵深,目标的陈述又关系着课堂教学思路的清晰与否。因此,在目前的目标编写中,我们以为,应该力求遵循目标清晰化、核心目标明确化、目标编制关注教学过程这三条原则。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林荣凑.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三种模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3).

[3]蔡建明.清晰核心目标的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3,(2).

[4]张玉新.教学目标的确定取决于对文本的价值判断[J].语文教学通讯,2011,(1A).

(施 岩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