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浅谈高中语文文本教学公开课的几个误区

  • 投稿吊炸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26次
  • 评分4
  • 38
  • 0

李建林

无论新课程教学改革怎样深入,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笔者认为还是离不开八个字:“教有常法”,和“教无定法”。“教有常法”不等于墨守成规,“教无定法”自然也蕴含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之意。特别是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的介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逐渐向纵深推进,主流趋势激进,各类新型模式优质课精彩纷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总结近年所听的高中语文文本教学公开课,确实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去厘清。

误区一:偏好讨论,设问忽视学生学情。

新课程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所以不少教师就认为在公开课中如果没有学生的讨论,就不能体现新课标合作探究的精神,可是又由于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实际情况,操作不当,使讨论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近期听的几堂校级公开课上,笔者就发现几位老师全用到了讨论。可是,有的讨论实在太难,使得讨论形同虚设,如一位老师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补充了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师让学生讨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几句体现的情感。试想高一学生在没有任何的背景和典故的介绍下怎么会讨论呢?这类讨论只能让学生无功而返,丧失讨论的信心。而有的讨论问题设置太简单,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如在上《乡土情结》时,老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请大家讨论一下离家后可能的境遇有哪些?”而这个问题是筛选信息,让学生独立思考完全是可以完成的,像这样的讨论只能是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和摆设。甚至有些讨论时间过短,根本还没有让学生真正展开思辨,短以秒计,完全是走马观花。

笔者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没错,但也没有必要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要因文制宜,因生制宜,因问制宜,不要把语文课搞得像论坛交流活动。

误区二:着眼应试,忽视文本整体美感。

不少高中语文文本教学公开课日趋功利化,文本教学却以“就题论题”式的解读分析为主,割裂、肢解文本整体,侧重解题技术性方法指导,严重偏离了文本阅读教学的正常轨道,也背离了文本阅读教学的真谛。

譬如近期笔者听的公开课《想北平》,主要讨论的问题有某文段赏析,但又不是阅读理解意义上的赏析,而是引导学生机械地用“先讲方法,再作解说,最后突出作用或表达情感”程式来“赏析”。另外,还设计让学生思考最后一段:“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真想念北平呀!”问它有什么作用?答案是从内容上、结构上两方面来回答。这些都是应试技术性分析,根本不是文本真正的艺术性赏析,从而使文本整体美感荡然无存。

误区三:媒体主导,增多游离文本内容。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多教师开课时总认为少了多媒体,课上得就“落伍”了。课堂教学不是上了什么新手段就一定能够体现其先进性的,多媒体使用不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媒体主导课堂。还是前面听的《想北平》一课,教师的媒体设计问题的编排完整呈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学中就是逐个解答,逐个比照参考答案,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宰、主导,教师成为“操作者”,课堂成了“播放厅”,完全背弃了多媒体是用来辅助课堂教学的宗旨,“喧宾夺主”,课堂成了“视觉”形式的“满堂灌”。笔者想借助现代媒体把一篇篇优美文本变成风景照或电视电影,在课堂上展示一遍,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把一篇课文结构脉络用全部课件做出来展示得清清楚楚,这是教师在解释文本,而不是让学生解读文本。

二是游离文本之外。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条件,增加了许多所谓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际偏离文本教学本身的无效音视素材。例如听一老师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在导入之后,立刻播放了伊能静对这首词翻唱的流行歌曲,不仅与全词的感情基调完全不吻合,而且唱到“羽扇纶巾”时还把“纶”字唱成了“lún”,引来学生一片哗然大笑。又如听一老师上《春江花月夜》时,整堂课围绕月升——月挂中天——月斜——月落,播放了十几幅画面并伴以音乐,学生看得兴致勃勃,小组讨论热热闹闹,但是热热闹闹的场面背后,笔者想这堂课教学是否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像这样的设置到底有何意义呢?对提高课堂效率又有多少作用和价值呢?

误区四:刻意渲染,忽视真正情感体验。

重视情感体验绝不是煽情作秀,不能把“感情”当技巧,忽视学生的真实情感,矫揉造作,自作多情。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因而,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所以笔者也提倡在语文教学中能“适当煽情”,但是在不少公开课中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某位同学回答出问题后,甚至并非高难度的问题,可是总会看到开课的老师欣喜的说:“太好了!让我们给他一些掌声吧!”接着班级中出现了热烈的掌声。看似课堂达到了一个高潮,师生一唱一和,精彩纷呈,可是学生的情绪真的达到了高潮吗?真的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吗?

语文教师应该使学生围绕着教师的上课思路展开积极思索,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基调,运用情感渲染出一种特殊的课堂艺术情境,把学生引进到这种情境中来,造成一种强烈的共鸣,在共鸣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感情得到陶冶、升华,从而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误区五:盲目练笔,追求能力综合训练。

绝不是说听、说、读、写相结合,能力训练面面俱到了,这就是一堂完美的公开课。

听了很多这样的公开课,很多教师往往都要在最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写小片段,甚至时间来不及,也要学生口头表达说几句,似乎这样才面面俱到,天衣无缝。笔者并不反对教师能够联系阅读来指导学生写作,如果运用恰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赏析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如果语文课能坚持不懈指导学生用笔去学习、去思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素养。但是笔者认为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目标,目标的达成度的高低才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标准。

最近听了一位教师上的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上完课后,教师照例布置了片段练习,请学生写一写家乡的冬景。笔者认为这一设计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亲近、感受自然之美,品味文本意境美,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寓的感情。而该教师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对于凸现目标作用何在呢?是想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模仿郁达夫的文笔还是写作手法呢?无论哪一点对学生来说都过难而且不合实际,是失败的设计。不如让学生仔细品读语言,体悟感情,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这样可能更加有效。

其实公开课也好,常规课也好,教师都应该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自主也好,合作也好,探究也好,同样离不开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教学的形式应该始终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

(李建林 江苏省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 2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