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鲁迅作品阅读教学问题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 投稿菜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10次
  • 评分4
  • 55
  • 0

夏敏 叶继奋

鲁迅文学作品在文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评价,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对鲁迅作品的取舍和教学更是有激烈的争论,甚至截然相反、褒贬不一。从近几年“鲁迅作品是否入选教材”的大讨论中可以探知一二。当下以学生喜爱程度来评定作品的价值,让人觉得有些武断,与其说是尊重学生的需求来更推进语文学习,还不如说这是降低课文的难度来满足教师的教学。教师觉得鲁迅作品“难懂难教”,这是教学的现实困境,但也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因此本文就从现今教材解读中所存有的弊端一一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与出路,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鲁迅作品阅读教学中教材解读的问题分析

入选中学的鲁迅作品,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对鲁迅作品的教材解读,不仅要了解作品中讲了什么,还要进一步地在“怎么教”的背景下来寻找探索“教什么”。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到位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准备,如果没有合理解读教材,怎么来机智地处理学生所思考的提问,何来使阅读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鲁迅作品的政治化解读意味

学生对鲁迅的形象既熟悉又陌生。一提到鲁迅,最先想到的是“思想家”、“革命家”与“文学家”的称号,思想家意味着深刻地批判封建性思想,革命家就含示着与封建做斗争,学生对一个“反封建”的“战士”的鲁迅形象感到一些畏惧。这确实不得不引人深思,长此以往,会形成对语文文本的主题先行的习惯性解读。

另外鲁迅作品的文本阅读、解读和教学也受到复杂时代的制约。鲁迅研究史学家张梦阳将20世纪以来的中国鲁迅学思维分为八个时期,其中特别提到教条主义的喧哗禁锢了思想的自由,也使得对鲁迅作品教学呈现出政治化解读的倾向。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老师特别强调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而忽视了对人人之间冷漠关系的探讨;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重在批判封建书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轻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再如教师讲《药》,则认为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讲《祝福》,则揭示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迫害。对鲁迅作品政治性的强调超过对其文学性和审美性的解读,把生动的鲁迅作品图解成抽象空洞的政治术语与观念,并强加给学生,这种厚此薄彼的解读与教学方式,不可避免地加深对鲁迅作品的隔阂。

(二)鲁迅作品的单一化解读标准

“诗无达诂”是汉代的董仲舒对《诗经》提出的解读原则,意思是说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但课堂上的学生一般很少提问,更不用说质疑了。老师也把教材教参奉为圭臬,对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解读遵照教参所言,不敢越雷池半步。加上受考试的影响,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丧失了学生多元解读的机会,形成了对鲁迅作品解读的概念化。在中学的课堂上,还存在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模式化倾向。教学流程一成不变,教学依着“鲁迅及文章简介——划分段落——内容解读——语言与修辞分析——归纳主题思想”的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上则千篇一律,只要是在课本上的鲁迅作品,主旋律一般都逃不出“反封建”或是“国民性批判”的范围,甚至在讲《阿长与〈山海经〉》都侧重对长妈妈封建迷信思想的批判,而对文末的神来之笔“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却视而不见。主题思想的归纳似乎可以套用模板:“本篇通过……,表现了……,揭示了……,表达出作者……思想情感”,学生不愿学与此种机械式地肢解鲁迅作品的方式不无关系。

(三)鲁迅作品的随意性解读倾向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鼓励对语文教材的个性解读,学生的探讨与存疑精神,但不是无的放矢。如果教师不加以合理引导,倾听文本真正的声音,则会造成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杂乱的随意解读,这是走到了语文教材解读的另一个极端。例如中学鲁迅作品《风筝》,主题内涵丰富: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还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精神虐待”却无怨恨的感慨。有位老师在教授此篇课文时,学生活跃发言,其中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认为本文还表达了作者对小兄弟的喜爱与赞美。”老师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小兄弟很宽容。他完全忘记了当年作者对他的‘虐杀’。”老师对他则大加肯定与赞赏,并没有进步分析学生回答所有的问题。实际上小兄弟的“忘记”并不是“宽容”,而是对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不仅无法补救,而且无从宽恕的学生对文本的创新解读,不拘于教条固然让人欣赏,但如果学生完全是以自己的眼光和观念随心所欲地来评判先人的思想和行为,那就有点“过犹不及”了。

(四)鲁迅作品的纯文学性解读模式

纯文学的解读方式多在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解读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有些学者在研讨“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时,也呼吁鲁迅研究界应与语文界加强联系。但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不完全等同于纯文学的解读,不可能把这些文章生搬硬套地讲给学生听,这可能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报告会,因为还需考虑到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的接受等因素。王栋生则认为各种各样研究成果使得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受到过多的干扰,并提出:“许多教师担心说错或是观点过时,与其如此,不如回避。因而现在应当着重研究鲁迅作品作为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方式,而不要把学术界的争论过多地带入中学教学领域。”

鲁迅作品的文学研究成果只有融入到教师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之中,使得教师生成对课文整体感受和理解的一些因素,并结合学生喜欢与接受的方式讲。所以大学教授学者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与中学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其作用是双向的,而绝不是单向的“给予”。钱理群教授结合自己多年到中学上选修课的实践,发出如此感慨:“正像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限度一样,大学教授到中学上选修课,也是有限度的。说到底,它也是一种辅助与服务,‘中学教育的主人只能是中学教师、中学管理人员与中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入乎其内”——文学的解读,但也要“出乎其外”——结合学情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这样自然地生成一堂有深度的师生对话的语文课。

二、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提升鲁迅作品教学基点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由于语文学科特点,对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语文老师散发着特有的“书卷气”,不仅对解读教材有着更好的帮助,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语文气质熏陶,而现实却与之相反。《中国教育报》曾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书籍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最青睐的是教学参考类书籍,而教育教学理论,文史哲、社会科技类等书籍却被冷落一边。而对中学鲁迅作品感到难教和畏难心理,这与老师的专业修养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疲于钻研应试技巧,沉醉于语文阅读题的试卷训练中,在顶着高考的强大压力下,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学生管理之中,而对语文专业修养的读书学习则已心疲力竭。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概括说:“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老师应注重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这是解读教材的基点。

(二)细读文本,鼓励多元化解读,探寻鲁迅作品教学核心

对教材文本的解读,首先需要对文本有着清晰而基本的认识,文本的解读主要涉及三个因素:创作文本的作者,解读文本的师生,以及文本自身。对于这三者的关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是一座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座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用这比喻道出了文本、读者和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并不是教师把自己的解读套在学生的身上,也不是单向性地还原作者意图,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钱理群先生总结说:“鲁迅和我们一样:他不是神,是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鲁迅首先是一个平常的人,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然后是一个能独立思考的现代社会公民,最后才是我们文化史上的知识分子,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思考。所以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应向鲁迅的作品敞开,认真地倾听文本的声音,体味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应向学生敞开,不同学生的背景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是有差异的,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多元化解读。

(三)以对话平衡细读与教学,回归鲁迅作品教学本真

细读文本,倾听作者真意是一个“入乎其内”的过程,而教学是外显的行为,可以说是“出乎其外”的过程,只有先“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鲁迅作品的教学才会自然地流露出语文味。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教材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非被动接受者,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不是仅仅把教参所说的一五一十地传给学生,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经验来主动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不仅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有预备,更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生成师生双方有意义的对话,这里的引导体现了教师教的功力。假设教师解读鲁迅作品深刻,却只是把这些知识强加给学生,没有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教学效果依旧达不到理想状况。因此需要教师合适的教和引导,考虑学生的当前发展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不仅从文学的角度来深入解读中学鲁迅作品,还综合考虑教学的过程以及学生的学情等这些因素来解读鲁迅作品,让学生自主地构建鲁迅文本解读,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才能回归到解读鲁迅作品的本真。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想在这里提出一个建议,就是以教学对话来贯穿整个课堂,以倾听学生的发言来串联师生生成性的对话。因为构成课堂学习根基的是学生们富于个性的、同多样化的鲁迅作品的相遇与对话,是学生相互倾听的关系。学生们细细地阅读鲁迅作品,通过对话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的过程,也是基于鲁迅作品的话语展开思考,通过同鲁迅作品的对话发现新的阅读心得的过程。而要达到文本细读与语文教学的平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应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不管是好是坏,以学生的发言来带动鲁迅作品的教学。使师生双方同时倾听彼此,相互地参与到创造意义的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叶圣陶.叶圣陶集(10)[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5]王栋生.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J].语文建设,2008,(27).

(夏 敏 叶继奋 浙江省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