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浅析

  • 投稿迎风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30次
  • 评分4
  • 90
  • 0

钟婉萍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依据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整套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本共五册,按照计划,教师将用1.25个学期完成必修课本的教学,即高一以及高二上学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必修课的任务是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使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等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1]基于这样的目标,苏教版必修课本具有如下特点。

一、应用与审美功能兼备的人文话题

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每册书都包括四个专题,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2]学生通过每一个专题的学习,能够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有更加深入的领会和思考。同时,这些专题名称本身也富有人文意蕴,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必修一的四个专题分别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和“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最大特色在于富含人文意蕴,课本所创设的这种丰富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学生徜徉于语文学习的天地,让他们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让他们感受思想的魅力。

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双重任务。[3]在安排专题时,教科书编者也很好地兼顾了应用与审美的功能。其中既有像“直面人生”、“心连广宇”这样具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专题,也有如“科学之光”、“走进语言现场”、“语言,存在的家园”这样注重说明性和应用性的专题,体现出语文课程在内容选择方面注重人文性和注重实践性两种不同的倾向。

二、专题构建的多元对话平台

课本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话平台。[4]与一般的文选型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同,如有的文选型教材是以单元来组织内容,像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编排体系,注重的是“单元合成,整体训练”。[5]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则以专题为导引,专题之下,又分为导语、学习板块和写作三个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这一板块,又分成了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并且每一册都有一种写作观的指导。确立正确的写作观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每册的写作观分别如下:“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这些宝贵的写作经验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并向他们提出了“辞意并重”的写作要求。

对话,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阅读课文,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与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有些课文为小说、戏剧的文学样式)。必修教材以专题来组织学习资源,专题下面又分为2至3个板块,板块之间打通了时空的阻碍,形成了古今中外畅通无阻的对话。如《必修五》中的第二个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讨论的话题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下面列了2个板块,分别是“如泣如诉”和“执子之手”。其中,《陈情表》、《项脊轩志》和《长亭送别》属于我国古代文学领域不同时期的作品,而《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则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这四篇选文,都表达了歌颂人类亲情、爱情的主题。编写者希望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此专题中,写作指导部分是“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与前面选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正好相同,即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读写结合的结构安排,既培养了“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又训练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即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均有所收获。

同时,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这主要体现在每一专题前有编者精心设计的导语,每一册课本之前还有一段“致同学”的话,每一专题和板块的名称,也闪烁着编写者的智慧,如“送怀千载”、“登高能赋”,充满着人文气韵,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话的一种形式。更明显地,在有些专题中,编者特意设置了“对话栏”,并在“对话栏”中对作品作了评点,如在《想北平》这篇课文中,编者在一开始时写到:“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他文学创作中主要的描写对象。对于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老舍曾说过一段话:‘许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上文引用的编者的评点是一种写作观的引领,这段话提出了“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样一个可供学生思考的命题。再如在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编者做了这样的点评:“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特点,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与记忆也常常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只是当写作者要把印象与记忆化为准确的文字时,往往存在选择与概括的难度。比较则是一种凸现特色的常用方法。《想北平》给我们提供了范例。”这里则是一种写作方法的引导,这段话告诉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凸显某一事物的特色。“对话栏”中不仅有编者的点评,同时学生也能在“对话栏”中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包括对编者评点的不同见解,从而与作品和编者展开对话,这样的对话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成。

三、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在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时,着重考虑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内容安排上,教科书编写者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体现出新的学习和教学理念,这与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教师主导作用是有区别的。这三种学习方式都以“探究”为核心,“文本研习”重在“研”字上,“研”是“钻研”、“研究”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和研究文本,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同时,教科书中也设计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角度,使他们从不同的侧面逐步深入文本,更好地培养他们“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如有的问题要求学生品味句子的丰富内涵;有的问题则着眼于文章的布局,要求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线索来安排材料的等等。“活动体验”强调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情境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体验性的感受、触动心灵的场景能够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强调的活动的重要意义。一般说来,每个专题侧重一种学习方式的引导,有的专题则兼具两种学习方式,如《必修二》中的“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就兼具了“文本研习”与“活动体验”两种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设置,意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在无疑处有疑”的精神。

四、具备开放性和弹性的教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的课文或板块名称之前有“*”号,表示该课文或板块为选教或自读内容。对于那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地,对于那些有着更高理想追求的教师,也可以在选教或自读内容之外,选用其它文本进行教学,区分精讲与略讲,他主学习与自主学习。[6]这样的内容安排,可以因教师的知识面和对学生要求的不同,为我所用,显示出教科书具有开放的弹性机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师生的负担。当然,对于教材的使用,具体到日常的教学,每个老师可能会有所不同。近年来,新课标强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给教科书的编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丰富充实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资源,具有重要的地位。[7]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首先,作为一套综合性很强的合编型语文教材,教材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并且按照“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原则来编写。编者在选文的安排上也进行了探索,突破了传统的单元组编方式,以专题安排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和板块式的学习,这种创新方式本身就生成了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其次,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都囊括其内,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有机地渗透于文章和专题的学习之中。第三,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积累与运用”这些部分中,编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提供了许多引发学生比较思维的材料,这些问题与材料,能够指引学生在思考中寻找更加丰富的语文资源,如上网检索资源等。最后,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插图,特别是一些说明文,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中,共有四幅插图,像“荔枝果实各部分名称”这幅图,非常清晰地呈现出了荔枝的各部分结构,包括果梗、果蒂、果皮、种子等等,如果单从这些包含着专业术语的文字来理解荔枝各部分的结构,显然很难,而插图则为学生理解文字提供了便利。同时,每册课本之前都有相应的彩色插图,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和趣味。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这套实验教材确实有不少创新之处,编写者希望通过创新教学内容的呈方式,加强整合,立体构建,给学生提供一个包含着“灵魂”、“情境”和“生长”的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以此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样一个核心的课程目标。[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言文字的学习有它自身的规律性,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语言文字的学习注重积累,这套必修课本在编写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要符合母语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学完某些专题之后,课本中安排了“积累与应用”的环节。如《必修二》,学生在学完“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之后,“积累与运用”环节就要求学生背诵这一专题中的选文《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语言的积累,而应用则是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告诉学生要学以致用。

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在扫除学生疑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一些陌生词语的注释,还是插图、图表的呈现,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构了一道桥梁,消除了因时空差异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困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014年实验版教科书在已有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每个专题变得更加严谨,新修订的课本也更加便于教学,这减轻了师生负担,是一种进步。当然,每一套教科书都有它有待改进的方面,关于教科书编制与使用的工作还值得更多的人去辛勤探索,不断使教材的编写更加合乎科学的规律。

注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4][8]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1-267.

[5][6]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78-364.

[7]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五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49.

(钟婉萍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