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超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在感受到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开始将教育教学向人文精神方面倾斜,为了顺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部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促使老师和学生在授课和学习的过程能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渐将人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语文课程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和健全人格的课程之一,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通过灌输和渗透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判断历史、关注社会和人类未来的发展。
一、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
所谓的教学理念指的是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基于对教育工作的理解,自成一套对于教学教育工作的信念和观点。教学理念的转变就是要老师抛弃之前以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观念,转而学习全新的、符合学生人文教育的新观念。
(一)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和传递的工具,只是在提高应试质量的基础上来加强语文的运用能力技巧培养,然而对于语文教学中能够给学生带来思想情感的教育功能视而不见,或者直接忽略,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却也越来越突出。语文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因此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一种人们的交际工具,更是人们思想传承和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老师大部分只重视其工具性,无视其人文性,所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在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有机的统一,这样才会使学生在逐渐熟练掌握语文的实际技巧的基础上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树立文化语文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只关注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训练和实际应用,但是在现代教育的要求下,学校教育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高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渗透历史和哲学的内容,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哲学理论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进而提高认知美、感受美的能力。在课堂之余语文老师可以开展朗诵会、演讲会等。大量语文技能知识运用的活动,使学生的性情在不觉间稳步提升,当然活动的主题必须积极向上,宣扬爱国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关心历史和政治,接纳和感受不同文化所带来的趣味,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在日常所教授的语文课本内容中,应该有意识地将正确的道德观念穿插到具体的知识点中,充分利用课文中所描写人物的情感变化来感染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本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参与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情感丰富、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学生。
二、不断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手段
时代在改变,科学技术在发展,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教学和学习的要求,特别是语文教学,单纯地讲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方式早已被人们淘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方法要求老师要语文的整体魅力全面展现在课堂上,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模式逐渐进驻到教学课堂,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老师可以将与人文精神相关的内容直观地融入到课堂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所要讲述的内容以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种视觉冲击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时,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可以将气势磅礴的场景制作出来,然后再配上雄浑有力的声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感受到这首词的魅力,同时还可以模仿朗诵的情感和语调,促使学生快速地成长。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仍然有可取之处,在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些优点进行传承,其次就是引进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人文教育的过程一般都是思想感情最为浓重的,而暗示的方法便能和这种思想状态充分契合,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尊重,从而激发出其内心的自尊的需要,因而在学习和塑造人格方面也会以“回馈”的方式进行反哺,因此学习更加努力,人格更为健全;赏识教育方式,与心理暗示不同,是将对学生的鼓励和夸赞直接说出来,这样可以极大地鼓舞学生,帮学生树立自信心,但高中生均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老师要学会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帮助孩子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促进高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身负升学以及实现自身理想抱负的压力,繁重的学业使他们常常忽略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的条件下,需要对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改革,将人文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中,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提高精神文化需求。
(张立超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