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从闰土和祥林嫂看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悲剧的二重性

  • 投稿共青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14次
  • 评分4
  • 95
  • 0

赵立刚

鲁迅小说《故乡》和《祝福》都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中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文章都以农民为主人公,塑造了闰土、祥林嫂等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些农民典型,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广大农民的不幸与苦难,并且揭示了形成农民悲剧性格的来自于社会和自身的两方面原因,尤其是描写了农民思想的不觉悟,也就是主体意识的淡薄,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的重大问题,体现了非常深广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形成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悲剧性格的原因

(一)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悲剧性格的形成,首先是来自社会的重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是黑暗的社会把农民、特别是把千千万万的妇女推入不幸的深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就一步步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境地。鲁迅小说中的农民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尤其是妇女所受迫害最为惨烈。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这就是《故乡》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农村图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闰土多灾多难,成了一个被剥削被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农民。吃不饱却遇上了荒年;收成不好还得用种出来的东西换钱、交赋税;挑去卖又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子、饥荒、兵、匪、官、绅把闰土逼得像一个木偶人,贫困而衰老。他脸色灰黄,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随着帝国主义的长驱直入,中国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军阀混战频繁,农村破产,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闰土的悲惨生活就是在这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总之“我回忆也好,闰土自己诉苦也好,母亲和我叹气也好,作者用近全文一半的篇幅,着力刻画了一个勤劳、忠厚、苦难的农民形象,反映了社会的最下层深重的阶级压迫、剥削使他终年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命运”(杨根正《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这就是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经济的贫苦和压榨直接把劳动人民推入了不幸和苦难的深渊。

可是在作者的记忆中,二十年前的故乡美丽如画,二十年前的闰土是个小英雄: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读者可以看到,故乡变坏了。二十年前的小英雄闰土:生机勃勃、聪明勇敢、活泼可爱……但冷酷的封建岁月,使他变为木偶人,成了现实的奴隶。这是闰土之不幸,更是黑暗社会的罪恶。

在《祝福》里,祥林嫂的一生充满重重苦难。祥林嫂卫家山的丈夫竟比她小十岁,这至少是封建包办婚姻的一个悲剧。丈夫死了,婆婆又凶,她就逃出来帮工。时间不长,她又被抢了回去,卖到更深的山里。这对祥林嫂是一次灾难,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使她的反抗十分强烈。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了,喉咙已经全哑了。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上,头上撞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守寡后又被婆婆强行嫁到贺家坳,一心守节的祥林嫂全力反抗,竟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被称做善女人的柳妈竟认为当初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并劝祥林嫂去土地庙捐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封建的节烈观成为摧残乡村妇女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她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因而精神上受尽折磨和摧残的祥林嫂在容不住她的社会里只有走向死路”(杨建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封建文化中的节烈观是把祥林嫂推向苦难深渊的罪魁祸首。但可悲的是,祥林嫂的反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维护了封建的文化,祥林嫂成了封建节烈观的殉葬品。这正是人物性格悲剧中的矛盾之一,用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来捍卫荼毒自己灵魂的罪恶的封建礼教。

后来她生了儿子,但是好运不很长久,灾难更是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她头上。第二个丈夫又死了,儿子偏被狼吃了,大伯又来收屋,赶她走,她只好投奔她的老主人去出卖劳动力。在鲁四老爷家里,别人取笑她,挖苦她,拿阎罗恐吓她。鲁四老爷讨厌她是个寡妇,认为她改嫁是败坏风俗的,祭祀时不要她沾手。每逢祭祀,四婶的话:“祥林嫂,你放着罢!”使她的灵魂受到多次打击。在接二连三的灾难的精神打击之下,祥林嫂终于精神恍惚,心理失常,工作也受到妨碍。这样,祥林嫂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房屋,没有了可供出卖的劳动力,沦为乞丐是唯一的路了。是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恶势力,是祥林嫂周围的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浸蚀了祥林嫂的灵魂,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更深入具体地说,是封建礼教中的夫权、神权、族权把祥林嫂推向了封建礼教的祭坛。

闰土和祥林嫂作为旧中国农民的代表,生活境况同样悲惨,但祥林嫂更不幸,封建压迫虽把闰土由英雄变为木偶,却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了祥林嫂的生命。难怪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中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

(二)除社会原因之外,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悲剧性格的形成又源于他们自身的落后和不觉悟,也就是“奴性”在他们心理世界中根深蒂固,这是鲁迅刻画的重点,也是鲁迅最感痛心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一贯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的基调。

鲁迅曾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换来的。不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杨建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李长元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唉和奴性。”

鲁迅在这些描写农民的小说中,一方面描写了把千百万劳动人民推入不幸深渊令人发指的封建制度,另一方面他还集中描写了他们落后和不觉悟的思想状况。

《故乡》里闰土的麻木令人同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济上固然改变了他的外形,更从思想、文化上扭曲了他的灵魂。当年和他哥弟相称的鲁迅,如今是改作老爷了。他上场只说七句话,就把鲁迅叫了四次老爷,这还不够,又叫出了“水生,给老爷叩头!”这话朴素而又世故的话。当鲁迅母亲叫他不要称老爷,还是照例叫迅哥儿的时候,闰土说:“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他如今是懂事了,晓得了社会上有阶级,有不同的身份,于是吞吞吐吐地叫童年时代的伙伴做老爷,还要用奴性文化使自己伶俐的孩子受到浸染。回想少年闰土,机智勇敢,活泼可爱,小伙伴亲密无间,到老来却畏畏缩缩,懦弱卑怯,封建等级观念已深深根植在老年闰土的灵魂深处。受这种封建思想的长期浸蚀,他已感觉不到自己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即使感知了逆来顺受,把一切希望寄托在香炉和烛台上,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

同样,促成祥林嫂悲剧的,除过种种外在经济的、思想的原因之外,还在于她自身的怯懦、软弱与愚昧。

首先,祥林嫂对繁重的雇用剥削的不合理没有丝毫的怀疑和不满,反倒比较满足。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里来的时候,一句不开口,做工不懈怠,食物不论,力气不惜。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她对生活的要求仅仅是付出自己的诚实和勤劳,以求得最低最朴素的愿望的满足——也就是活下去,或者说得再奢侈一点,活得体面些。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她就是连这个要求也无法实现。经过了夫死、改嫁、又死了丈夫,唯一的孩子又被狼吃了,大伯来收屋等重重灾难。她出卖劳动力又要遭人白眼,甚至吓斥,祭祀时不要沾手,同时还不能被容于柳妈之类的下人之中,那么她先沦为乞丐,再死在“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的祝福之夜,就似乎是必然的了。对她的死,鲁镇上的“头面人物”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一句话就盖棺论定了,可见封建礼教对人心灵的毒害已经发指,连死人都不宽容。

其次,祥林嫂人生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就是因为她身边的人冷漠,无同情心,甚至受迫害的弱者还要恃强凌弱。封建道德迫害祥林嫂的时候,周围没有任何人发觉过,注视过祥林嫂的不幸,没有谁的灵魂受到过触动,相反都虔诚地信奉封建道德。祥林嫂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嘲讽,要么沉默不开口,要么反复向人们讲述有关阿毛的故事,不管别人是否厌烦。死了丈夫被迫改嫁,又死了丈夫,儿子成了她的命根子,但儿子偏被狼叼走了,这使她经受了莫大的精神打击崐。“脸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一天到晚总是直着眼睛,向大家讲她日夜不忘也不变的故事:“我真傻,真的……”或是“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当人们打趣她额角上的伤疤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她祸不单行的这段日子里,如果读者再留意她周围人的态度,就让人不只是悲哀,简直是毛骨悚然。因为吃人的不仅是强大的人,甚至连弱者也成了吃人的帮凶。首先是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将祥林嫂卖掉。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儿子被狼吃了之后,鲁镇的男人听了这悲惨的事,“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中的调剂罢了。阿毛的故事没有什么刺激,人们味同嚼蜡时,从柳妈处又传来新的故事,于是鲁镇的人们“发生了新趣味”,祥林嫂头上的伤疤又成了他们生活的调剂。祥林嫂死了之后,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惊奇的;“我”开始有些“惊慌”,“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了”,“心底已经渐渐轻松”,“活得有趣的民众”“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凡此种种,读者都感觉到祥林嫂的性格悲剧形成的又一块土壤是冷漠的社会环境。鲁迅先生对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更为痛恨,他曾愤愤地指出:“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对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杂感》)

以上情况表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封建农民由于思想的落后和不觉悟,不只在肉体上、物质上,还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有的已不堪重压,成了封建思想的牺牲品。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已经悔之晚矣。这就是农民悲剧性格的又一矛盾,受了迫害,没有觉醒,甚至帮着害人。

二、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悲剧二重性显示出的社会意义及历史意义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通过其悲剧二重性显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鲁迅这两篇写农民的小说,通过闰土、祥林嫂这些被压迫被奴役的农民形象,给予封建社会以无情的揭露、批判和否定。

在《故乡》里,殖民地的深化,封建残余的遗留,种种的剥削和压迫,已使农村生活非常贫困。闰土的紫色圆脸变作灰黄而多皱纹的苦相,红润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而且是开裂得犹如松树皮,小英雄成了老木偶。这些都是社会变坏的铁证。这个封建社会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收成又坏。多子、饥荒、苛捐、兵、匪、官、绅,可谓灾难重重。这种社会应该为新的生活所代替,正如鲁迅在《故乡》的末尾写到的:

“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鲁迅说出了闰土或许已经感觉到,但不能说出来的生活体验:千百万劳动人民应该有新的生活,并且要为之勇于实践——“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善良勤劳的祥林嫂沦为乞丐,悲惨地死去了。杀害她的凶手是封建礼教,是冷漠的封建人情,是鲁四老爷,是四婶、柳妈等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

否定闰土的生活,同情祥林嫂的遭遇,这是笔者从鲁迅笔下的农民典型形象中受到的最大感染。与此同时,憎恨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反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统治,也是笔者思想深处激起的感情波澜。其实打倒封建势力,铲除封建思想,正是当时社会的根本任务。鲁迅塑造的这些农民典型,客观上有力地配合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其次,鲁迅所塑造的辛苦而麻木、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形象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不能不革命的悲惨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之间的矛盾。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是闰土,还是祥林嫂,他们深受封建主义的压迫,都处在悲惨和不幸的生活境地。要改变这种悲惨和不幸,只有通过真正的革命。也就是说,封建农民应该积极革命,以解放自己。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农民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的觉悟,闰土和祥林嫂还没认识自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一个把自己的伙伴叫老爷觉得天经地义;一个用异乎寻常的反抗去维护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

这样说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民不能不革命,但他们的落后和不觉悟,使他们暂时不革命或只是按照自己的朴素理解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这一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启发农民觉悟,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认识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革命,这就成为关乎到民主革命成败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杰.鲁迅小说讲话[M].上海:泥土社,1952.

[2]杨根正.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EB/OL].http://www.xinyuwen.com/Article/jiaocan/jsjc/49784.html,2005-8-28. 

[3]杨剑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赵立刚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 74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