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宝 付淑霞
新课程标准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想尽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应该优化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那么如何优化激励机制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呢?
一、好的学习氛围是一种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始终坚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好的氛围就会激励着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得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笔者是这样做的:①充分利用“语文学习园地”。笔者在教室的一角建立了一块语文阵地——语文学习园地,主要张贴每次作业或作文中的优秀作品。这样做会使受到表扬的同学获得成功感而更加上进,也使观摩学习的学生受到启发而积极进取。语文学习园地就像一个擂台,吸引着大家登台展示;它又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大家勇往直前。②复习式开场白。笔者坚持每节语文课前几分钟以开场白的形式复习上一课内容,以轮流值日的形式人人参与。每节课一名同学,在这几分钟里这名同学将以演讲、小故事、叙述等形式回顾上一课的教学内容。他们有时像老师那样引导着同学们复习,有时又像一位演讲家侃侃而谈。因为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同学们必须在语言上下工夫,所以值日生精彩、精炼偶尔幽默的语言往往会赢得同学们的掌声与喝彩。③营造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察角度,但因害怕说错往往话到嘴边又咽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发言氛围,大家要互相尊重彼此的发言内容,对他人的发言,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站在他的角度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学生会获得情绪上的满足感,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目的。相信学生会从“胡说”—“能说几句”—“能说得头头是道”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信心和勇气,最终成长起来。④利用好学习小组。我们知道合作可以集思广益,提高效率,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真实和充实。笔者在班内设置同桌为对子、前后桌为一个小团体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学习好的学生的带头作用和辅导作用,学困生在交流中受到了启发与激励,活跃的思维也会碰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小组的学习气氛变得更加热烈、精彩纷呈。
二、设计人人参与的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学习
强塞的知识没有味道,大部分学生也不会接受,既然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师就应该相信他们、发动他们。问题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便精心设计一串能覆盖整篇课文、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理解、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提高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随着问题被自己一个个攻克,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了很多。
(二)自编练习题,激励学生去思考和理解知识
拿来的习题虽有它的长处,但有时也不能全面考察本课的知识,笔者要求学生在自学研读课文后,组织他们系统地按课文行文思路自编练习题。为了保证习题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笔者根据文章需要分配各组任务,以求集中兵力重点突破的效果,各组领到任务后便开始准备,通过协同合作,然后将成果展示在黑板上,最后大家集中智慧对每一道自编习题进行完善补充。按行文编的习题紧扣课文知识要点,编得越好对课文开掘得就越深,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也就能得到培养。自编练习题重在让大家享受编题过程,激励着大家追求完美,收获成功。
(三)每周设置一节“阅读收获欣赏课”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课外阅读,所以笔者每周设置一节阅读收获欣赏课,笔者以这种课型激励学生增强语言的积累与再创新。通过诵读、自编文学故事、演讲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这个过程会使同学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精读,当把它变成自己语言的时候,学生们便会对所读的内容有新的理解,对语言也有了创新。同学们因认真准备、感情真挚,阅读收获往往会打动了自己,也打动了听众。
(四)在互评、反馈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在自我完善中激励进取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必然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给学生机会展示自我,锻炼他们的能力。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性,对同一个问题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大家在互评、意见反馈中便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拿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去说服别人,使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学生们在追求结果完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修正与进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只要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那么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就会不断地得以优化和接近完美,使得每个学生因个性鲜明而与众不同。
(张爱宝 付淑霞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聚英学校0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