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课堂:灵魂的呼吸

  • 投稿萨娜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56次
  • 评分4
  • 93
  • 0

姜芝云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就是师生之间的一场精神对话,是师生之间,或是师生和作者之间精神相融相通的一次灵魂呼吸,是精神上的美好相遇,是刻骨铭心,不可复制的“这一个”。

而当下在考试分数的驱动下,一些语文课变成了考题解剖课、技术分析课,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耐心来关注文本,更谈不上细读文本。

《小狗包弟》课例展示:

一、多媒体介绍文革

二、整体感知

1.阅读文本2—8小节,简述包弟的故事

2.在包弟的故事中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三、品读感悟

四、深入探究

你认为作者写包弟的不幸遭遇有什么目的?

五、拓展延伸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六、给巴金写颁奖词

这是目前广泛流行的一种课型,从形式看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要求,且结尾的写颁奖词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表面热闹实则空洞无物的所谓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确实是许多教师十分热衷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出教师机械地按照教参所指点的路子教学,概述内容,简析思路,探讨若干问题,最后揭示文章主题。这样的阅读是基本停留在文本最表层的浅探讨,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作品的深处,还处于表层的阅读,在学生已知的平面上滑行。

这就是经常呈现的课堂教学过程。虽不能断定学生毫无收获,但最多只能说收效甚微。文本的深刻意义带给学生的心灵震撼,教师基本没有意识到,学生也基本没有认识。不但抹杀了文章认知的作用,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那么如何营造满意的语文课堂,是值得教师们思考和探究的。

一、教师要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表层走向深层,就要提高文本解读的水平

教师要捍卫教学尊严,教师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授课中常常会流于道德的浅薄煽情,习惯奏着正义的凯歌,用道德的泪水遮蔽一切。于是《小狗包弟》上成文革反思课,《像山那样思考》上成环保教育课,《前方》上成道德说教课,《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上成风景鉴赏课……不一而足。一个厚重的文本,人文价值就这样流失了。朱光潜:“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哀、恶、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而李斯特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述评》中这样说道:“广义的美的对立面,或者反面,不是丑,而是审美上的冷漠。那种太单调、太平常、太陈腐或者太令人厌恶的东西。”

所以,《小狗包弟》的主旨如果仅仅理解为通过小狗包弟的悲惨遭遇,表达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歉疚和忏悔之情,并对那个时代进行深刻地批判和检讨,那么这样的解读是肤浅和浅层的。作者在写到自己送走包弟的那个晚上辗转反侧,以致觉得“不仅是小狗包弟,连自己也在受解剖”,巴金把这样一种自私的行为,看做是自己文革期间生活的起步,这就说明巴金在作品中反思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这样一些个人的行为是如何加剧了文革的惨烈。文章有两处描写常常被教师忽略:一是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巴金与狗的故事在文革期间的中国绝非仅此一例。而在人与狗的对照中,一个是至死都不肯抛弃朋友的小狗,一个是自己稍有惊吓就置狗于不顾的人,两相比较人不如狗!这是怎样惊心动魄的是非颠倒的时代啊!另一处是结尾的描写,作者所写的自己居住的楼房庭院的满园创伤,这个描述反映了住在这里的人个个都是那样冷漠、自私、损人。读者透过这一切看到了那个年代善良人性的泯灭,不仅是我,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呈现出这样的兽性,人们的心灵无情地遭到践踏扭曲以致异化,这才是作者的心仿佛放在油锅里煎熬的原因,也是作者要反映的文革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特级教师王栋生认为教师不应“跪着教书”,“一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融入自身的丰富阅历、学养,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反复钻研、揣摩,对文本做出正确的富有见地的理解,才能与文本形成生命共同体,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形成生命体验,也才能启发学生沉潜悟性、缘理明情、涵咏咀嚼、入境与亲,才能带领学生在精神的世界畅游并感受文学的魅力,接受精神的熏陶,感受灵魂的滋润与跳跃。

二、建立收放自如的课堂模式,营造默契的师生关系

优秀的语文课堂应建立收放自如的课堂模式,营造默契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一种强大的磁场氛围,这种氛围能够让学生完全沉浸其中,获得一种令人激动、豁然开朗的神奇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语文教师对语言的控制运用,应当有张有弛,有收有放,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语言演绎的知识海洋中。比如教授《蜀道难》,教师雄浑慷慨的朗读会让学生对蜀道的雄险奇有更生动的认识;而《声声慢》的朗读则需缠绵悱恻、忧郁凄凉。遇到一篇美的散文如《翡冷翠山居闲话》,笔者会情不自禁从头到尾读一遍,语音刚落,教室就响起了雷鸣的掌声。学生们说:“老师,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你读得也太美了!”笔者认为这样师生共鸣的美好时刻,会成为彼此对于语文课最美好的记忆。

其次教师对于组织课堂教学的课堂内容也应放与收。放指对语文课本知识的引申或引开。放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补充、适当外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引力和活力。放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为了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所谓收是教师再把话题扯远,把学生的思绪和注意力收回课堂,在大家神游千里会心一笑时机智巧妙地将学生的思绪收回。有的教师课堂很活跃,可是收不回,学生的思绪就像放飞的野马一样驰骋遨游,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有的教师收而不放,一味死定课本,照本宣科,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抵触情绪,无法亲其师信其道。

最后,语文老师在文本对话、作文批改、随笔批阅中是最有机会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理解他们,宽慰他们的。作为青春期的孩子,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会有很多心结难以解开,一旦语文老师这个时候走进他们,就会被这些孩子视为知音甚至是终身的朋友。一位老师有过这样的记载,一个下雪的晚上,学生们都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热闹极了。一位叫李雪的女生却在座位上哭,原来这个女生作业潦草,被笔者当着全体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了几句,下了晚自习仍在哭。看着外面的雪,老师稍加思索做了一首诗:雪来了/痒痒的凉凉的/那是你/翩翩起舞的精灵/淘气地亲吻我的脸颊/雪碎了/零零落落/我一伸手你就纷飞四溅/那是忘情的我/想把你紧紧地揉入怀中/雪/流泪了/那是我手心的温度/将你融化/雪/哭了/那是因为我把你捧在手心。赠给我的学生----李雪

读完这首诗,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李雪事后将作文重新誊写,交给了老师。李雪还在作文背面写了一句话:老师,即使化了,我还是愿意被你捧在手心。

所以一位老师用真情感动学生,用激情感染学生,用才情吸引学生,潜移默化中,教师不仅达到了教育的目标,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师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灵魂共舞,欣甚至哉!

三、打破单一的教学形式,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语文教师的阅读,在自悟的同时还得斟酌怎样悟人,独特的解读还得依赖艺术的教学设计,以便与学生分享,和学生交流,在分享中丰富理解,在交流中深化感受。不少教师或缺乏认知,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或在教学实践中盲目跟风,流于简单机械的仿效,长此以往,危害不浅,它容易迷失自我,拷贝他人,使课堂教学空壳化、形式化和僵化。

教师以深度挖掘文本为要义,实现知情意的高度统一,语文课堂上特别需要打破单一的教学形式,创造氛围,调动兴趣,激发潜能,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引入文本,融入文本,使学生的生命意识能够得到淋漓的投注,使学生的生命力获得诗意的光辉。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岳飞长期带兵大战的心得。教师在教学中对前文、旁人的教学设计、案例、实录、经验等要善于吸收、善于借鉴,立定脚心,让它为我所有并为我所用,使课堂呈现出自己的风貌、自己的个性。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有厚度有难度的文章,翻看他人的教案,大都是识记字音、知人论世、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疑问等这样的思路,将本就深奥难懂的一篇文章上得僵化死板。笔者在参考众多教学设计,阅读大量对文本的解读资料后作出如下设计:首先引入一首诗《重量》: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带领学生走近刘和珍,然后引领学生找出文中记叙刘和珍的文字,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刘和珍始终温和而微笑的特征。再带领学生品读刘和珍遇害毁灭的描写,在诵读中感受鲁迅的爱与憎。最后合作探究疑难之处。学生们发现以这样的方式切入,原来不懂的内容变得豁然开朗了,对鲁迅也更加理解和接受。下课之前笔者将本课的重要语句拎出来整合成一首诗:纪念刘和珍君/刘和珍君/那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确是/死掉了/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刘和珍君/反抗一个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刘和珍君/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的刘和珍君/的确是死掉了!但真的猛士——/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刻,诗歌的朗诵也戛然而止,而学生依旧沉醉在文章之中。

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说过:“要上几节学生终生难忘的课,让学生聪明起来,站立起来。”所以要教师从适宜的高度,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朝着更广阔的世界成长,唤醒他们的情感,唤醒他们的认知,唤醒他们对伟大事物的向往。在师生智慧的碰撞交流中,感受灵魂成长拔节的美好!

人们常说,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是行尸走肉;一篇文章没有了灵魂,无异于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一堂课没有了灵魂,同样没有了价值,失去了生命力。这样的灵魂交流是学生对文章的心领神会,是学生对老师的心悦诚服,是老师对学生的由衷赞叹,是激荡在课堂之上的心灵风暴。这样的灵魂交流又一如沂水春风,弟子各言其志,夫子喟然而叹,吾与点也;或者如古希腊哲人,运用“催产术”,从影子纷乱的“洞穴”中爬出,用智慧的火把照亮探索真理的道路。

(姜芝云 江苏省无锡市南湖中学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