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风生水起,学生自主地位也得到了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能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么一种现象,虽然学生能积极发言,但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能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却是凤毛麟角,或者是漫无目的的乱说一气,很难有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的内容。这主要是学生的思想浮躁,思考没有深度,读书也只是浅尝辄止,只了解了表面,没有深入理解与体会,也就无法得出深层的见解了。
语文虽然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于眼前,但是文字只是一种形式,而它实质性的东西是作者的思想,它有色彩、有形态,能引发人的想象与思考,通过感悟,使人受到启迪,但这些功能不是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就能完成的,要领悟课文的内涵,需要学生静下来去感受语文的魅力,而这一点无需要每一个学生得到完全一样的感悟,因为学生的经历不同,对语文的感悟也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学生热情洋溢的交流,更需要学生静心的阅读、感悟。
一、静下心来阅读
阅读是将文字内容进行解码,还原成为具体形象的过程,是学生根据文字内容以自己实际生活经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如果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只是注重形式,而不静下心来仔细体会与理解,要想发表出独特的见解,似乎成了空中楼阁,只能是信口乱说,这样反而养成了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就是要学生深入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想象、体会、理解文字内容,通过感悟性的阅读,将文字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内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学习内容。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作者通过写“早莺”、“乱花”、“浅草”表现出了春天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在诗中“早莺”、“乱花”、“浅草”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将全诗所描述的整个画面还原才能真正体会到,如果只是将几种景物进行简单的堆积,怎么可以从诗中“听到”莺啼呢?怎么能体会到声、色交融的场景,又怎么会体会到作者当中的心情呢?静下心来读书,可以让学生完全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理解也就更加深入了。
二、静下心来思考
教师在上课时习惯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只要问题一提出,无论是学生提出还是老师提出,都希望有学生立刻来回答,害怕提出问题无人回答,出现上课过程中的“冷场”。其实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时所要调动的已有知识不多,可以立即回答,但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如在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与假设来回答,这样学生必须将自己的理解与想象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会因为学生的理解角度不同而不同,学生不但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还需要整理自己的思路,因此学生不可能立即回答,而教师要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而不是急不可耐地去引导、去启发,此时的引导与启发只会干扰学生的思绪,有些教师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冷场”,会有意识地回避这类拓展性的问题,或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之后便急忙引导学生来找答案,虽然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很难更进一步。
三、静下心来倾听
现在的许多学生都喜欢表达,希望自己的意见被其他人接受,而不喜欢倾听,这和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倾听的过程不只是让学生听,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倾听别人的意见,再来思考自己的看法,看一看别人的哪些意见可供自己吸收与借鉴,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意见,但是现在的学生能真正倾听的却不多,能从别人意见中汲取精华的学生则更少,许多学生都喜欢发表意见,但是有质量的意见却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静下心来倾听的习惯,一方面要听同学的意见,另一方面要听老师的讲解,通过倾听与思考来不断地深化自己的理解。
四、静下心来品读
在引导学生理解过程中,需要通篇的朗读,更需要对某一些重点的内容静下心来“品”,而这个过程是学生与文本更深层次的对话,是披文入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调动自己的知识去体会、去理解,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仔细来品读,学生又怎么能体会到文章的真意呢?
五、让学生静下心来写作
写作与阅读教学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阅读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又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而写作则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一个故事之后,让学生来续写一下以后发生的故事,学生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得认真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必须在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完成,这个理解的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再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写作,这样的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作文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静下来,不是要让学生保持安静,而是要让学生将心静下来,静下来阅读、静下来思考、静下来品读、静下来写作,要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这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徐贵荣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中心学校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