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朱白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再读《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投稿温酒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46次
  • 评分4
  • 94
  • 0

李奇

【教学目标】

深入文本,品味语言,释疑解难,以把握作者深层次的情感,提升文学阅读审美能力,达成深化主题理解之目的,唤醒“再读”经典的阅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于无疑处生疑,在常态信息中发现其矛盾之处并做深入理解。

2.文章中潜藏的两个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反映出的朱自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

【教学过程】

【导入】再读《荷塘月色》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读《荷塘月色》。再读,是相对初读而言的,所以老师先就你们的初读,提一个简单的问题。

【环节一】基于初读,整体把握

《荷塘月色》表达了朱自清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

【环节二】开辟新径,设置悬念

同学们的回答是今天这堂课的起点,期待在此基础上你们会有一点发展或变化。怎么获得一点发展或变化呢?老师有一个有趣的途径。

(强调“途径”二字,并略做说明:老师只是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荷塘月色》。)

引导:仔细研读文本,有没有可能体察出《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其实和安徒生笔下的某个童话形象有某种神秘的关联呢?

【环节三】发现矛盾,交流疑惑

教师指出文本中的一个“矛盾”,以此引导学生对朱自清到底和安徒生笔下的哪个童话形象有关联的思考。

(学生齐读第4段。)

教师读出几个词语“零星地”“点缀着”“袅娜地”“羞涩地”“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一道凝碧的波痕”,让学生淡谈对这几个词的感受。

点拨: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朱自清观察景物很细致。写得细致,应源于观察得清清楚楚。

可是,文章的上下文有大量的这样的句子:“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等等。这些景物特征是朦胧的。

在一个只有淡淡的月光的深夜,景物本该迷离朦胧,为何单单第4段的月下荷塘却有一种清晰之美呢?

引导学生认知文学作品的“造境”现象,理解“荷月世界”实则是一个虚拟的精神世界,月下荷塘不仅仅写实,还在写实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学生思考、交流。他们会比较轻松地意识到月下荷塘是被作者情绪改造过的主观世界,不再是单纯的实景。)

【环节三】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

引导:从现有的讨论可以看出,朱自清是在一个想象的世界虚拟的世界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宁静,这种特征很像安徒生笔下的哪位童话形象?

明确:卖火柴的小女孩。

追问: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怎样的共同性?

明确: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点亮的火柴中获得温暖和慰藉,朱自清在想象的世界中获得宁静和慰藉。

追问:所以“月下荷塘”是朱自清为“颇不宁静”的自己点亮的第一支火柴。这样的宁静什么时候被打破的?

明确:“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朱自清的“第一支火柴”灭了。

(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此句,体会从美好的境界中跌落回现实的更深沉的寂寥和落寞。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出“第二支火柴”“第三支火柴”的点亮与熄灭。)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是朱自清点亮的“第二支火柴”,点亮了“江南采莲”世界;“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是第二支火柴的熄灭。“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是朱自清点亮的“第三支火柴”,点亮的是“西洲曲”世界;“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是“第三支火柴”的熄灭。

引导:三支“火柴”,一支比一支灭得快,说明什么?作者最后回到现实,立于“什么声息也没有”的庭院,面对“睡熟好久”的妻子,不宁静的情绪是淡了轻了还是浓了重了?

明确:朱自清的宁静的情绪愈来愈深重了。

【环节四】深挖“三支火柴”背后的隐语

启发:我们看《卖火柴的小女孩》,更多体会到的不是她在火柴点亮中得到的温暖和幸福,而是现实的冷酷和生活的凄惨。那么,我们能体会出“月下荷塘”世界、“江南采莲”世界、“西洲曲”世界背后隐藏着朱自清怎样的辛酸苦楚与挣扎呐喊吗?

(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可以配发一些背景资料帮助理解,但主要还是从文本中体会,从语言中发掘。)

“月下荷塘”世界:作者的文字很美,这种美主要体现在文句的修饰部分:“亭亭的舞女的裙”“白花”“袅娜”“羞涩”“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清香”“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牛乳”“轻纱的梦”“倩影”“和谐的旋律”“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样的氛围和意境我们可以用这些词来归纳:柔美、明洁、灿烂、清新、清凉、圣洁、和谐、优雅,作者要在一个近乎想象的世界中才能获得这样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大概可以反观出作者所处现实生活的喧嚣、浮躁、烟尘、纷争、灰暗、丑恶、利害。

“江南采莲”世界:这个世界用朱自清自己的话来说是“热闹”“风流”“有趣”,进一步研究,“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从中可以体察出青春、活力、热情的讯息;“她们是荡着小船”,一个“荡”字,可见人物的活泼、灵动、自由无碍,有点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的自在感;“唱着艳歌去的”——那个世界可以大声说爱,人性自由舒张,欢畅愉悦;“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无论什么身份,都是大大方方,纯明爽朗,没有遮蔽没有纷争没有矫饰,一切自然而然,随意洒脱。但虚拟世界有的,往往恰是现实世界没有的,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朱自清现实生活的局促、束缚、不自由,也听到了他发自肺腑的呼唤和期待。

“西洲曲”世界:表达的是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把原诗检索出来,从“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样的句子,我们不难发现朱自清就是借女子之嘴之心来表达自己绵绵无期的愁闷之情。前两个世界至少还是美好的,到了“西洲曲”,朱自清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绪,所以他就只能和那位历史上的女子一样愁情无限了。

【环节五】回头反顾,梳理课文,探究“两个世界”的冲突

梳理出这三个世界的起句和结句,串联全文,体味文章中隐藏的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纠葛和冲突,补充写作背景,感悟作者深沉复杂的情感,深化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引导: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总是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虚拟世界——穿梭徘徊。它们彼此冲突,纠结在一起,你进我退。现实世界明显处于强势,它总是无情而冷酷地击破虚拟世界的和谐优美;虚拟世界美则美矣,却是那么孱弱无助。朱自清在这两个世界走人又跌出,太痛苦了,几乎就是一种挣扎,一种现实和理想背道而驰的撕裂般的痛苦。

其实,朱自清这种痛苦和矛盾集中体现在文本第3段: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由此可以看出:朱自清的现实生活充满了喧嚣、束缚、牢笼、虚假、被迫,他期待自由、和谐、从容、有自我的生活。所以,这一段当是深刻理解全文的关键段落。

至此,可以达成一个阅读共识:在淡淡的喜悦和往昔的热闹背后,是朱自清挥之不去排遣不开的深沉的落寞孤寂和惆怅彷徨,是沉重生命、灰色人生对和谐、安宁、自由、纯净、洒脱的人性的呼唤。朱自清在梦幻世界中寻求解脱,寻找人生的自由与逍遥、人性的舒展与实现,遍寻而不得,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进进出出,《荷塘月色》要表达的就是一种挣扎的痛苦,迷茫的骚动。

【环节六】回到本次教学的首问,强化认知,获得一种阅读方法,建立一种阅读意识:再读

提问:《荷塘月色》表达了朱自清怎样的情绪?

此时,学生的回答和开始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发展到认识到朱自清生命的怨愤和忧患,本次阅读教学的深化目的达成。

【结束语】再读:深刻而有趣的阅读方式

再读,换种思维,找个新鲜一点儿的视角,从文字之表迈入文字肌理,细细读,细细品,拥有自己的阅读视野和阅读立场。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610041) (本设计用于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该课荣获一等奖。)

简评一

新的角度和心的角度

王屹宇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固然,“再读”对于语文教学的日常状态而言,其实是一种奢侈;但“再读”,对于人生的阅读和审美的培育来说,实在是一种必然的经历和必需的能力。所以,“唤醒‘再读’经典的阅读意识”,从而“获得一种阅读方法”,对于《荷塘月色》教学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新的角度,显示出执教者文本阅读的功底和出色的教学智慧。

“再读”我们读什么?史铁生说:“写作就是大脑去聆听和跟随灵魂的时刻。”我们是否也可以说,阅读就是大脑去聆听和跟随灵魂的时刻?因为灵魂的海洋如此之广阔,如此之不确定,如此充满无限可能,所以文学的探求永无止境并因此而充满激情,魅力无穷。故而史铁生还说:“语言的重要并不仅在于能够说明什么,更在于可以寻找什么,描画理想,触摸虚幻,步入可能。”李奇老师的教学设计把解读“文章中潜藏的两个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反映出的朱自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作为教学的重难点正是着眼于对作家乃至人类灵魂的聆听和跟随。新的角度实则心的角度。

最为惊艳的当然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荷塘月色》阅读课堂上的“出现”。为了使学生能够接近作者的文字,聆听到文字背后作者灵魂的倾诉,指引跟随作者灵魂的路径,教师将看似与文人散文《荷塘月色》不相干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入,并找到它们之间灵魂共振的频率。借助卖火柴小女孩在寒冷和孤独中点燃的那一根根火柴的微光,学生得以深切地体察“月下荷塘”世界、“江南采莲”世界、“西洲曲”世界背后隐藏着朱自清什么样的辛酸苦楚和挣扎呐喊,“在淡淡的喜悦和往昔的热闹背后,是朱自清挥之不去排遣不开的深沉的落寞孤寂和惆怅彷徨,是沉重生命、灰色人生对和谐、安宁、自由、纯净、洒脱的人性的呼唤”。

同时,教师没有试图架空去分析文本的“思想”,而是“从文字之表迈入文字肌理,细细读,细细品”,人的灵魂依靠言说而“存在”,而为我们所知所感,因此对灵魂的倾听也要依赖于对言说的学习和解读,这是阅读的基本手段和关键能力。李老师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设疑,激智,深味,悟理,不仅使学生读懂朱自清的灵魂,而且找到走近灵魂的路径。

卡尔维诺认为:“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式: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经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显然,解读朱自清的灵魂声音也并不是李奇老师这节课的终极任务,提供阅读模式,建立美的范式,“获得一种阅读方法,建立一种阅读意识:再读”才是他的“野心”。所以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六他通过学生呈现再读后的理解深化强化了“再读”的必要和意义,通过“结束语”提醒学生“再读”是一种“深刻而有趣的阅读方式”,试图培育“再读”品质,强化“再读”意识,教学目标一以贯之,教学目的明确。

因此,当在教师如此引领之下读懂朱自清、读懂《荷塘月色》并获得“再读”的趣味和喜悦的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这节课又何尝不是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再读”呢?《卖火柴的小女孩》和《荷塘月色》构成潜在的“互文”关系,从而为学生揭示了文学表达灵魂的“密码”及其手段,学生不仅读懂了当朱自清们在谈论“荷塘月色”时是在谈论什么,而且读懂他们是如何“谈论”、如何表现灵魂的。真是新的角度,心的角度。

①④[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第1、3页,译林出版社2006年。

②③史铁生《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第21、58页,花城出版社2008年。

(安徽省铜陵一中 244002)

简评二

创意解读创新设计

勰刘宇新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课文。如何将这篇经典课文教出新意,尤其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前提下,这是一个挑战。在全国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李奇老师凭着丰富的学识功底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创意解读,创新设计,使得由他执教的《荷塘月色》颇有新意,颇多亮点。

对于《荷塘月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但普遍的认识,是作者在借荷塘月色的美景表现内心的愁闷。而李老师则不是将《荷塘月色》简单地理解为“借景抒情”。他的“创意解读”,在于读出文章中隐藏的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并从中读出这两个世界的“纠葛和冲突”。这样的解读,跳出了“情景交融”的窠臼,改变了以往“作者借美景以逃避现实”的说法,形成了作者“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可调和”的新认识。追求一失望,再追求一再失望……在如此往复的“矛盾”中,去感受为作者带来“淡淡喜悦”的荷塘月色,去体昧作者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淡淡哀愁”: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换种思维,找个新鲜一点儿的视角”去实现“拥有自己的阅读视野和阅读立场”的初衷吧。经典作品的可贵,即在于常读常新。而高中语文教学,又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用“经典”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创意阅读;有了创意阅读,才会常读常新;能够常读常新,才能说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即是李老师的课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要想将好的创意体现在课堂上,还需要有好的设计。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是可罔可点。用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夜里三次点燃希望的火焰,又三次熄灭,与朱自清先生在月下荷塘中三次追求理想的世界,又三次失望做类比,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走进作品的主题,这是本设计最为突出的一个亮点。

在这个设计中,李老师首先让学生齐读课文第4段,从文段中的“零星地”“点缀着…袅娜地”“羞涩地”“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一道凝碧的波痕”等词语中,让学生感受朱自清畅游荷塘时的愉悦心情;并据此引导学生认知作者笔下的月下荷塘不仅仅是写实,更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作者心日巾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这就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划着第一支火柴,看见一个大火炉一样:理想中的世界是那样的美好;然而,当火柴熄灭,理想也就随之而去。“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第一次点燃的“火柴”,就这样熄灭了。接下来,李老师又让学生自己找出“第二支火柴”“第三支火柴”的点亮与熄灭……这样设计,妙处在于可以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起伏,清晰地捕捉文章的层次脉络,准确地体验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当然,这种类比阅读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鉴赏散文的方法。

解读有创意,设计有创新,这已经很不容易。但如果再理想化一点儿,这节课也还有提升的空间。比如,既然用卖火柴的小女孩来类比,那么,是否可以从小女孩三次划着火柴,先后出现的火炉一美食一圣诞树(还有奶奶),去引导学生探究一下朱自清的每一个“理想世界”之间的联系呢?这种联系肯定是存在的,当然,要把握住它,更需要有创意的解读和创新的设计。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