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政
张茗老师的《(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以默读、自读、诵读等形式,关注细节描写,力图通过课内讨论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语言,带动理性分析,从而体味少年归有光的喜与悲;课后还通过习作练习,借鉴写作技巧。从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把“鉴赏文本”这一中心任务交给了学生,由学生来诵读,由学生来讨论。这样的设计表明:张老师已能自觉地践行新课标,能够重视发挥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为张老师点赞!
然而,对于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探究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探究,在这种情景中,教师既不能主宰课堂,更不能放任自流,应找准“导”的着力点。
首先要“导疑”。教师作为课堂阅读鉴赏的组织者,学生讨论的促进者,应该做好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以及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的预设。问题的设计入口要小,要善于抓住“动情点”——景物中最具特征的部分或文本最有情味的细节,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文本的情趣。而“为什么“‘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则可能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往往使探究陷入停滞。如第三段在探究作者的“悲”时,先找出最能表现“悲”的感情的词语,则学生会很容易找出“泣”“长号”,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出“凡再变矣”(叹);再找出描述“叹”一“泣”一“号”内容的具体词句,然后从具体的词句中感悟其情感、意味,这样的设置或许会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引导学生对“悲”的内涵、程度、原因有着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体悟。
其次要“导趣”。探究活动应该是开放性的,应肯定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异见”,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而先由教师预设好结论,再引导学生靠近,则可能会使“对话”失去发散性。其实有的问题可能没有现成答案,如作者的“喜”,是全身心投入读书之乐,还是来自对现实的超然的暂时的喜悦?轩中读书的少年是一个先扫一室后扫天下的乐观少年,还是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怀着无边寂寞的落拓学子?轩外的环境是“幽静”,还是一片“死寂”?这需要尊重学生的感悟,鼓励学生去寻找答案。而诸如“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这些已有的“定论”,可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感受探索的过程与乐趣。
最后要“导法”。教师作为鉴赏活动中的对话者之一,要“心中有法”,而对文本有准确、深刻乃至独到的解读是关键。对《项脊轩志》若只关注了“可喜”“可悲”的具体内容,而忽略了“喜”与“悲”在文中的比重、内在的关系及产生的原因,甚至只把鉴赏停留在“归有光的少年情怀”上,似乎割裂了文本的“喜”与“悲”的有机联系,也不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作者的情感。而“归有光在这间小屋中既体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及“项脊轩多次遭火未焚,……却‘有神护’,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少年归有光要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等结论多少有些率意。
“导法”即通过鉴赏示例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之法。要能从字词句的理解揣摩开始,“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张老师在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揣摩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处理得很出色。而领悟文本所表达的感情,则要在文本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进入到细节或语言的咀嚼品味,才不至于使分析脱离语境。如赏析第三段时,学生最好能从诸父异爨、慈母早逝、祖母厚望三件事上着手,再从作者叙述三件事所用的词语、语调、语气等来品味其对家庭衰败的哀痛、对母亲的怀念、对祖母的牵挂或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等。
二、探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在这种情景下,学生既不是局外人,更不能是问题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一个个有主见的个体。
首先,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但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却一直困扰着我们:是用问题来框住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还是让学生随意“合作、探究”?是把所有的课堂环节都交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还是在关键处、疑难处进行“合作、探究”?……张茗老师的这节课给语文的“探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话题。
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应该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作为“自主赏析”的选修篇目,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教学设计时更要重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前结构”“前理解”,要给学生体悟、质疑的时间,设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和生活理想,得出自己的结论。做教学设计时最好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也要有调动学生质疑的设想。
[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引句,皆出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湖北省襄阳市教研室 4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