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我的叔叔于勒》误读辨正

  • 投稿王启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49次
  • 评分4
  • 53
  • 0

汪 洋

细读《我的叔叔于勒》以往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对菲利普、对于勒、对船长都有所误读。

一、菲利普与妻子的心理完全一致吗

从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人们在解读菲利普和菲利普夫人这两个人物形象时常常将二人并列。例如,小说讽刺了菲利普夫妇的势利,小说也同情了菲利普夫妇的可怜等等。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菲利普与妻子有共性,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将二人并列描述,忽视了二人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菲利普这个人物。

大多数读者都能认识到菲利普夫人比菲利普更刻薄,在躲避于勒的过程中更冷静,更果断,更精细。虽然菲利普最终和妻子保持了一致,但他的内心是有挣扎的。在确认老水手就是于勒后,菲利普问妻子:“咱们怎么办呢?”这是他在询问妻子是否与于勒相认,也是他难以抉择的心态的流露。而当妻子在指挥如何躲避于勒时,他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这只是描述贫穷于勒出现的后果,而没有表态是否同意妻子的决定。无法抉择,下不了决心,于是他只能嘟囔着这个事实。知夫莫如妇,于是妻子暴怒,发出狠话:“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课文第46段的描写表明菲利普最终接受了妻子的安排。小说虽只描写了菲利普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但这些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翻江倒海与左右为难。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哲尔赛岛之旅成了阴影之旅。对于菲利普夫人而言,这是依靠于勒的财产一夜之间跨入上流社会幻想的破灭;但对于菲利普而言,在幻想破灭的同时,内心被撒下了更为沉重的阴影:亲情被生存压力与丑陋人性碾碎后的创伤。他的良心会受到谴责,卖牡蛎的老水手——亲弟弟的身影将成为他永远的梦魇。如果可把小说的主旨理解为生存压力和人类固有的劣根性吞噬亲情、扭曲人性的悲剧的话,那么菲利普的悲剧程度要远远大于他的妻子。

孙绍振先生在《为什么猪八戒的形象比沙僧生动——拉开人物感知、动机和行为的距离》一文中指出,在一定的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人物心理的距离越小,其感染力越弱。猪八戒之所以有艺术生命,就是因为他的感知和情感既不同于孙悟空也不同于唐僧。面对贫穷的于勒,菲利普的心理世界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儿子若瑟夫,也不同于他的妻子,这样,菲利普这个人物才有了独特个性,才有了更强的艺术生命。只把菲利普和那两人并列描述,忽视他和妻子的不同,不仅仅是误读,也是对菲利普这个人物形象的肤浅化理解。

二、仅仅是菲利普认出于勒了吗

朱光潜在《诗论》中指出,凡是艺术的表现(连诗在内)都是“象征”,凡是艺术的象征都不是代替或者翻译而是暗示,凡是艺术的暗示都是以有限寓无限。优秀的小说往往善于以暗示的方式以有限寓无限。联系全文,结合生活实际,细读课文第24至30段,我们不难发现小说在此也暗示了于勒认出了菲利普。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第24、25段)这里暗示了于勒也看到了哥哥。按常理,卖牡蛎的于勒需要观察周围是否有顾客,必要时还要招揽顾客。菲利普带着三个人走向于勒的同时,于勒也应该会注意到这四个人。菲利普能认出衣衫褴褛、狼狈不堪,衣着和身份与十多年前大不相同的于勒,于勒就更应该能认出身份衣着基本不变的哥哥。第30段中“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丑,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这个细节进一步暗示于勒已经认出了菲利普。“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这对于小商贩而言是反常的行为。按常理,一个卖牡蛎的人应该是一边干活,一边注意周围是否有购买牡蛎的潜在顾客。小说这样描写是在暗示于勒不愿与哥哥相认,在躲避哥哥,在用手中的活来压抑内心的翻江倒海。这也暗示了菲利普夫妇担心于勒会重新拖累他们,像躲瘟神一样躲避于勒的行为完全是多余的,因而进一步讽刺了菲利普夫妇。由于未能读出于勒也认出了菲利普的暗示,相当多的读者将这个能给人以丰富联想的细节简单地理解为此时的于勒已经老实本分了。如果单从第30段看,这样的看法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联系课文第24、25段的暗示和全文(第10段于勒的第二封信中的“我发了财就回哈佛尔”,以及第33段船长的话“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我们更应该认为,这个细节是在暗示于勒在躲避哥哥,在掩饰内心的翻江倒海。朝思暮想的亲人就在眼前,可是自己却因贫穷和落魄而不能上前拥抱。残酷的现实像一道鸿沟横亘在于勒和亲哥哥之间——咫尺天涯!于勒的悲剧也因这个细节而更加动人心魄。

三、船长也冷酷势利吗

大多数读者都认为,船长和菲利普夫妇一样冷酷势利。而这是一个明显的误读,是对船长这个人物形象的肤浅化理解。

误读船长的读者大都因课文第33段的第一句话:“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邙……’”如果孤立地看这句话,认为船长也冷酷势利,自然是有道理的。可是,细读课文第33段,联系全文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船长是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人。小说是在用船长的善良热心来讽刺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

“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了祖国”,显然如果没有船长,于勒还在美洲流浪。从全文来看,船长不仅将于勒带回祖国,还让他在船上当水手谋生,甚至还允许他兼职卖牡蛎,这说明,船长说于勒是老流氓,显然是刀子嘴豆腐心。“可是您看他今天落到什么田地!”这句话分明是在同情于勒。船长跟于勒非亲非故,还能同情他,帮助他。可是,于勒的亲哥哥却像躲瘟神一样躲避他。于勒的亲哥哥还不如一个与于勒非亲非故的船长,可见菲利普夫妇的冷酷绝情。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误读大多源于未能细读文本,未能“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王尚文语)。细读文本,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享受更深沉的审美快感。对文本浮光掠影的阅读自然会造成对文本的肤浅化理解,甚至误读文本,造成文本的价值在误读中被巨大浪费。

(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51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