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常乱贴标签,空洞不着边际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悟,无法精准流畅地转述。如何突破学生阅读的思维暗箱,成为困扰阅读教学的难题。方老师在《想北平》的教学设计中,尝试遵循“如何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不再‘贴标签’?如何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体味到文本细腻深厚的情感?”的路径,来构建文本阅读的教学空间,其准确的发现与鲜明的目标,无疑让教学有了鲜明的技术成色。
一、整体与细部:收放自如的穿梭
在这份设计中,既有整体阅读、把握主线的眼界,又有文本细读、字斟句酌的涵泳。教师从一开始就敏锐地抓住了“我爱北平”和“说不出”的矛盾,十分精确地聚焦到“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一句,由此推进到“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体会老舍对北平难以言说的深情”的教学目标,最后又在“升华情感”板块,回应开头作者反复强调的“说不出”。这样的设计颇具匠心,开阖自如,点面兼顾。但稍显不足的是,其“整体把握”板块中应当更明确地梳理一下全文的逻辑关系,而不仅仅是1-3段的概括。文章按着“真爱北平一北平真好一真想北平”的思路,铺陈开去,一气呵成。因此,教学中在整体把握上,当顾及全篇,一贯到底。
二、图画与音乐:鞭辟入里的推敲
纵观整个教学设计,突出的亮点就是方老师沿着聚焦的关键句,一路追问,“当你在欣赏一幅画,耳际回荡背景音乐,画面与音乐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也就是说它们是通过什么来唤起你心中的爱?”这个问题有创意,也极富挑战性。于是,奠定了教学主板块“文本细读”的结构,教学也便由这“图画”与“音乐”两端而生发开去:体会“像由音乐引起的爱”和“像由图画引起的爱”。设计中,方老师精心捕捉了若干句子、实词、虚词,甚至是标点符号,在一个个词句的揣摩体味间,引领学生体会音乐引起的爱的氛围与情韵,感受图画引起的爱的境界与质感,由此细绎出作者对北平这份深沉的爱。但细想,既然要体会“像由音乐引起的爱”,“老城墙、红酸枣、小蝌蚪、嫩蜻蜓”这些景物构成的意境的音乐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尚不够充分,似乎还是停留在“图画”的意义上。其实这些物象有着不同的音乐形象,加之其间的动静相间,有着丰富的节奏和韵律。另外,文章还有若干很值得细细体味、慢慢推敲的句子,如:“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那感觉,那声气,挺有味儿。
三、适度与过度:适可而止的阐释
空泛的词语,笼统的概述固然是阅读体会和阐释的痼疾,但对阅读内容的阐释要适度自然也是不争的要求。尽管我们提倡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衍义、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是必须以文本为阅读和批评的中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万能的,它理应向文本靠拢与挺进,尤其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更应尊重文本的地位。客观地说,方老师在设计中所举的事例大都细致入微,分寸恰切,且解读比较到位。但要真正做到不逾限越界、适可而止的阐释有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我以为,方老师的设计也难免有过度阐释之处,主要体现在标点逗号使用的分析上,尽管可以自圆其说,但如果多读一点儿老舍的作品,就会发现现在用顿号的地方,作者常常习惯用逗号,这里略举一二:
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
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大明湖之春》)
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的母亲》)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为名家为名篇做出过度的阐释,以为然其实未必然。
总之,本设计着眼文本,剖文析韵,突出了语文学习的本色;由隐入显,探秘赏妙,抓住了阅读教学的难点,故不失为语文教育的正途,不过,设计中出现的跳脱与粗糙也是不争的事实,同人当引以为鉴。
(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