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文本是折射美的“镜子”

  • 投稿任民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80次
  • 评分4
  • 67
  • 0

朱治国

朱自清的散文,往往用温暖的语言和细腻描写来表现世界、再现生活,《绿》更是此类散文的代表。

如何把握住文本的这个特点,韩老师首先充分运用了朗读,在流动的音律中体验意蕴与精神。其次,韩老师搭建学习平台,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多个回合的文字的“较量”。教学开始,让学生进行词语填空,考量学生敏锐地筛选信息和准确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推敲文字的习惯。而在“寻情觅踪”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在完成“感情线索链”链接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语言的推敲与选择,而小组的讨论也更表现出语言的丰富与张力。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了文本在场,语言在场。

课堂富有节奏感,是任何课堂教学必须致力于实现的。韩老师通过有意识的教学设计,让合理的学习活动自然地发生,使“学习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本节课的设计有“浮光掠《绿》”“众人品绿”“寻觅情踪”以及“练笔实践”等环节,纵观课堂,这些环节恰好形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节奏:开始学生选词填空,是在比较、揣摩中选取最恰当的词语,完成对文章的基本认识,同时,也是理性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在预习阅读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一次理性的思考;接着“众人品绿”的环节,教师充分运用了朗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实现“情感在场”,在真情投入的朗读中自然体验到文字之美、情景之美,这又是感性思维介入的过程;接下来“练笔实践”中,学生呈现的不同版本的文字,则又进入了另外一种创造的思维体验中,在学习与模仿中,来表达生活、表达自我。从开始的理性思维,过渡到感性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课堂过程是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有序参与”的过程,也使学生对学习保持了新鲜的学习体验。

当然,必须看到,本课在开放性上还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指向的视野应该更为开阔,语文教学立足文本和语言,但是不能止步于文本表面的语言。文本教学,我们首先应该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优秀的教师善于融会文本特质、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而找到合适的解读文本的“关键点”,就像韩建萍老师立足语言解读《绿》一样。但仅仅把教学的视角聚焦于此,显然不够;“关键点”可能只是表达了文学作品表面的东西,而文本核心的价值,可能还隐含在语言的背后,教学有必要再往前走一步。就如《绿》中,朱自清在温暖的、轻柔的语言以及饱含深情的想象背后,对生命的热爱,对新生活的憧憬,是需要去发现和体验的;如果可能,文中传递出来的那种处于变革时代的中国文人对社会、人生的敏感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剧烈的情感变化,也是值得去探究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从一个合适的入口,不断走向文本的核心,甚至潜入文本深植的文化土壤,实现与心灵的对接,与集体文化的融合。

二是教学设计要更具有张力,要在既定的教学轨迹上留出足够的学生再创造空间,并且时时保持“出轨”的敏感。本节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无疑是精致的,而这种精致更多地体现为教师把控的精准,课堂学习是在教师设计的线路上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样可能就会造成另一种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富有的创造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推动课堂向前发展的动力显得有些不足,课堂的意外有些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的开放性设计以及捕捉课堂的“第二焦点”的意识方面多加思考。

文本这面“镜子”是独特的,用好这面镜子,需要教师具有准确的视点,更需要教师有开阔的视野和结构课堂的艺术创造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室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