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错误》三题

  • 投稿Lanc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92次
  • 评分4
  • 59
  • 0

蔡焕杰

《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好的诗歌是常读常新的,由于苏教版的必修教材重新收入这首诗,笔者在时隔多年之后再一次讲授《错误》。备课中,笔者发现在喻体的词性选择、人物关系呈示、人物心理描摹方面,这首诗很值得细味。

一、修辞的冒险:名词与动词的错位

这首短诗多用比喻,其中两个比喻存在词性的错位。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中本体是名词“容颜”,喻体却不是同为名词的“莲花”而是动词性的“开落”,或者说是“莲花的开落”。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中本体是名词“你底心”,喻体却不是同为名词的“街道”而是“向晚”,或者说是“街道向晚”。“向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入,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436页,解作“傍晚”,视为名词;但该工具书同样页码上,“向”字头的第四个义项为动词性的“接近;临近”,这里所举的例子恰恰是“向晚…‘向暮”。①而《古代汉语词典》上没有收“向晚”,不过对于和“向晚”同义的“向暮”解释为“天将黑”,对于和“向晚”反义的“向明”释为“天将亮”。②可见把“向晚”视作动词性结构为宜。

如果稍作调整,说“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开落的莲花”,说“你底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岂不是更加自然吗?

在我看来,他之所以舍弃顺畅的语言滑行,宁肯以阻滞的书写在修辞的国度中历险是为了形成持续感、牵制感,在读者心中形成张力。我们知道,信息焦点往往在句末才出现。郑愁予诗作中以“开落”“向晚”结句凸显了这样的情形——莲花由开到落,再开复再落,漫长而无望;这是在时间上拉长。相似地,青石的街道由明到昏,愈来愈暗,趋向完全被黑暗吞噬;这是在程度上渐重。要命的是,这个过程是没有尽头的,或者说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尽头,这样的修辞悬着少妇的心,也悬着读者的心,愁情渐远渐无穷。而“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开落的莲花”,“你底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诗句以名词煞尾,则带给读者一览无余的结束感,魅力大减。

二、呈示的游戏:“我”与“你”的关系

这首诗中“我”与“你”关系的呈示值得揣摩。

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似乎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没有显示“你”与“我”是什么关系。第二节对于首节点出的“等”进行渲染。但已经用隐喻暗示了“我”与“你”的关系一一因果关系或者假设关系:因为(如果)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就不飞;因为(如果)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就不揭。到了第三节,“达达的马蹄”这一生活化的语词就替代了“东风”和“跫音”,现实的戏剧性关系也就取代了隐喻的关联。读到这里,再回顾第一节,就会发现第二、三节中“你”与“我”的关系已经包孕在“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之中:一个信步走过,一个苦苦等待;于是,走过江南的“我”无意中成了闯入者,成为等待的对象;于是下面的交汇就顺理成章一一“我”结束了“你”苦苦的等待,装饰了“你”的梦,又击碎了“你”的梦。

三、心灵的奥秘:静与动的辩证

苏教版《教学参考书》中说:“首尾两节的‘我’始终是‘走过’、‘过客’,变动不居;中间一节的‘你’始终是静默的等待。于是动静相间,错落有致。”③可是,“中间一节的‘你’始终是静默的等待”吗?

别忘了这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三月,这是风流柔媚、清雅靡丽的江南。

“柳絮不飞”,但蕴蓄着力量;“春帷不揭”,但帷中已充满暖意;寂寞的城没有打开,但城里鼓荡着春之声;小小的窗扉紧紧掩上,但心房中不乏青春的律动。这是按捺与克制,这是等候与期待。正因为如此,只需要一缕东风,一声跫音,一阵马蹄,美丽就可以绽放。

①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436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②《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第1714页,商务印书馆1998年。

③《教学参考书》第2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

(浙江省温州中学3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