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语言: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

  • 投稿heal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10次
  • 评分4
  • 40
  • 0

王学东

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总是有专家呼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并由此派生出一个所谓的“语文味”教学流派。我们似乎还从来没听说有谁呼吁过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外语课要上出外语味,物理课要上出物理味。那么,为什么只有语文课要强调语文昧呢?

如果你有幸走进语文课堂大概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假如今天讲的是《父亲》,那么,今天语文课的主旨就是感受父爱,于是,语文课就成了“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假如今天讲的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那么,今天语文课的主题就是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于是,语文课就成了以探究教养为中心的政治课;假如今天讲的是《安妮日记》,那么,今天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控诉战争,于是,语文课就成了回顾“二战”的历史课;……这样的语文课往往堂而皇之地打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旗号,打着人文素养的旗号。

语文课为什么会上成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语文课承载的任务太多,二是语文老师不知道语文课到底应该干什么。

语文课到底应该干什么的问题其实就是语文课的课程本体价值的问题。

价值是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客体意义的认识。课程虽然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各种科学知识、文化的反映和凝结,反映了人类认识的特点和主体的特点,但课程本身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所谓课程的价值,是指课程能满足主体(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一定需要,亦即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应。通俗地说,课程的价值,就是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语文的课程价值就是语文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价值是关于语文本体论的问题,是关于语文的本源与实质的问题,是语文教育的元问题。但是,很久以来,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地回答“语文课程的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各种说法纷至沓来:

有人认为,语文的课程价值包含四大价值:一、人的发展价值;二、提升素养的价值;三、文化传承的价值;四、审美陶冶的价值。①

有人认为,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掌握生存工具、奠定发展基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人类文化等方面。

有人认为,语文课程丁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教学具有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

还有人认为,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是由言语生成、母语思维、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四个要素构成,表明了语文课程的特殊价值。

以上有关语文课程价值的界定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总感觉或失之宽泛,或失之繁琐,或失之科学。真是你不说,我还清清楚楚,你一说,我反倒糊里糊涂。

要探讨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就要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的不同之处,也即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的价值,这样的价值才是语文课程的本体性价值。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呢?

这里我们不妨先看看“语文”这两个字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语文”这个课程概念首先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在1962年的一次讲话中,他这样解释“语文”:

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从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

1964年,他又在一封信中这样解释:

“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⑥

这两段话表明,“语文”就是学习研究运用语言(或口语、或书面语)的学科,“语言”就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具体地说,语文课就是来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的。

我们先说学习语言。

所谓学习语言,首先就是学习有关语言的知识,语言知识是对语文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总结,它对于指导和规范语文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形成语文课程的基础和原因。语言知识从学科角度可以分为:语音、汉字及词汇,语法,修辞及逻辑知识,文学及文章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宪法”。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材不见了语言知识的踪影,我们的语文课堂听不到语言知识的声音,语言知识已经从我们的语文教学视野中渐渐消失了。在我们目前所用的语文教材中是只见课文,而不见知识。教材编写者是以人文话题为单元组合课文的,师生看到的只是一篇篇单篇的文章,而这些文章中蕴含着怎样的语言知识却不甚了了。不少老语文人都很怀念过去人教版的教材,在单元与单元之间穿插了那么多有关语法、修辞、逻辑、文法方面的知识。我们当时称之为“知识短文”,这些“知识短文”既单独成篇,又前后连贯,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想我们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就应该体现在这些“语言知识”当中,而如今的教材只重人文而忽视了工具。学生不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又如何能学好语文?

现在的语文课程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被弱化了。语言知识的教学主要应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而我们不少语文老师闻“知”色变,闻“讲”色变,在这样的心态下,学生又如何掌握语言知识?因此,我要大声疾呼,我们语文老师要理直气壮地教授语言知识!

我们再说研究语言。

无论是说明类作品,还是论述类作品,也无论是文学类作品,还是实用类作品,都是由语言组成的。我们的语文课学习这些作品,不是研究这些作品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而是研究这些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譬如《中国石拱桥》中所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这句话中的“大约…‘可能”就值得研究,这两个词都属于表估计的模糊词语,看似不准确,但在现有资料不能得出明确结论之前,用表估计的模糊词语反显得更准确。譬如《父亲》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的偶然就是命运,而命运绝不仅仅是偶然,崇拜泥土或者崇拜书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但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这也是偶然吗?”这段议论出现在叙述“我”和父亲犟嘴时突然接到大学录取通知单的故事之后,富有哲理,学生不易读懂,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理解其文字背后的深意。“人生的偶然就是命运,而命运绝不仅仅是偶然”是说人生的命运是由一个个偶然构成的,但偶然中又蕴涵着必然。“崇拜泥土或者崇拜书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是从崇拜心理的角度而言的,父亲崇拜泥土是因为泥土滋养了人的身体,“我”崇拜书本是书本滋养了人的精神,从图腾崇拜的意义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泥土”是父亲活着的依靠,而“书本”也是“我”活着的依靠;“泥土”能让父亲活着,而“书本”却能让“我”更好地活着;“泥土”决定了父亲的命运,而“书本”却改变了“我”的命运,由此可见,“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确实“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这样研究语言,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有语文昧的语文课。

我们最后说运用语言。

可以这样说,所有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运用。语言的运用主要就是指向听、说、读、写,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让学生形成驾驭并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只重视语文作为升学考试工具的功能,而忽视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语文教学中只偏重字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实践训练;只偏重教师讲解和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出来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一个语言知识的运用场,是一个语言能力的训练场。语文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精心设计各种语言活动方式,通过语言实践,使学生形成语文的能力。譬如课前演讲、课堂辩论、佳作推介、课本剧表演等等都是很好的形式。现在有学校规定教师在课堂只允许讲十分钟,其余的时间都必须留给学生活动。这种规定当然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它所体现出来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理念却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接轨。不少毕业的学生常常反映,在学校里所学的语文到社会上用不到或不够用。因此,我们在培养语文应用能力方面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多接触社会,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市长写一封建议信,我们可以没计一个服务社会的主题活动,然后让学生写策划书,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搞一项小发明,然后为自己的发明写一份产品推介。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在语文能力的训练上能做这样的有心人,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后的适应性就会大大增强。

除了训练学生的听、说、渎、写能力,语文老师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训练审美能力主要是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是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究未知领域,使学生成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思想比较敏锐,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譬如我们在讲《把栏杆拍遍》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探究作者议论语言的美感。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作者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就是语文课应该于的事情,如果我们语文课的每一分钟都在围绕“语言”这两个字做文章,那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姓“语”,我们的语文课也就一定充满“语文味”。

(江苏省如皋中学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