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劝勉 讽谏 致君——《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 投稿周冲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46次
  • 评分4
  • 22
  • 0

王清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重点语句。

2.从“劝勉”“讽谏”“致君”三个层面探寻本文的写作意图。

3.感悟并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岳阳楼记》自问世九百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仅仅因为这篇文章文辞优美吗?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原因?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板书课题)

二、写作意图探寻一:劝勉

1.文体突破

(1)从题目看,本文的体裁应该是什么?读第一节,思考:“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什么意思?作为一篇“记”岳阳楼的文章,它应该写些什么?

(2)可是,据有关学者研究,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更没有登楼。滕子京仅仅寄上一幅描绘洞庭风景的山水画《洞庭秋晚图》给他。作者能用常规手法“记”岳阳楼吗?

明确:不能,必须突破文体,另辟蹊径,巧妙构思。

2.巧设角度

(1)既然不能,就必须突破“记”的文体限制,而转向于或描写岳阳楼和洞庭湖,或议论重修岳阳楼这件事。然而,这样可行吗?请看屏幕: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①齐读。洞庭湖美吗?美在哪里?

明确:美在气势,美在变化。

②哪里写出了气势之美?变化之美?解释“衔”“吞”“汤汤”“涯”“晖”“气象”等词语的意思,并翻译这三句话。试着抓住“衔”“吞”“浩浩汤汤”“横”“晖”“阴”“万千”等词语,读出洞庭湖的气势之美和变化之美。

(2)洞庭湖如此之美,吸引了无数迁客骚人来此观瞻,并留下许多名言佳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范仲淹是怎么评价前人的诗文的?(“前人之述备矣”)翻译这句话。

既然“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作“记”,又无意与唐贤今人比高低,所以,作者写作本文,未因循前人之路,而是巧设角度。

3.“异”中劝勉

(1)请研读材料一,如果你是范仲淹,你该如何写作本文呢?

【材料一】据《岳州府志》记载,嘱托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滕子京因被人诬告挪用公款正贬官岳州。当时的滕子京悲愤愁苦,牢骚满腹,打算岳阳楼竣工之后,凭栏痛哭以泄其愤。

明确:借被嘱托写《岳阳楼记》的机会,劝勉滕子京。

(2)文中哪两句话是劝勉滕子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看这两句话在什么位置?齐读第五小节。

(3)既然是劝勉滕子京,为什么不在文章开头直接劝勉呢?请再细读第五小节,思考:这两句劝勉的话是范仲淹直接说出来的吗?(不是,是借古仁人之口)这又是为什么呢?请研读材料二:

【材料二】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明确:不直接说出来的原因是“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4)既然不能直接劝勉,请再读全文,看看范仲淹是如何委婉劝勉的?

相机提示: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②文章是从哪两“异”中劝勉的?③文章没有直接点明劝勉,滕子京为何能一读便知?

小组讨论、展示、师生互动。

明确:①先褒扬政绩,然后再劝勉,便于滕子京接受劝勉。②一“异”: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异”;二“异”:迁客骚人的“物喜己悲”,与古仁人“先忧后乐”的“异”。③滕子京就是迁客骚人,自然一读便知。

4.小结:这篇文章名为“记”岳阳楼,实为劝勉(板书)滕子京。

三、写作意图探寻二:讽谏

1.作者仅仅是为了劝勉滕子京吗?别忘了,当时作者自己也是迁客骚人。很显然,范仲淹还有更深的用意。

齐读三、四两小节,解释“若夫”“开”“排空”“锦鳞”“游泳”等词语,并请两位同学翻译这两段话。思考:“霪雨”和“景明”,仅仅是自然景观吗?(不,显然有某种隐喻)

2.那么,本文究竟在隐喻什么呢?先看材料三,杨恽隐喻了谁?又为何被腰斩?

【材料三】西汉杨恽(yun)在《报孙会宗书》一文中,有“田彼南山,荒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箕”一句,后被汉宣帝腰斩。

明确:杨恽用“农夫”隐喻汉宣帝。汉宣帝无法接受这个形象而腰斩了杨恽。

3.再读三、四小节,想想本文用什么形象隐喻了谁?并结合材料四看看隐喻的效果如何?同样是隐喻,为什么效果相差这么大?

【材料四】 宋仁宗不但没有龙颜大怒,还对滕子京贬谪期间积极为政大为赞赏,不久便让滕子京调任徽州知府。④范仲淹虽然一再被贬谪,但这篇文章也没有影响他。不但如此,宋仁宗还设法保住他的名位,死后,朝廷赐予他宋朝文官最高级别的谥号——文正。

明确:①本文用“天空”“日”“月”“云”等形象隐喻宋仁宗和当朝权贵。隐喻效果很好。不但保住了名位,还被赐予谥号为“文正”。②“天空”“日”“月”“云”,这样的形象宋仁宗和当朝权贵还能接受。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隐喻皇帝和当朝权贵呢?这固然有保护自己的意思,但仅仅如此吗?请看材料五。

【材料五】 范仲淹一生都志在致君尧舜⑥。他二十七岁始入仕,纵观其三十多年的为官经历,虽然遭遇多次起落,但其对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始终是坚定不移的。他“一心为国、为民”“一心忧君、忧民”。

明确:因为范仲淹一生都志在致君尧舜,他这样巧妙隐喻,实际上是为了讽谏皇帝和当朝权贵。因此,作者写作本文,不仅在于劝勉滕子京,更在于讽刺(板书)朝廷。

四、写作意图探寻三:致君

1.任何一篇散文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这篇文章除了劝勉、讽谏外,是不是还有更深的用意呢?

请再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三重境界?哪一重境界要更高一些?为什么?

明确:①或物暗己悲,或景明则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

②第一重境界最低。第二重境界,仅对“己”而言。但第三重境界,已经进入了“无我”的境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的境界要高一些。

2.范仲淹已经进入了哪种境界?(第三重境界)他为什么能够达此境界?请看材料六。

【材料六】 范仲淹二岁丧父,随母改嫁,改为朱姓。后寄居寺院数载,刻苦攻读,昼夜不倦。再加上,其母谢氏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范仲淹从小便深通佛理。“佛心向善,普度众生”的佛学教理深刻地影响了他。他一生都在追寻大乘菩萨道“悲心宏愿”的最高境界。⑦

明确:范仲淹追寻“先忧后乐”的古仁人之心,是因为他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

文中也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直在追求着“先忧后乐”的古仁人之心,看看是哪一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和“心”是什么意思?翻译这句话。这个“尝”字说明了什么呢?

3.然而,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怎能不让作者发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无限感慨!

(1)翻译这句话。

(2)请细细品读这句话,体悟作者的内在情感,并说说为什么。

明确:

①劝勉之情:想劝勉,又不好明说,只好以己为例委婉劝勉。(一读:体悟劝勉之情。)

②期盼之情:作者多么希望朝廷不再或“晴”或“暗”,多么希望忠臣贤士不再贬谪他乡,消极人生。这一声叹息中,含有多少期盼啊!(二读:体悟期盼之情。)

③无奈和伤感之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像他这样的心怀天下的仁人贤士,实在是少之又少了。这一声叹息中,又包含着多少无奈和伤感啊!(三读:体悟无奈和伤感之情。)

④致君尧舜之情:然而,自小便心怀天下的范仲淹,即便是没有一个人跟他一道,他也会孤独前行,以实现他致君尧舜的宏伟志向。(四读:坚定的致君尧舜之情。)

(3)齐读第五小节,再次感悟范仲淹伟大的人格魅力。

4.小结: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写作本文除了劝勉、讽谏外,还有更深层的用意,即澄明自己“先忧后乐”的“悲心宏愿”,希望更多的迁客骚人能跟他一道前行,以实现他致君(板书)尧舜的宏伟志向⑧。

板书:致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本文的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

3.课外阅读《范仲淹传》,写一篇读后感。

①温洪隆《“异”字的效应——漫谈(岳阳楼记)的构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②⑤成磊《(岳阳楼记)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4年7-8期。

③郑志强《范仲淹(岳阳楼记)“忧乐”思想与艺术新论》,《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④张春华《自主互助中夯实基础诵读探究中品析美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3年第6期。

⑥⑦⑧邢爽、胡遂《论范仲淹的佛禅思想及其人格精神》,《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中心初级中学22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