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付胜芳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2.理解课文丰富的思想内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是位非常善于讲故事的人,能够在很有限的篇幅内,讲述一个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故事,因此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今天,他讲的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19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这个故事叫《我的叔叔于勒》。
二、研习新课
1.从“不变的话”人手——把握整体内容
课文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两次,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后:(1)把这句话找出来;(2)联系课文内容,概述菲利普总要说这句话的原因。(3)用恰当语气读读这句话。
明确:(1)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2)联系课文内容,我们知道,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当初奢侈挥霍,把自己的钱花完后,还吃了我父亲一部分财产。于是我的父亲打发他到美洲去。不久,于勒来信说自己赚了点钱,希望能够赔偿父亲的损失。后来又来了第二封信,说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可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但父亲的希望却有增无减。于是每星期日,我们全家都会穿戴整齐地到海边散步,尤其是父亲只要一看见大轮船驶过来,就会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3)应用急切又惊喜的语气读这句话。
2.分析“变化的称呼”——梳理故事情节
细读课文后:(1)找出课文中菲利普夫妇是怎么称呼于勒的?用恰当的语气读读这些称呼,并说说这些称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按时间顺序说说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3)梳理故事情节。
明确:(1)花完了钱并“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称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发了财并打算赔偿损失,称于勒是“正直的”“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后来在船上看见于勒又变成穷光蛋,称于勒是“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坏的称呼应用鄙视乃至痛恨的语气读,好的称呼应用谄媚乃至赞美的语气读。(2)占钱一赶,赔钱一盼,有钱一赞,没钱一骂、躲。(3)盼于勒一赶于勒一赞于勒一骂于勒一躲于勒。其中用了插叙,即故事情节中的“赶于勒”。
3.品味“不变的秉性”——领会文章主题
请同学们思考:(1)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断变化的称呼中,你看出了他们共同的性格吗?(2)当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发现于勒又变成穷光蛋时,课文细致地刻画了他们不同的表现,联系相关语句进行简析,用恰当语气读读,并说说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3)找出能够反映文章时代背景的句子,再结合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的不同表现,思考: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明确:(1)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嫌贫爱富、六亲不认、冷酷无情。
(2)A.菲利普①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②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③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④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⑤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菲利普遇事惊慌、没有主见。扣住神态描写的词语,宜分别用低沉慌张、吞吞吐吐、“哑着嗓子”、“结结巴巴”和“低声嘟哝”的语气读。
B.克拉丽丝①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②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③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④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⑤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从中可看出克拉丽丝刻薄泼辣,但处变不惊、有主见。扣住神态描写的词语,宜分别用“吞吞吐吐”、急切、“暴怒”的语气读。
C.若瑟夫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从中可以看出,若瑟夫纯真、善良和富有同情心,这又反衬出菲利普夫妇的丑恶本性。抓住心理描写的句子,宜用深沉怜悯的语气读。
(3)A.反映社会背景的语句:“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可见,当时的人对待像于勒这一类人都是扫出家门,置之不理的。这在当时,已成为一种人情世态。B.主题思想:课文以小见大,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描写,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同时,在若瑟夫身上,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
三、总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以菲利普夫妇的表现为主线,刻画了病态社会中扭曲的人性。纯粹的金钱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变得庸俗、狭隘、自私和冷酷。
(江西省南丰二中3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