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雨巷》教学设计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95次
  • 评分4
  • 96
  • 0

吴高扬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中的“确定”与“不定”,赏析本诗的“朦胧美”。

2.探究本诗的“古典”与“现代”元素,理解现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3—5遍,体会《雨巷》的感情与节奏。

2.查阅相关资料(如《新诗鉴赏辞典》),了解本诗的相关评价。

3.比较郭沫若《炉中煤》与戴望舒《雨巷》,谈谈两位“女郎”的形象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两位女郎”的比较开始

在切入《雨巷》之前,我想先谈一谈郭沫若1920年发表的一首新诗——《炉中煤》,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初读《雨巷》的感受,谈谈“两个女郎”给你的不同印象。出示PPT1:

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情,/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

面对“她是谁”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清晰地指出:郭沫若笔下的“女神”,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可对于戴望舒笔下的“姑娘”,我们似乎很难立即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不明确”并非“不美”,有一种美,美在朦胧隐约;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待这种美,也采取“朦朦胧胧”“含含糊糊”的感受方式;应该追问的是:这种朦胧的美是怎样产生的?

二、文本本身:理清“确定”与“不定”

1.对诗歌的鉴赏,首先尊重文本本身,而不必引经据典,迷失在别人的鉴赏文章里。那么,从文本出发,就作者的叙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看,你能确定的是什么?不能确定的又是什么?(板书:确定与不定)讨论并明确,出示PPT2:

从叙事层面分析:

2.这种“素读”,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但这种感受不是无根据的猜测、也不是兴之所至的“感觉”,我们需要提供的是“真实”或是“幻想”的文本依据。(板书:内证)

学生研读文本并给出理由,出示PPT3:

从文本依据分析:

教师小结:如果说是“幻想”,偏偏梦境里的姑娘那么真实、富于质感;如果说“实有”,偏偏作者又刻意回避,淡淡抹去:从创作态度看,作者似乎有意识保持与“现实”的距离,就像诗人的好友杜衡所评说的:“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它的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然而正是这种“隐”与“显”,造就了“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的朦胧效果,给读者的解读留出了巨大的空间。

三、读者解读:多元与参证

1.作者越是“不确定”,读者似乎越有探索的热情,越想把它“确定”下来,于是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请结合课前研读的各种鉴赏资料,谈一谈对课后习题二的理解: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汇报研读成果,教师参与交流、讨论并出示PPT4:

1.爱情说(“姑娘”就是“姑娘”)

参证:一段没有结果的邂逅;一份没能表达的爱恋;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22岁的戴望舒很可能有了自己暗恋的对象;甚至有研究者“对号入座”,指出丁香姑娘就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

解读角度:“知人”

2.理想说(“姑娘”隐喻“理想”)

参证: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解读角度:“论世”

3.自我说(“姑娘”就是“我”)

参证:《雨巷》中的女郎,“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明显的和诗人呈现出一种“同质”关系,在气质和情绪上完全和诗人合二为一;中国诗人自屈原起就有以“香草美人”自比的文化传统,因此,诗中的“丁香姑娘”可看作是戴望舒心灵的一个外在形象。

解读角度:“溯源”

结合不同的生命体验,结合不同的文艺理论,读者还会产生出不同的个性解读、时代新解;而作品不断地被解读,又不断地生发出新的意义,一个隐秘的“谜面”加上不断丰富的“答案”,也就共同成就了《雨巷》的朦胧迷离。

2.对于“多元解读”的态度。

教师指导:对于多元的解读,不必强求统一、定于一尊;也不一定非要争一个高低对错,更不可执其一端,对其他观点打压、排挤;开放的解读空间,希望大家有一个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同学们关注别人解读文本的路径——比如这里提及的“知人”(研究作者的经历)、“论世”(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条件)、“溯源”(研究作者接受了哪些文化影响)……这些才是真正的“点石成金”之术,是我们以后阅读现代诗歌的分析之道。(板书:参证)

四、现代性的追问:《雨巷》到底“新”在哪儿?

出示PPT5:

著名诗人卞之琳曾对戴望舒的《雨巷》这样评价:“《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一种回荡的旋律和一种流畅的节奏,确乎在每节六行,各行长短不一,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的一共七节诗里,贯彻始终。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辞藻,却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显、浮泛。”(《(戴望舒诗集)序》)

师生讨论:对于这段评论,大家持何等态度?

明确:

1.这首诗的确有着许多“古典”的元素。从意象分析:“丁香”取法古典,并无突破。(如李商隐《代赠》诗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都用“丁香”来比喻愁心)。从意境分析:《雨巷》也有李商隐《无题》诗的隐晦风格,也有《诗经·蒹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空幻气息。这些应该说与古典诗词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教师指导:新诗之新,不在于和古典一刀两断、彻底割裂;也不可能彻底与古典格律体划清界限,另寻“诗”的源头;对于“旧的”,只要它是“好的”,理应继承。

2.一个易被忽略的意象——雨巷。这首诗的焦点容易为“丁香姑娘”所吸引,其实“雨巷”是颇有现代象征意味的。从空间特点分析:一方面,它幽静、悠长、无人打扰——适合独处、躲避世俗的纷纷扰扰;另一方面,它孤寂、压抑、雨意迷蒙而忧伤——缺少交流和生气。这段“雨巷”和现代都市隔绝的生存困境有着相似性:我们一方面封闭自我,孤独而彷徨,一方面又渴望交流,想打破这种“寂寥”;我们一边幻想,一边错过;于是渴望—错过一再次渴望,周而复始;“雨巷”就如同幽闭的心灵世界,曲折幽晦,我们在无边丝雨中,踟蹰彷徨,无处归依。主人公始终没能“走出”的雨巷,显然与古典诗歌中的“寻常巷陌”大异其趣,具有西方象征主义的色彩;然而又非生硬地移植,而是植根在本国文化土壤上的创造。

3.韵律问题:声音与情绪的合拍。现在,我们来感受这首诗歌的音乐性。《雨巷》并没有套用某种现成的格律,而是创造出了与内容相称的韵律:①《雨巷》全诗共七节。首尾基本一致,重章迭唱,既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希望一失望一再希望的周而复始感。②全诗每节六行,大体匀称,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错落;每节押an g韵两次到三次,没有换韵,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使悠长韵律在听觉中回响,使惆怅的情绪在全诗中挥之不去,绵延回荡。③节内长句短切、顿成三行,句内两到三顿。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样的诗句,既避免了诗歌的散文化,又无形中拉长了雨巷的距离,增强了“彷徨”在空间上的顿挫感和无尽感;“悠长”的叠用,将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形成了诗句迟缓绵延的节奏,让“彷徨”在时间中持续盘旋、反复突围;旋律无论在全篇还是细部都表现为与“诗歌情绪”的协调,使内容与形式呈现出相互借以生长的良好局面。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应该是别具慧眼的。

最后,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在体味、诵读中结束本课。

(江苏省扬州中学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