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冤莫冤兮窦娥冤——《窦娥冤》写“冤”之管窥

  • 投稿车师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96次
  • 评分4
  • 74
  • 0

张书群

中国古典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国戏曲鼎盛时期是元代,元代杂剧最著名的作家是关汉卿,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现今,“窦娥”成了“冤屈”的代名词,冤莫冤兮窦娥冤。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商鞅、岳飞,就连窦娥三桩誓愿中提到的苌弘、比干等所受冤屈都不亚于窦娥,所遭受的酷刑远比窦娥残酷,为何只有“窦娥”成了“冤屈”的代名词呢?因素多多,见仁见智;不过关汉卿高妙的写“冤”艺术,也许是窦娥“冤”过苌弘、比干、商鞅、岳飞摘取“冤屈”代名词的重要因素。那么,《窦娥冤》是怎样写冤的呢?

一、以“事”述“冤”

戏剧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学体裁,以事感人是其主要功能。《窦娥冤》,标题之中有题眼——冤,戏曲开头直述窦娥之冤事:窦娥的婆婆(蔡婆)找赛卢医索要欠款,被赛卢医欺骗,差点丧命。张驴儿父子路见相救,蔡婆告诉张氏父子事情原委、家庭情况。得知蔡家只有孀婆寡媳,张驴儿顿生歹念,趁火打劫,提出父娶蔡婆、自娶窦娥的无理要求。蔡婆被迫答应,引狼入室。性情刚烈的窦娥,洞穿张氏父子奸心,厌恶张驴儿的贱行,坚决不从。张驴儿心出毒计,在羊肚汤里下毒想毒死蔡婆,威逼窦娥;结果阴差阳错,未毒死蔡婆,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嫁祸窦娥,威逼窦娥,要么成亲私了,要么对簿公堂。窦娥心中无愧,选择对簿公堂。公堂之上,县令桃杌严刑逼供,窦娥绝不招供(无供可招)。昏官桃杌想施刑于蔡婆。窦娥念婆婆年迈体衰,受不了严刑拷打,便委屈说自己毒死了张父?由此可见,窦娥承认杀死“公公”,是怜惜婆婆,是无辜蒙冤。《窦娥冤》开头以“事”述“冤”,交代故事开端,解释标题,照应题眼,让读者、观众知窦娥因何而蒙冤,蒙受什么样的冤。这使窦娥在被押解途中的怨天怨地、在刑场之上发出的三桩誓愿有了根基。

二、以“苦”引“冤”

窦娥所受之冤,在当时虽不能说司空见惯,起码不是绝无仅有,单靠窦娥自己诉说冤情,是不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其可信程度是受影响打折扣的。要使窦娥之冤成为千古奇冤,要使窦娥之冤更真实更可信,需从不同角度写窦娥之冤,以“苦”引“冤”便是其一。在家等候外出讨债的婆婆的窦娥,自言白语道:“妾身姓窦,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我三岁上亡了母亲,七岁上离了父亲,俺父亲将我嫁与蔡婆婆为儿媳妇,改名窦娥,至十七岁与夫成亲。不幸丈夫亡化,可早三年光景,我今二十岁也。”这段话写出了窦娥身世之苦,地位之低;以“苦”引“冤”,别有韵味。以“苦”引“冤”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窦娥的冤屈与自己悲苦的身世有关,悲苦的身世间接导致了她命运的悲剧。别的且不说,假若窦娥的丈夫未死,张驴儿也就不会产生要娶窦娥的念头,照此推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更不会被冤屈而命丧黄泉。另一方面,《窦娥冤》借助窦娥悲苦的身世来引起读者、观众对窦娥命运的关注,对窦娥被冤屈寄予同情,对冤屈的制造者愤怒。同情弱者是人类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人们多么希望三岁丧母有父无怙、年青丧夫的窦娥正如其希望的那样和婆婆相依为命平安度日;然而窦娥这一微薄愿望都难以实现,还惨遭诬陷,命且不保,怎能不引起人们对窦娥冤屈的同情与愤怒?窦娥悲苦身世,看似闲笔,实则作用不小,除本段所述两点之外,还为第四折中窦天章昭雪女儿冤案做了铺垫。

三、以“怨”显“冤”

窦娥,生父离家,少年失怙;丈夫早亡,青年守寡,一个古典版的“祥林嫂”。她在被押赴刑场途中唱道:“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段痛彻人心的唱词,窦娥痛表“三怨”:一怨张驴儿诬陷,二怨贪官逼供,三怨天地不公。怨张驴儿诬陷,怨贪官逼供,合情合理。连一向敬畏的天地都埋怨,是心中无天吗?当然不是,刑场三愿的“六月飞霜”“亢旱三年”,皆寄望于天。是如傻似狂吗?细品唱词,条理清晰,句句在理。窦娥这一看似极端的行为,非对天地不恭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冤”,且不是一般的“冤”;因“冤”生“怨”,因“奇冤”生“极怨”;“怨”得越“离谱”,“冤”方越“离奇”。以“怨”显“冤”,足见这是奇冤。

四、以“善”衬“冤”

也许有人说:连那个时代人们特别敬畏的天地都埋怨,窦娥是不是桀骜不驯杀人越货的的孙二娘?非也,窦娥是心地善良的弱女子。在张驴儿陷害、县令桃兀严刑逼供之时,窦娥诉说真相,坚贞不屈;县令桃兀只好对蔡婆用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衰,才冤屈而“主动”地承认是自己毒杀了“公公”:为婆婆,窦娥甘愿承受冤屈,担当恶名,献出生命,且不说桀骜不驯杀人越货之辈,就是古今中外贤哲有几人能够做到?在押赴刑场的路途之中,身带枷锁的窦娥,向刽子手提出“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的要求,是有亲故要见吗?是走后街路途远延缓一会儿生命吗?是前街观看的人多丢人现眼吗?都不是,“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只是怕婆婆见窦娥披枷带锁心生悲伤,一个“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的人,如此心细,如此疼爱婆婆,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吗?另外,第四折中,窦娥冤情得以昭雪后,窦娥祈求父亲收养婆婆,做人善良,做鬼尽孝。关键时刻替婆婆担当罪名,临刑时分对婆婆惜爱有加,这样一个善良的人,马上就要被砍掉头颅,让人们更觉窦娥之冤。窦娥心里越纯洁心底越美好,越显出悲剧程度之深。以“善”衬“冤”,更见其冤。

五、以“愿”验“冤”

悲苦身世让人同情,心地善良让人称道,但其“冤”却不好考证;“冤”得不到证实,“怨”就显得轻狂。怎样证实窦娥实实在在冤枉呢?《窦娥冤》采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通过窦娥在刑场所发的三桩誓愿,以“愿”验“冤”。“血溅白练”“六月飞霜”当场应验;“亢旱三年”虽没有当场应验(也不可能当场应验),但在第四折中,楚州的确“亢旱三年”,得以应验。三桩誓愿,范围由小到大,程度不断加深。“血溅白练”,让刑场上的人立即知道窦娥冤枉,但与己关系不大,渐去渐忘。“六月飞霜”,怪异天象让更多不在现场的人知道窦娥因冤而死,因霜受灾,长时间难以忘记由因。“亢旱三年”,由山阳县扩展到桃杌任太守的整个楚州,饱受亢旱之苦的楚州百姓,时时痛骂草菅窦娥人命的桃杌太守。三桩誓愿,关涉四个典故,融帝王之哀、忠臣之悲、孝妇之冤于一体,凸显窦娥内心有望帝之苦,性情若弘虹比干,冤屈堪比东海孝妇。《窦娥冤》不以窦娥的死为最后结局,采用浪漫手法,以三桩誓愿一一应验来表现窦娥的冤屈,以“愿”验“冤”,窦娥之冤,惊天地泣鬼神,实在是冤,千古奇冤。

关汉卿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植根现实又大胆想象,使窦娥之冤,冤得真,冤得深,冤得奇,冤得痛彻人心,冤得惊天动地;使“窦娥”成了“冤屈”的代名词;使《窦娥冤》位居中国古代悲剧之首,“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元剧之文章》)。

参考文献:

①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华书局1933年。

(河南省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