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案例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
向浩
一、激趣导入,了解背景
师:课文都预习了吗?全班几乎都读了,现在把课文盖上,我要检查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请问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字体稍微小一点的那行字,写了什么内容?
生:“我一定会回去,以我的泪水洗去他的耻辱。”
生:应该是“九一八十周年写”。
师: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的内容是:“九一八十周年写。”“九一八”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生: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
师:请坐,说到了问题最核心的位置,你来补充一下。
生: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安排“铁道守备队”炸毁了南满铁路,然后诬蔑是中国军队炸的,日本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后又大举侵犯我们的东三省,东北三省所有的人民没有家了,到处流亡。于是就发生了很多惨剧。
师:十周年,十年,流亡到了香港的端木蕻良,还深深地眷恋着他的故乡。我就在思考,他的故乡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乡呢?他在这里曾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大家看黑板。(板书课题)
二、品读写景语句,感受故乡的美丽丰饶
师:十年了,作者还深深眷恋着这片故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乡呢?把课本打开,请大家默读文章第1段,把文中描写故乡景色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画的是哪些语句?
生:我画的是从“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一直到“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话,请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乡?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好,先轻声读一读。
生:我觉得作者笔下的故乡,是一个广博的故乡。他说“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马群能够奔流,那么这一定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
生:“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发现这里用了很多颜色词语,描写出他的故乡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地方。
师:你告诉大家有哪些颜色。
生:有金黄、黑色、红玉、黑玉。
师:这位同学发现的是一些显性的颜色。还有一些隐性的颜色,我举个例子来说:蒙古狗,可能是什么颜色?
生(齐答):黑色。
师:能不能发现一点点其他的隐性的、作者没有直接写下来的颜色,你来说。
生:参天碧绿,碧绿色。
生:高梁是红色的。
师:高梁还是红色的,色彩绚烂,非常的美丽。那么这一片故乡除了美丽和辽阔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呢?
生:资源十分丰富,那里有高粱、大豆、山雕、鹿群、煤块和足金。
生:还有前面的白桦林、马群。
生:我觉得还有蒙古狗。
师:仅仅只有这些吗?
生:我觉得其实这里的物产是非常丰富的,从最后的省略号中可以看出。
师:我太喜欢你了。同学们,读端木蕻良的文字,这一些细节一定要捕捉到,省略号太重要了,它告诉我们这个地方非常的富饶。
请看屏幕,我给大家玩了一个非常幼稚的游戏——把这些景物的数量,在曲线图里面表示出来并连起来了。
屏显:
师:我幼稚吧?
生:不幼稚。我觉得这是一个阅读的办法,并不是幼稚的游戏。它让我发现,为什么要按这种次序来排列写这些东西?
师:那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排列?
生:我觉得这幅曲线图,表现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情绪、心情的变化。从一开始作者写的数量较少,到后面突然增多,说明写到这里,作者情绪比较激动,之后有比较多的感想,所以就写下了比较多的文字。再后来,这些情绪又慢慢地淡下来,所以写的景物又少下来。
师:他发现的不仅仅是数量在变化,而是作者的情感在随着变化,这就是端木蕻良的第二个妙处,因此我们应该怎么样读呢?
生:我觉得应该要越来越激动。
师:一直激动吗?
生:后面要稍微平静一点。
师: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充满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通过品读这一段文字,我们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作者的故乡非常美丽,非常富饶,甚至非常辽阔;二是作者将他的情感跟他的描写,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了。
三、品读细节描写句,感受故乡的诗情画意
师:那么,在十多年前,作者在这里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文章的第1段,把描写作者生活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师(指身边学生):请这位同学来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哪些语句?
生:我找到的是“在故乡的土地上,一直到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师:他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作者过的是一种比较贫穷但又十分快乐的生活。从“这空气中多了些欢喜的声音”“故乡的土壤都是香的”这些语句看得出来,作者是非常爱自己的故乡的,他在故乡的生活也是非常快乐、非常愉悦的。
生:我觉得,他在这片故乡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说明他去过许多地方,无拘无束;“在那稻壳上我捉过蚱蜢”,说明他在故乡的生活是充满无限趣味的。
生:我觉得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他的省略号看得出来。
师:哎哟,又发现了省略号。真的很了不起。前面的省略号是发现了物产丰富,这个省略号是发现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厉害!
生:我认为他在家乡的生活是比较充实的。他说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自己的手印,还吃过自己种的白菜;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就证明他在家乡每天都在劳动。
师:这段话里面最能体现他诗情画意的词语有哪些?
生:“烟雨”。
生:“银线似的蛛丝”。
师:你发现端木蕻良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生:比较细心,连那么细小的点都看得到。
师:这是端木蕻良的一大特点,细节描写非常的逼真。
四、用词联想画面,感受惨烈的“九一八”
师:通过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发现,端木蕻良笔下的故乡是美丽的,是富饶的;故乡的生活是甜的,是让人醉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1931年9月18日的到来,这一切全部化为乌有,一切都不复存在,日本侵略者给东三省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我准备用一些词语来描绘,你们猜一猜:我会用哪些词语来描绘?
(生回答的有:残酷,生灵涂炭,尸横遍野,民不聊生,血流成河,满目疮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师:这样的生活你愿意吗?
生(齐说):不愿意。
师:端木蕻良也不愿意。于是他发出了自己的誓言。请大家读文章的第2段,找一找端木蕻良发出了哪些誓言?
生:“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师:大家发现没有,她一读到那个句子,感觉跟前面大家读的就不一样,你为什么要强调前面那个词——“必定”。
生: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他为家乡战斗的决心是很强的,如果做不到这样,他会很不甘心。
师:“必定”一词读出了端木蕻良坚定的决心,这位同学的语感非常敏锐,用一个词语,来强调他的情感。
师:我们把“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这个句子读一下,把“必定”要强调出来。(生齐读)有这种感觉了。但是刚才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前后两句的人称不一致。这是不是有问题?
生:没有问题。因为这里用了呼告修辞手法,突出情感非常强烈。
师:你们怎么会知道呼告的呢?它有什么好处?
生:加强语气,使他的情感变得更强烈。
师:直接面对面地抒情,情感更加强烈。太好了,咱们一起来把这个句子再读一下。(生感情饱满地齐读)这还不是他誓言里面最坚决的,最坚决的是一
生:“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师:老师想问大家,“或者我的坟前”,应该怎么读?快速商量一下。
生:因为他要表示决心,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更强势一点。
生:因为他说“或者我的坟前”,言外之意就是,我愿意为之付出生命,所以我认为应该是非常坚决的语气。
师:非常好,我来试读一下。“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个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生:转折。
生:我觉得应该是递进。
师:什么在递进?
生:情感在递进。
师:读一下好吗?(生齐读)端木蕻良的文学是有力量的,有力度的。在他的文学中有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呢?就是他对故乡的炽痛的热爱。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对端木蕻良有这么一个印象,看板书:
诗意字字溢笔端,真情句句深入木;
誓言铮铮势恢宏(谐蕻),为文为人皆精良。
师指着每一句最后一个字读:端—木——蕻——良。
还剩下两分钟。我想让大家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和他的文字,感受他炽痛和热爱的情感,我给大家配乐朗读第2段。下课。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教科研中心518110)
诊断意见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感情炽烈的文字,这位以故乡的红梁(高粱)命名的作家一生怀着对故乡不可遏制的深情写作着,故乡的热血流淌在他的血管里,也浸润在他的文字中。“九一八十周年”的写作背景、作家滚烫的文字、爱国主义的文学主题,都是教师煽情的绝佳“卖点”,但是向浩老师没有落入俗滥的“套板”——脱离文本去空泛抒情,而是以语言应用为这一节课的教学核心,以文本语言为凭依,以语言的品味带动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步步推进,逐层深入,对文本的阅读质朴踏实。
第一环节是阅读引入。本环节中淡化了文本的“九一八”背景是个勇敢的选择。知人论世是我们阅读教学中走进文本的常态路径。然而背景的介绍不能代替文本的阅读,向老师既没有忽略掉文本重要的写作背景,也没有一味渲染,在提醒学生注意文末的写作时间、概述那个对于我们民族惨痛的历史事件之后,迅速转入文本的阅读,课堂推进干净简洁,突出了文本阅读的教学核心。淡化“九一八”背景是建立在七年级学生学情基础上的选择,既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也是对学习个体的尊重。了解学情、尊重学情也是文学阅读中教师角色的应有之义。
“十周年,十年,流亡到了香港的端木蕻良,还深深地眷恋着他的故乡。我就在思考,他的故乡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乡呢?他在这里曾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教师以两个开放性的问题导入阅读。在唤醒学生已有的文化、历史知识之后,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文本之上,关于“他的故乡”和“他的故乡生活”的两个问题指向明晰,既符合文本的层次结构,也是课堂教学的程序步骤的体现。从故乡的土地风物到“我”在故乡的生活,再到失去故乡之后的痛苦怀想与战斗的决心,作者层层推进,教师也顺着文脉、情绪引领学生品析赏味,最终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高潮。教师在此提出试探性的问题,引导了学生文本阅读的走向,由此期待在阅读中构建每一个学生对于文本的个人化世界。
第二环节是建立文本阅读的初步认识。文学阅读中的想象是要依靠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由“九一八”人手也正是在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搭建文本阅读的桥梁。同时,教师也一直引导鼓励学生关注语言细节,语词的色彩、节奏以及语气语调,包括标点(比如两次对学生发现省略号作用的肯定),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学习能力去想象、理解、构建文本的意义,也使学生的关注点一直在文本之内,而非脱离文本的虚蹈和浮泛。
在教学中教师有一个故意对学生示弱的细节:“我给大家玩了一个非常幼稚的游戏—一把这一些景物的数量,在曲线图里面表示出来连起来了。”
教师自称曲线图的语言分析方式是一种“幼稚的游戏”,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这种示弱其实是一种提醒和强调,学生很快注意到这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并且悟出通过这种方法解析出的语义,从而感受到作者情绪的波澜。曲线图分析出的每一语句中的景物数量变化对应着文本的情绪变化,这其实也是文本的语言节奏,从字到句,从句到段落篇章,阅读中我们感应到的节奏其实是作品“神气”灌注其中,字、词、句的色彩、强弱、疏密等构成的节奏气韵正是文本旋律的载体。因此,这样一个看似游戏的细节正如学生所体会到的那样,也是对语文思维的审美实践。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在学生形成初步共识的基础上,提供了曲线图作为新知或者说新的思维路径,刺激或者说促进学生新的思考,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探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这应该是一节好课。教师引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关注和实践使它具有语文的气息,有效地实践了文学思维的培养,而没有弄成一场悲情四射、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也许是因为教师对空洞俗滥的警惕,在《土地的誓言》阅读实践中对作者的情感似乎更多的是观察,而少沉浸与感受,似乎也少深层的共鸣。“用词联想画面,感受惨烈的‘九一八”’的环节,用猜词来凭空“联想”“九一八”之惨痛、日寇之凶残,是不能起到让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体察作者情感的作用的,无论是文本的关联还是课堂的整体节奏,这一环节都有游离之嫌,想象课堂之上学生的思维的关注点并不是“九一八”日寇带给我们民族的惨烈与悲痛,而是猜词的兴奋与刺激,也少了一份应有的庄重肃穆。
“我想让大家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跟他的文字,感受他炽痛和热爱的情感,我给大家配乐朗读第2段。”
这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阅读活动的总结环节,这个环节是要将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共识加以总结和强调,因此教师把落脚点放到了感受作者“炽痛和热爱”的情感之上,这是不错的。可是,先前的阅读似乎还不能安放这“炽痛与热爱”。
“炽痛”,教材的解释是“热烈而深切”。炽,盛也;炽,也有烹煮之义。“炽痛”似乎不仅仅是“热烈而深切”,而是痛彻心扉!那份对故乡无法忘却的深爱、那种对失去的故土的思念,以及没有能保护好自己的故土的自谴自责,都是那样地痛到极处。所以作者的热血是“喷涌”着的,热情在“泛滥”着,心中“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有人说作者以“土地的誓言”命名,其实是“对土地的誓言”之意,可是作者还说:“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他是土地的儿子,他是土地的“族系”,他不仅仅是对着土地誓言,也是他发自心底深处的土地的儿子的誓言。
里尔克说:“艺术在描绘风景之前,就认识了人。人处于风景前面并掩盖了它。……人是主要的事物,这是艺术的真正主题。”“人画山水时,并不意味着‘山水’,却是他自己;山水成为人的情感的寄托,人的欢悦、素朴与虔诚的比喻。”所以,作者描绘土地也就是在描绘自己或者说是在描绘自己热烈而深切的情爱和痛苦。
因此,我们讨论“他的故土”和“他的故乡生活”,需要更切近地走进他的情感世界,需要抓住“炽痛”这个全文的情感之眼,“我们必须亲自攀登到小说家的肩膀上,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一切,弄清楚他是按照怎样的次序去安排小说家们命里注定要细细观察的那些常见的重大事物:人类和人们;然后是在他们背后的大自然……”⑥。
还需要提出的是,语文阅读课也应该注意语文应用能力的检测,通过训练或练习夯实基本知识能力,培养语文思维品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阅读课的练习训练常常不被重视,教师常常以文本解读的结束作为教学任务的完成。
专家处方
建议一:将第四环节中猜词联想部分删去
在讨论解读过“故乡”和“故乡生活”之后,应该回首细细品读文本中那些触目皆是的“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想起……”“我起来,找寻……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故乡所有的景与物都是“我”眼中看、心中想、脑海中的深刻记忆和冥冥之中的急切的呼唤。让学生用“我”的眼睛再一次打量那片土地,体会失去了这一切的心灵之痛,理解作为文眼的“炽痛”以及这个语词背后所传递的爱与痛以及愿意为故土战斗、献身的赤子忠心。如此,再接着品味“我”的誓言以及发出誓言时坚定的姿态和铿锵有力的语调,会让学生有更深切彻骨的体会。
建议二:增设课后阅读与思考的环节,比较阅读刘再复的《我爱我的温柔的土地》
我爱我生活着的土地,被阳光所照明着、比任何一个星球都要温柔的土地。这里有家园的温馨和心灵的乐音,有智慧的光华与坚贞的爱情,有含苞的憧憬和真挚的信念。我相信呼吸在这地上的许许多多同伴,都有善良和正直,都在心灵里珍藏着闪光的宝石。
我爱我生活着的祖国的土地,被长江和黄河甘美的乳汁润泽得更加温柔的土地。这里有过洪水,但也有制服洪水疏通河道的大禹;这里有过专制的王冠,但也有踏着蒺藜去捣毁王冠的英雄豪杰;这里有过鸦片,但也有烧毁鸦片的气壮山河的大火;这里有过吃人的筵席,但也有推翻这筵席的、不惜用鲜血浸染红旗的大群的猛士。我相信这土地上的许许多多同胞,心灵里都蕴藏着纯正的珍珠。
我生活着,注视着我的温柔的土地,永远怀着挚爱,去寻找心灵的宝石和珍珠,在别人心上,也在自己心上。
我愿意为他和她献身,当我发现他和她的心灵的宝石,比我的生命还要宝贵的时候;
我愿意为他和她牺牲,当我发现他和她的心灵的珍珠,比我的生命还有价值的时候;
我愿意毁灭,当我所挚爱的温柔的土地需要我心灵的宝石为她铺筑道路的时候。
似乎是相同的题材、相同的情感,甚至相同的关键词语。但是细细品味,主题应当并不相同。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眼界阅历……自然有不同的思考和追求,也就有不同的文本、不同的主旨立意。什么是心灵的宝石?何为心灵的故乡?作者甚为推崇爱默生的一句话:“哪里有知识,哪里有美德,哪里有美好的事物,哪里就是他的家。”
“苦痛,使我们深思,澄清我们的情感,锻炼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对于人生、社会、世界,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师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借助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想去重新审视相关的主题和刚刚建立的文本意义,学会运用批判性的立场和思维去认识文本、历史、文化,那么,也许不仅有情感的熏陶,还会有思维品质的培养。
毕竟,“阅读再现过去,同时丰富了现在”。家园对于我们,不仅是情感的寄托,也是思想的皈依。
另外,读《土地的誓言》的时候,我感动于作者“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的誓言以及他热爱故乡、眷恋故乡的深情。但从资料上看,作者从少年时离家直至1986年,长达半个世纪都未回过家乡。作者仅是诗人而不是战士?抑或他既是诗人也是战士?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有探究的好奇吗?如果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教师会怎么办呢?课堂会不会很有趣?能否将学生的思维导向迷惑或者引向深处?
①汪曾祺《蒲桥集》第1页,作家出版社1989年。
②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第4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③马浩岚编译《美国语文》第809页,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
④⑤冯至等译《里尔克读本》第271、26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⑥[英]吴尔夫《普通读者》第201页,刘炳善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
⑦刘再复《读沧海》第100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⑧刘再复《漫游岁月》第136页,花城出版社2009年。
⑨曹聚仁《文思》第5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⑩[新西兰]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第169页,李瑞林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