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浅淡农村低学段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写话训练

  • 投稿以太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079次
  • 评分4
  • 36
  • 0

张俊华

(乌鲁木齐齐县永丰中学830033)

【摘要】低段学生写话教学是为中高段习作打好基础的关键,把握好低段学生写话教学课堂,使之生活化,无形中让低段学生把写话当作一种乐趣,写出真情实感,主要从三方而去做:课堂与生活相渗透,让学生乐于观察;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善于动笔,只要重视把握好低段课堂与学生生活这两大源头的训练,相信学生们会更乐于写作,更热爱生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与生活 、乐于观察 、主体体验 、语言积累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一句“综合素养的体现”让我们看到的写作的重要性,可是写作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重要的是它还渗透着人文性:一种心灵的抒发,一种情感的共鸣。不仅自己感受到还要让周围人能够感受,这样才是综合素养的体现。

由于农村学生相对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视野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使学生的知识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作文内容雷同或重复化虚假作文,内容不具体,比如;三言两语、陈词滥调,因此,农村学生在心理上对作文也有一种恐惧感,或者说是厌恶感。另外,家长的协作能力也不是很到位,就连起码的预习签字、听写批改的基本内容都无法完成,所以学生的习作任务全部落在了老师肩上。学生有生活却不能自觉体验,有情感却干涩无味。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和昨天太阳有什么不同。因此,很多孩子习作读起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就凭借别人的作文内容东拼西凑。没有自己的主观评价。有时懒于主动提笔。

深思一下,这种习作恶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低段习作打基础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为了让学生的习作活起来、真起来,教了几个低段的我有了一些思考与认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教育”。我拓展了外延“教育是为了更充实地去生活,更好地体验生活”。

我已是有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的老教师了,可同事们仍然说我像个孩子,充满热情,,这除了性格外,其实这就是我热爱生活的表现。课间,我会和学生踢毽子、抓石子、下象棋等活动,称我是“大将”,因此,我带的学生都非常活跃。如果上课时看到学生有倦怠之意,我会让他们站起来,用人教版二下的24课中“闪着兴奋的光芒”这个短语提醒学生,不到10秒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这种轻松的状态,为进行各种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为习作打下了感情基础。

一、课堂与生活相渗透,让学生乐于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低段学生习作兴趣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周围事物”就是来源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学会观察,这就是乐于习作的第一步。

由于农村学生的家庭生活单调,因此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生活带进课堂,从课堂观察,感受生活。比如二下《一株紫丁香》中的第一小节“踮起脚尖,走进安静的小院。”让学生做踮脚的动作从门外进来。“你还会在什么时候踮脚尖呢?”“偷偷溜出去玩”“妈妈睡

着时”“吓唬别人”……答案不一。“那这么多地方可以踮脚尖,但心情一样吗?学生不悦而同的回答不一样,这样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解,而且还体验到了生活。又如,同一单元《我不是最弱小的》最后让学生结合实际去说时,一名学生说:“老师,我哥比我大,可他每次都打我,为什么?”针对这种现象,我还没有来及回答,就有学生站起来发表看法“我也有过”好几个学生一边应和,一边流露出愤怒的眼神。我没有阻止他们的争论,而是平静地问:“大哥哥们为什么会打你们呢?”随机点拨,认真思考,把找到的原因写下来。逐渐就形成会写作的能力。

二、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提起习作的兴趣,才“乐于表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二年级学生能够用找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的方法体会人物心情,但往往是有目的的去找。教学《三个儿子》时,我让学生来表演第三个儿子的时候,交给他们一个空桶,假装很重的去提,结果一人表演,全班笑,后来表演的同学也笑了。在一阵哄笑中举手争着来演。我立即让大家停下来继续上课。下课后,我从水房拎了一桶水走进教室,有学生来帮忙,其中就有刚表演的学生,我便让他提到后面,只见他提起来走得很费劲,我又先后让几个孩子提着走了走。上课后又用装满水的水桶进行了表演,看得学生紧皱眉头,有的毗牙使劲。我便“趁热打铁”“父母每天干这么多活,喂牛喂羊,你是怎样想的,决定以后怎样做呢?写下来吧!”学生虽然写得不长,但字字真心。又如《数星星的孩子》中“一直数到几百颗”,我就让学生仰头数,坚持不住的就停下来,学生体会到张衡数星并不简单,而且读得更好了。这样,对于“夸奖张衡和向张衡学些什么呢?”孩子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回答,从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们习作能力逐步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主体体验,往往比再多的口头修饰更有效。

三、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善于动笔

习作离不开语言,可再好的语言如果不动笔就无法转化为习作,所以我觉得,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善于动笔。

首先,学科交融,积累语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使要求老师对学科都有所了解,在第一单元找春天时,学生找到的歌曲或画画,就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中去配文字,这不仅积累了语言,也让学生主动动笔去展示。在学“乘、剩”等字时,你在哪里见过?除了数学中用得最多外,它们在语文生

活中还有很多词语朋友呢?其次,注重积累生活语言。

语文随处可学,随时可用。生活是一个语言库,如何去提取、运用是关键。比如,我让学生做花盆卡,即把自己家种的花在花盆上用纸写上花名、特性等,如果有树做树卡,有动物做动物卡等,学生兴趣高涨,相应的描写动植物的练习他们就信手拈来。再次,发挥迁移积累语言。

写话在低段很多就是仿写,但是还要注意把握仿的度,比如:学生用《丑小鸭》中的“除了”写话,她说“在家里,除了妈妈不打我,谁都打我。”首先我肯定了句子是对的,但是请她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来判断,她笑着说是错的。

一个词,一句话组织起来成为段,段与段谋成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低段课堂与生活这两大源头的把握,只要重视到它,相信学生们会更乐于写作,更热爱生活。水到渠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2]《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