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也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投稿柔柔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61次
  • 评分4
  • 22
  • 0

【摘 要】语文教学要提高实效,关键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实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效;主动学习状态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懂、学会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其实讲的就是课堂教学要有实效性。有了实效,才会有高效,实效的课堂必定是高效的,高效的课堂必定是实效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低效的课堂”、“无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永远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在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通俗讲就是学生要有收获。这种收获不仅仅是提高分数,更应该是,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语文常识的积累、情感思想的提升等。绝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立足点在于学生有没有学懂、学会。下面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生生具有主观能动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不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要想顺利掌握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才能集中注意力,活动于学习,排除干扰,从而对学习的对象产生特别清晰的、准确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知道,学习效果好的学生,上课特别在状态,这就是常常讲的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从技术层面来看,怎样让学生进入“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状态呢?

有的教师经常说某某学生不在状态,学习效果不好,其实有时并不是学生不愿进入学习状态,而是客观的教学情境,如学习材料的难度、教学的速度等,不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材料难度大,学生不知所云,接受不了,教学速度快,学生跟不上。学习材料难度过低,教学进度过慢,不能激发学生的成功的欲望,也不能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教师必须依据学情,寻找一个平衡点,就是“最近发展区”。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一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一是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所以有实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

这样,学生具有能够掌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入“我要学”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学生的身心必然处于积极运转之中,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学习信心增强,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发展。

学生处于“我要学”的状态,自然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会到强烈的收获感和进去心,那么反复从事学习活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主观投入程度就会加大。为此,教师的教学内容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一定”,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由于这是学习材料本身所引发的主动学习状态,所以特别有力、持久。此外,还要让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当一个人主动积极从事某项活动时,通常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如果看不到学习的“利益”,怎么会进入“我要学”的状态呢?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仅讲授知识点,还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意义和学科知识体系中地位。

当然,教师最想看到的现象是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但这种状态不可能时时发生。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入这种状态,有时甚至要“强制”。这种“强制”,不要过多的考虑学生的意愿,用一种情境的力量,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首先,通过设计有效的预习“强制”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预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知道运用这一手段,教材也有预习的要求。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预习敷衍了事,究其原因,语文课的预习常常处于一种大而空状态,不着边际的问题,让学生无从入手,自然而然的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学生没有好好的预习,也就失去了最先进入学习状态的机会,所以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预习。教师要在预习设计上下功夫。预习题的难度不能大,不要设计深层次的问题,所提的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比如《祝福》预习:1.了解鲁迅小说集《彷惶》的相关情况。(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解决)2.了解江南习俗“祝福”相关情况。(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自己的一些生活知识可以解决)3.思考:推测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引发对主人翁命运的思考,即使回答不准确也没有关系,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收获一定的思维成果)。这份预习设计应该说是有效,能够帮助学生进入主动的学生状态,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卷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为下一步研习课文做有效的准备。教师要检查,一是看看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何,一是为“以学定教”获取重要的信息。

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要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唯其如此,课堂教学才有真正实效。我认为,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现在的语文课堂大多是教师说的多、说的细,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认为与我无关,他们关心的是结论。在预习过后的语文学习中,只有通过对过程的参与,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真正形成学习的能力。一个可行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讨论”并不是要求学生发现真理,而要把学生带进教学情境使之有局外人变为当事人,使之对知识有更上课的体验。我在《祝福》教学中,围绕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带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让学生完全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比如,在研读“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分析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出来”这一教学内容。师生间讨论过程如下:

教师:我们看看她第一次到鲁家来的情况。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出来。先请同学门找出描写祥林嫂肖像的句子。 学生讨论:1.“头上扎着白头绳”, 表明她是寡妇的身份,说明她是死去祥林的妻子。这个身份特别重要,不仅是社会对她身份的认定,而且也是祥林嫂自我认可,于是祥林嫂一生都要注定在这个名份下生活,不得越雷池一步。

2.“顺着眼”说明她很善良,精神上有负担。

3.“脸色青黄”是生活艰辛的烙印,红润的面颊显示她毕竟才二十几岁呀!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嫁给了十六岁的祥林,江浙一带称为“等郎媳”,是一种落后而残酷的畸形婚俗。这种非人性的生理与心里痛苦被封闭起来,使得祥林嫂“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 答的也不多”。

教师:在鲁家做工干得怎样,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文中写到在鲁家非常能干,所有的活“全是她一人担当,竟然没有添短工,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教师:来的时候,带着刚死去丈夫的悲哀,但现在这种繁重劳动反而使她“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明明是付出好多,而得到却很少,反而满足,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祥林嫂对生活要求实在是微乎其微,只要能做奴仆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这样生活下去,祥林嫂也许回感到无憾的度过了她的一生。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自然也为她欢心,但同时也感到悲哀,因为她所希望满足的生活,只是这样起码的生活,其实对于她来说是很不公平的生活,因而这希望和满足的本身,便是带着悲剧性的。

教师:不过这种片刻的安宁很快被打破了,新年过后,她在河边淘米,发生的情况能不能再帮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逃出来?

学生讨论:“忽然失了色”,这一反常态的恐惧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从后来卫婆子的嘴脸我们知道,“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这是祥林嫂逃出婆婆家的原始动机:是为做祥林的人出逃,生为祥林人。[板书]死为祥林的鬼,绝不再嫁贺老六。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她的婆婆卖儿媳是为了小儿子去媳妇,看看卖到什么地方?

学生:深山野墺。倘许给本村人,财礼不多,惟独家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卖了八十千。倒过来还赚了许多钱。

教师:从“血浓于水”、“无后为大”的名分来将,祥林嫂的“贞洁”也应排在其次,所以祥林嫂的婆婆一定要把她嫁人的。 祥林嫂是毫无人的尊严的,他的价值只在为婆家换取80千钱,这简直就等于变卖一头牲口。然而,作者特意写了祥林嫂被抢回没有一个人认为有什么不对。

从上面的讨论过程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完全进入到一种主动学习状态,是一种生成性的学习,思维得到有效的碰撞,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还派生出更浓的学习兴趣,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这种堂课,一定是高效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