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 投稿尚诚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47次
  • 评分4
  • 82
  • 0

文/周小敏

【摘 要】“朗读”,是指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它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也不容忽视的环节。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生的日常“朗读”训练,使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朗读;兴趣;情感;悟美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朗读是我们语文学科的“专利”,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语文课堂应该十分注重朗读。

可是,新课改背景之下,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多种多样:讲读式、讲练式、以作文教学为中心、一课一得等等。仔细推敲,无疑都围绕一个“讲”字:要讲得新颖独特,要讲得生动有趣,要讲得鞭辟入里。如果讲课中再加上几道练习,更称为“讲练结合”,堪称一节“优质课”了。然而,课堂上,“读”似乎变得越来越奢侈起来,我们很少再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但是,“读”的作用确实不容小觑,更不容忽视。本文就“朗读”的作用将谈谈自己的浅见。

以“读”生“趣”

《红楼梦》是语言的艺术,曹雪芹是驾驭语言的大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做了充分的侧面烘托与精彩的正面描写,我觉得其中关于王熙凤的语言描写是最值得品味与鉴赏的。在教授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品味作品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我就采用了朗读教学法,即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借助对当时林黛玉进贾府所见到的环境气氛的分析,试着表演人物说话的艺术。在表演王熙凤这个人物时,我请了好几位同学来表演她说话的艺术。

王熙凤说的话句句能够体现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她出场前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难看出她尊贵的身份与泼辣的性格。她赞美林黛玉的那番话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收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可见其善于恭维的性格。她说完用帕拭泪后,又忙转悲为喜配以动作的语言描写,充分说明了她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接下来是“忙携黛玉之手”,从她关心黛玉的话中,我们会发现她的热情与炫耀身份的嫌疑同在。她与王夫人的对话,体现了她办事圆熟干练,善于机变的性格。这就是《红楼梦》的语言描写,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妙绝伦。要让学生们品味这样精妙的语言,引导他们反复朗读,用语言表演语言的艺术,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我要求大家在朗读时要演绎出王熙凤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课堂上,一开始没有人愿意起来表演王熙凤,后来有一个女同学开了个头,尽管她的朗读并不怎么样,但是却活跃了课堂气氛。后来,很多同学都踊跃表演,课堂呈现出了少有的“热闹”局面。这堂课下来,有很多同学对王熙凤这个人物感兴趣起来,还说准备利用放假时间好好读读《红楼梦》。

朗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强朗读,对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有裨益。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使人身临其境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谁会无动于衷?有谁不会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进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我们引导学生艺术地朗读吧,让他们把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神情、心理,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让他们生发学习语文的无限兴趣,那就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大的成功了。

以“读”激“情”

一天,我到某中学去听课,听的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课堂上,教师用大概五分之三的时间朗读了整篇课文,自始至终都非常动情。朗读完毕之后,教师(男)热泪盈眶;学生们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有少数几个学生还在抽噎着。但课堂的最后,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教师只好把它们留到下一节课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还有一次,我在自己学校听课,是我们语文组内的一位女教师上林觉民的《与妻书》。课堂上,梳理完文言字词句之后,教师和学生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文本的分析研讨之中。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串联起整堂课,显得环环相扣,井井有条。整堂课基本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然而学生们似乎只是停留在对文章的理解层面之上,丝毫没有被文章打动,显得极其木然,甚至有学生还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发出笑声。

我们且不去说那位男教师花了太多的时间朗读课文,以致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也不去赞美那位女教师的课堂多么严谨,很好地达成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两堂课的教学反响。两堂课,所选文章《我与地坛》和《与妻书》本身都十分感人,但由于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审美差异。根源何在?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堂课上,教师的朗读和作品本身的魅力共同打动了学生,使得他们原本平静的心湖荡起了层层涟漪,余韵悠长,故而才能热泪盈眶甚至独自抽泣。而第二堂课,教师尽管带领学生们精心地解读文本,但她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她忘了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这种交流如何实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朗读了。

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催化剂。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项目里面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理解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所以,我们不能把语文教学变成可悲的“作品分析课”。如果学生们将课堂有限的宝贵时间都耗费在教师所谓“精心设计”的问题上,忙碌于密密麻麻的板书记录中,又怎么能体会到课文中丰富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呢?

以“读”悟“美”

《西地平线上》的作者高建群为我们描绘了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文章中,作者富于想象力,把落日的色、形、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壮美的图画,用文章中的话说就是“雄伟的风景”,“世间的大美”。课堂上,我就抓住了“雄伟”和“大美”这两个词做文章,因为我觉得这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们的朗诵,让他们在阅读中细细品味文本的语言,透过文字去用心感受作者笔下壮美的西部落日的图景。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大家充分体会出那种“雄伟”与“大美”,我让每位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自由朗读,尽量读出“壮美”感。

然而,什么样的风景才称得上壮美呢?我们学生常见的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和美,对苍茫广阔的大西北的雄浑奔放的美是极少甚至从未真正体验过的。于是,课堂上,我让他们先重读了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中“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这一段,让他们再次感受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冬日恬静、悠闲的美。之后,我把话题转换到了我们要去理解的“壮美”。我跟大家解释,壮美是审美的基本风格之一,是相对于“优美”而言的,又叫阳刚之美,是审美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激发人们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理解之后,我再让大家自由朗读那三幅落日图。通过比较地朗读,同学们对文中所描绘的西部落日的壮美图景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种美常常是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意境美往往需要读者借助“朗读”,发挥想象才能得以实现。可以说,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营造出一种氛围,使他们能够进入“美”的意境之中,并展开充分的想象,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吧,让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让读者与听众一起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去感悟一篇篇美文中所蕴涵的景物美与情感美吧。

总之,“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也不容忽视的环节。出声地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地读,方能抑扬顿挫。让学生们在“朗读”活动中生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不经意地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们在朗读中学会与文本对话,在对话的基础上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出情感的火花;让学生们在朗读中做到饱含深情全身心投入,在情感的共鸣中感受经典佳作无与伦比的美与力量。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多“朗读”上来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