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生活教育思想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 投稿戒了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00次
  • 评分4
  • 26
  • 0

文/陶秋芳

【摘要】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中职语文教学强化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研究和探索。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用“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创新学生的综合实践理念;按“社会即学校”的思路,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空间;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一书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特点。新的课程标准对开展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在活动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积累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一、用“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创新学生的综合实践理念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字面意思是指生活就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和生活是一体的,教育和生活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生活即教育”指出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生活决定了教育,同时教育又改变着生活,两者是辩证关系。

陶行知曾说,“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对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立足课内,引入或迁移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的生活性和生动性。如:国际国内大事、生活潮流、人心世态、社会现象等来拓展教学空间。我们的中职语文书上也设计了语文类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如:舌尖上的记忆、生活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模拟求职应聘洽谈会等。

去年,面对“学生过生日搞聚会”越来越普遍的生活现象,我别出心裁地开展了《如何过好生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先是让学生调查采访、搜集资料:有的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举办一次生日聚会在时间、精力、经济方面的情况,请家长谈谈对生日聚会的看法;有的拿着调查问卷去调查采访学校的老师、同学、邻居、社区的居民等;还有的通过翻阅书报杂志、上网查阅等方式,了解一些名人、伟人过生日的故事以及和生日有关的资料……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接着,组织开展以“生日聚会好不好”为题的辩论赛。“辩论时应注意些什么呢?”面对赛前这一生成性的问题,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看辩论赛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演讲与口才》,让学生对辩论的内涵、技巧乃至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辩才”都有所了解,还让学生通过办手抄报、讲故事等形式,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同学。唇枪舌剑的辩论使学生达成了共识——“采用何种方式过生日并不重要,重要地是让自己的生日过得有意义”。

生活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离开语文将黯然失色,语文离开生活将枯燥无味。在《如何过好生日》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从“生活”这个基点出发,让语文教学与生活链接,使语文教学凸显生活底色,弥漫生活气息,所以,学生的语文学习因为生活而显得更加精彩。

二、按“社会即学校”的思路,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空间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但陶行知认为:杜威的“学校即社会”仍是一种鸟笼式的教育,把社会里的生活搬进学校,而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陶行知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进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等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据此,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途径,利用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又是一个新途径。教师尽可能创设条件,突破时空,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动手体验,动脑学习。

社会是一个大学堂,到处都充斥着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善于发现既能吸引学生眼球,又在学生理解和所掌握的知识范畴内的具有语文价值的内容,挖掘社会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关注社会的热点,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中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事要把它与语文教学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如近期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学生对马云的奋斗史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报道资料,了解社会动态,言为心声,学生通过看、听、说等活动感受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萌发了自己的想法,便能写出生动流畅、热情洋溢的文字。又比如,去年在2014年亚运会到来之前,我们开展了一次征文比赛,主题是“迎亚运,促和谐”,学生们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亚运会的真情实感和美好祝福,激发了学生迎接和关注亚运会的激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另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参加社区服务工作与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我们的中职语文书中也设计了许多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低碳生活”社区宣传活动筹备工作,走进企业文化、走进家乡、社会热点问题调查、职场人物访谈等。通过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将来的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有熟练劳动技术的人才,但这些技能的获得通过学校与课堂的学习成效毕竟有限,因此,主张社会即学校,利用社会资源来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将来全方面发展的学生极有帮助。综合实践活动应提倡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实践,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改“知行”之名为“行知”。他十分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把教、学、做三者统一起来,以“做”为核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以“会做”为目的。而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教师应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将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外出、周末、假期等开展一些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公益服务等活动,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对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分析、判断、归纳、比较和推理,其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以融会整合。

开展综合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施展才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生活实践创造的能力,使学生有机会获得成功,并从中发现自我。如今,家乡盛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每一幢高楼的崛起都让我们欣喜万分,更无比的振奋!为此,我在班内开展了《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为学生规划制订了一系列综合考察项目,组织班内学生进行社会综合考察活动。通过调查考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综合考察活动之前,各组确立了考察课题,大家共同探讨,制订简单的调查考察计划,人人动手,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获取资料,讨论分析问题,落实调查考察的内容。学生们在走访调查、搜集整理、撰写宣传等实践活动中,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真切感受、体味家乡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平面、单调的语文学习变得血肉丰满、立体多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在语文实践中快乐地学习语文,幸福地体验语文,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学生热爱长辈、热爱家乡的情感就油然而生。

考察活动之后,调查报告、金点子、创意设计,每一位学生都做得像模像样。为此,班级里还特意开展了调查考察活动系列比赛,包括征文、金点子、创意画、小报、调查报告。这些来自于生活实践的精美作品,渗透着学生综合学习的结果。同学们共同探讨、交流心得,提出建议,写出了一份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正确的格式,丰富的用词和精彩的论述,讲述着他们的成功与喜悦。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汲取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积极弘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努力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摒弃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多角度、多形式地引导中职学生走进生活、社会大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探究渠道,使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呈现出“春色满园关不住”、“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喜人景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国韬,杨雪梅,王淑娟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陶秋芳(1982.11-),女,讲师,文学学士,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专注于中职教育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