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让阅读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

  • 投稿薪人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89次
  • 评分4
  • 81
  • 0

文/杨 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习的个性化行为。”要凸现阅读的个性化就要求学生自主参与阅读的全过程,呈现主动性。主动性是自主性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我要学”,后者则表现为“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基于外有的诱因和强制。因此,要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促成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我的体会是:

一、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迅速改变观念,转变角色,明确职责,改进教学方法。

1.造学习环境。鲁迅先生说,发现天才难,产生天才难,要有天才赖以成长的环境更难。因为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中才能自由呼吸,戴着镣铐是无法舞蹈的。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应当是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民主和谐、平等交往、互促互动、共同发展。授课前,我尽力用精美的语言导入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以慈祥的面容,亲切的语言,友好的目光,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多年来,我坚持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努力缩短师生间情感距离,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学习活动。

2.给选择权利。选择什么?(1)选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取舍学习内容,因而,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2)选方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在学习《荷花》一课中的描写站在荷花池边我想象的这部分时,我让学生仔细读一读,想想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通过思考,有的学生说:“我准备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愿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和谐合作

《课标》积极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言语实践需要合作,交际活动需要合作,综合性、探究性学习也离不开合作。合作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式和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中学习,也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的做法是:

1.组建小组,合理建立小组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1)组建小组,是合理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分组我一般采取组内异,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在小组内学生是有一定差异的,而在班级的小组之间基本上相似的。小组的人数一般3-5人之间,这种分组可以随时调整。

(2)明确分工,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由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并认真做好讨论记录。

(3)人人参与。每组讨论都必须遵循讨论程序,保证人人参与。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讨论时,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补充,然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选择学习伙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也是高效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如何选?(1)选择同学、好朋友。为了彻底解放学生,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自由寻找合作伙伴的机会。(2)选择老师。学生可以选择好朋友,也可以选择老师作为自己的学习伙伴。如:学习讨论时,往往有好几位学生会拉我到她们那里一起讨论问题。这样,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阅读实践。

三、学习探究

探究性阅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的方式自主读书,主动地获取知识、能力,从而整体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学生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成长时期,加上他们生活经历少,知识积累不丰厚,因此他们虽有探究的愿望和好奇心,但不明白该探究什么,如何探究。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探究。

1.“开拓扩展” 式探究。语文教学应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力求学得广博些,打破课时、教材限制,将学习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生活,由课本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如学习了《人类的老师》后,我介绍了《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从活雷达说起》等科普书给学生,使之了解人类的许多发明源自动植物的启示,用文中句式介绍青蛙与电子蛙眼,草与锯子之间的关系。当学完《埃及的金字塔》后,学生对奇妙的金字塔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为什么金字塔要造成类似汉字“金”的形状?为什么金字塔能在沙漠中存在几千年之久?金字塔还有哪些奇妙之处?显然文中没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此时我引导学生说:“希望同学们去博览科普书,让我们一块来找答案。”通过这一开拓扩展,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2.“独辟蹊径”式探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性阅读,和谐合作交流,认真进行探究性学习,必将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将得到培养,其语文综合素养亦必将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