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拓展语文教学资源传承中华美德

  • 投稿蜡笔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56次
  • 评分4
  • 61
  • 0

文/薛春联

【摘要】学校的教育工作一直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俗话常说:“成材先成人。”教育战线上的各科老师都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新世纪接班人的责任,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把中华美德发扬广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德育;教学;人格

小语“新大纲”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思想品德是灵魂,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的是人的精神面貌。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资源以扎实开展德育教学。语文教育是德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于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特殊的作用。如何拓展语文教学资源借以传承中华美德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找准教学切入口,真正认识“真、善、美”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稿)》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情趣。”苏教版小语教材的选文注重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重传统美德的熏陶和传承,用真善美的人性感染人和教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对语文教材的内涵用心挖掘,找准切入口。

1.激起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

《我要报效祖国》中的乒乓女将邓亚萍立志为国增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时刻不忘报效祖国;《钱学森》记叙了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卓越的贡献;解放军战士黄晓文在与长江特大洪水顽强斗争中显示出的铮铮铁骨……教材中这些先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闪耀着人格的光芒,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热忱应该贯穿我们语文教学的始终。

2.传承仁爱孝敬的传统美德

《奶奶的白发》浓缩了祖孙三代之间的亲情;《陈毅探母》展现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孝敬老母亲的情怀;《沉香救母》已经广为传诵,是老少皆知的神话故事;《掌声》揭示了“人人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掌声奉献给别人”;《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和《给予是快乐的》教人学会奉献……尊老爱幼、仁爱奉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这种美德的教育和养成十分重要。

3.塑造自尊自强的个性品格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通过小骆驼由自卑到自豪的心理转变,说明人要正确认识自己,自信地面对人生;《骑牛比赛》、《军神》、《卧薪尝胆》、《第八次》、《征服世界第一高峰》,都说明了“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赢得他人的尊重”的道理;《山羊过桥》教育学生“主动退让”……相信读了这些课文,孩子们的道德“独木桥”也会变得宽广。

4.树立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桑兰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即遭遇了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度过的噩运,但她用无比坚强的勇气直面一切,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海伦· 凯勒》主人公身残志坚,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刻苦地学习,考上了大学,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天游峰的扫路人》中的那位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进行珍视生命教育,上述课文的教育功能是不可言喻的。

此外,还有团结协作方面的,如:《学会合作》、《天鹅的故事》等;有爱护自然方面的,如《珍珠鸟》、《放小鸟》、《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有诚实守信方面的,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诚实和信任》等……总之,苏教版小语教材充满了德育因素,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二、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激起情感共鸣

怎样充分利用教材中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呢?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应是搞贴标签式的说教,而是凭借的语言材料教材的优势,丰富教学形式,变枯燥为鲜活,激活共鸣点。比如我在执教《爷爷的芦笛》后,播放音乐《真心英雄》,要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激发起学生对文中揭示的道理“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理解,当孩子们随着录音机的乐曲唱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激活了共鸣点,再让孩子们谈谈学习后的收获,真是事半功倍呀!另外,古诗名句的引入、名人或成语故事的讲述、为英雄画像、排演课本剧、音像资料的应用等形式,会象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领悟其思想内涵。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在阅读中延伸情感

教师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大语文观,要指导学生主动地博览群书,加大阅读量。譬如,在《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教学结束后,我饱含深情地说:“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宏伟篇章,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关这方面的书很多,课后希望同学们找来读一读。”时过一月,我作了统计,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读了这方面的书,学生读了这些课外读物还写了读写笔记,收获颇丰:既使自己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有所增长,又对英雄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读物中饱含的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情感、伟大的思想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有效运用语文实践课,“放飞”心灵

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生活处处有语文。同样,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也应该强调和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海阔天空中“放飞”自己的思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收到实效。记得在教学《说勤奋》一文后,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把搜集来得勤奋成材的故事整理整理,再利用班级特色办一期专题小报,介绍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故事佳作等。在班会课上还让班干部组织排演的小品《20年后的我》闪亮登场,学生看到勤奋和懒惰20年后不同的境遇,联想自己,真是感慨颇多。

总之,苏教版小语教材的选材和编排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教育中就应该义不容辞的以人为本,文道结合,立足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一定要潜移默化,不要生硬地去灌输,更不要任意拔高、引申,要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读出人间的美好,在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感染,这应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