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思考

  • 投稿可笑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00次
  • 评分4
  • 59
  • 0

文/曹美云

【摘 要】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教师教学语言过于口语化, 教师课堂语言缺乏艺术性,课堂教学语言无目标指向性等不规范的现象。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努力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讲究语言的规范准确、畅达精炼、形象生动和幽默风趣,并使语言富有真情实感,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标;口语化;语言艺术;教学语言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教师课堂存在教学语言“口语化”“无序化”等不规范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 课堂教学语言过于口语化。课堂教学语言既要口语化,又要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与日常语言不同。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句式松散,话语不流畅等问题。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学语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课堂教学语言往往要求比较严谨,语言流畅,词语规范等。再者,教学中日常口语现象还存在着语言表达的随意性,发音、吐字、语调等的不准确性,没有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而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激昂,又要委婉,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课堂语言缺乏艺术性。教师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艺术活动。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综合反映着教师的全部教学素养。但有些教师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只要能把知识传授出去,学生能听清楚就万事大吉了,还谈什么语言艺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课堂教学的失败,并不都是教师知识贫乏或资历短浅造成的,大多是讲授缺乏应有的语言艺术。

3.课堂教学语言无目标指向性。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即为了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时会失去目标指向性,失去语言的活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引导讨论的进程、激发学生情感时,语言力量不够,目标不明确,表达不严谨,从而制约着课堂教学,阻碍了课堂教学的进程。相反,流畅清晰的表达、有着明确目标指向性和启发性的课堂语言就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清晰,表达干脆利落。教师的教学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努力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那么应如何优化教学语言艺术呢?

一、语言应规范准确、畅达精炼

首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讲课中尽可能使用妥当的词汇,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正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思想、感情。避免话语罗嗦,语无伦次,模棱两可,应力求“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唐树芝在《教师口语技能》中指出:“‘为人师表’首先就是言表,这种规范性包括语音标准,用词恰当,符合语法,符合逻辑,具有条理性,教师讲授知识必须是确凿无误,说理必须有根有据,解说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评断恰如其分,同时还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方法。”

其次,要讲究语言的畅达精炼,“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荷塘月色》时,应当使用通达的语言,讲好一个“淡”字,因为作者是用淡淡的情调,情景交融地描写了淡淡的荷塘和淡淡的月光,抒写出不满现实的淡淡哀愁。这种通达的语言条缕可寻,顺畅自然。同时课堂教学不同于闲谈,讲究语言精炼,不讲套话和闲话。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练精确,经过精心设计,要对语言进行加工提炼,推敲斟酌,变深奥为浅显,既准确又概括,用精湛的语言讲述有较大容量的知识,使之符合逻辑,富有哲理,突出重点和难点,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二、语言应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

教师分析课文是用自己的语言在学生和作品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课堂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以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来刺激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注意力稳定,激发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恰当地引用格言、诗句、短小的故事和成语典故,语言形象生动,将给学生以栩栩如生之感,而且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再生想象和创造想象。所以,课堂语言要根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恰当举例,选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运用大众化的谚语、歇后语、习用语和具体的数据等等,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或讲解,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让课文中的文字活动起来,美丽、丰满起来,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三、语言应真挚富有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说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理,首先要让其动情。古今中外的名著充溢着美感,而文学作品较之实用文章,更富于美的形象性与感染力。凡是那些能深深打动读者心灵的作品,总是最容易与学生形成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可以说“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语文教师只有注入了丰富、细腻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才能再现作品的情境,产生像磁石一样的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师生双方不仅在理智上产生共鸣,同时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充满感情色彩,充满美育色彩的美好世界,去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去体会深刻感人的社会生活美,去享受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美。因此,如何运用情感性教学语言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教学魅力在课堂中的充分显示。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