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投稿排骨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69次
  • 评分4
  • 13
  • 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五初级中学 江 宇

【摘 要】教育事业的实质是一种价值传承、引导和教化。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应该遵循“课程—特色—价值—文化”的根本路径。通过整体构建、重点研发,不断完善现有课程体系;努力寻找师生共同的爱好和交集,强力打造书香特色课程并深入开展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尚,最终形成学校的课程文化,传承符合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引领师生共同追求幸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程;特色;价值;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26-02

教育事业的实质是一种价值传承、引导和教化,教育是关系到价值使命的事业,所以,笔者认为,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应遵循“课程—特色—价值—文化”的根本路径。因此,几年来,我校(此处指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五初级中学,下文同)运用价值理念不断引领师生发展,在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整体构建三级课程,重点研发地方及校本课程,努力营造书香特色校园,并使之凝结成课程文化,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师生不断追求卓越。

一、构建课程,重点研发,不断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多次提出构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特别是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事实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几年来,我们在深刻认识原有课程结构局限性的同时,整体构建,重点研发,不断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1.遵从学生发展意愿,统筹运作课程建设。为了积极响应武汉市教育局“教育文化建设年”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校制定出台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文化立校,创新育人”的办学理念。主要基于以下认识:我们认为,一所品牌学校之所以成为“品牌”,它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一所薄弱学校我们说它“薄弱”,它与品牌学校相较缺失的到底是什么?一所发展中的学校抑或是薄弱学校,需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成品牌学校,到底需从何入手?这一切的答案都只有一个,就是校园文化!只有文化立校,才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依据办学理念,我校确立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以校园环境优化为基础,营造适合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教育环境。建设有丰厚人文精神底蕴的校园文化,塑造有爱心、讲奉献、廉洁从教、严谨治学、教艺精湛、善于思考的教师团队,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培养全面而又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型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放飞梦想的精神家园,人人都有幸福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人,只要有适合的教育,就一定会有学生的全面、自主的发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生命教育。所以,我们应当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尊重生命,因材施教,培养各尽所能、各展所才、在社会中能够发挥自己独有的作用并享有自己独有位置的合格公民。

对应教育目标,我校首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保证质量;其次为学生学有所长搭建平台,开设4大类、12门兴趣课程,我们期望今天的课程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与兴趣完美结合,幸福快乐是不言而喻的;面向课程实施的对象,我们重点研发具有哲学价值的地方及校本课程;面向课程实施者,通过读书品悟,我们确立学校核心价值观,努力寻找师生共同的爱好和交集,强力打造书香特色,让读书成为师生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尚,最终形成一种学校的文化,传承符合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师生追求幸福。

2.遵从学校发展目标,重点研发校本课程。我校在国家课程体系的框架下,根据本地区、学校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地方课程的本土化,学校特色课程化的研究;认真落实《武汉精神》等地方课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重点研发《国学》、《经典品悟》的校本课程;关注经典诵读与个人价值、学校教育,语言文字与文化认同和传承等经典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整合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充分运用名家资源,每周为我校学生开设《论语》课程。聘请有关专家为全校师生及家长讲授《论语论“孝”》。传承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厚德载物”,“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师生不断提高了价值识别、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生活中的行为,从而不断增强幸福感。

二、打造环境,营造氛围,努力创建书香校园特色

先进的理念需要理想课程,理想的课程需要脚踏实地的活动支撑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紧密依托学校研发的校本课程,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一是加强书香校园显性的环境建设。悬挂名人传记、名人名言、寓言小故事,让师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加强学校图书阅览室的建设,建立各楼层开放书架和班级图书架,为教师办公室配备业务书籍,获奖著作,人文报刊、杂志。让所有的角落成为阅览室,让师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二是抓好课堂教学环境建设,将校本课程纳入课表并管理,让《国学》等校本课程名正言顺地走进课堂,每周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用于《国学》教学,与此同时,我们强化了学科教学渗透国学经典教育,让国学融于其它各学科教学。三是创设读书活动环境。强化教师读书活动。为教师提供阅读条件,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并向教师全天开放。在鼓励教师自购书目的同时,学校每年单项列支经费为每位教师选购教育教学前沿书籍一至五本供教师自主阅读,强调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通过建立阅读登记制度,开设教师读书课,要求教师每周不少于2课时进图书室、阅览室。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读书笔记”的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认真做好教师读书笔记向外推荐工作,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学校教科室全权负责做好每位教师的教学随笔、教学论文撰写和发表的统计工作。创设学生读书活动。学校每个班每周安排两节读书课,让学生进阅览室读书、看报、借书。学校强调每个班级必须建立图书角,借以引导学生将自购的优秀图书捐赠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室”,并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读书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我们还以“文化讲堂”、“摄影绘画展”、“创作读书歌”、“读书的感觉征文”、“演讲比赛”、“读书猜谜”、“对对子”、“推荐好书目”等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养成读书、积累的良好习惯。

三、凝聚特色,提升价值,彰显学校特色课程文化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元素。学校特色与思维模式、培养目标、课程及文化息息相关。当下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种文化性缺失,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再造问题。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深入到文化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使学校的课程改革成为一种自觉的课程文化。学校特色课程文化是建立在凝聚特色,提升价值的基础之上的,创建书香校园特色也一样,我校始终把特色课程文化的形成作为我们行动的目标和终点。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因此,我校自创建书香校特色以来,我们就致力于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并予以科学的引领。

1.让环境告诉学生,读书是最美的姿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书中古之圣贤、中外大师正确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滋养。当一个学生爱上了好书,你的教育就成功一半了,所以我们倡导:读书是最美的姿态。

2.用事实告诉教师,读书是通往幸福的路。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混乱、价值断裂和价值冲突迫切要求教师要提高价值识别、选择、整合、实践的能力,只有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教师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个教师一旦与优秀的文化经典长期疏离,将很容易丧失道德的高度和文化的专长。教师职业幸福的流失,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长期对自己职业优势的漠视乃至放弃。商人的优势是金钱,政客的优势是权力,而教师的优势是精神,即正直的道德标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3.用行动告诉社会,特色就是一种文化。几年来,学校坚持“文化立校, 创新育人”的理念,为特色课程文化建设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学校特色课程文化日渐成熟,在创建特色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学生阅读量明显加大,师生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凝聚力、幸福感越来越强。《国学》、《经典品悟》校本课程,不断提升了师生文化素养,也积淀了学校的办学内涵。《书香校园创建的实践研究》课题圆满结题,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巴智才、朱理权、江松利、吴中义、刘建华等教师撰写的《以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奠基学生成长之路》、《创建书香校园,引领师生追求幸福快乐人生》、《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等多篇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或获奖。学校先后有十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优秀班主任,十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几十名教师被评为街先进教师。学校多次被授予“办学水平先进单位”、“武汉市三星级工会”等荣誉称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任顺元.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邢至晖.特色课程8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邢至晖.特色课程系列:特色课程机制与方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