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三维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 投稿千里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17次
  • 评分4
  • 67
  • 0

云南省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 代兴会

【摘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语文课堂应是建立在“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基础上的新型课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30-02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根据这三维目标,我们的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教师应该明白知识的传授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才”,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着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德”。一个人仅仅有才是不够的,还应该德才兼备。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语文课堂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建立在“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基础上的新型课堂。

一、建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赵汀阳先生说过,“无智慧的文化是危险的,它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停滞和无能。”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人文性的教学课程,它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高中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了对知识目标的培养,忽略了对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要以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首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丰富情感,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完善自我。

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伟大的母爱,深刻地去感受史铁生母亲在“我”生命的重要性——在“我”每一点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在了土里,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颗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云南省名师工作室任伶老师说:“语文教育是一种放飞,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是促进学生心智与语言的双重生长。”她还说:“语文的人文性不是道德教育。真正好的语文的人文性,应是注重于文字,落脚于文字,体味于文字,体现于文字,真正进入心灵。”如在语文研修活动中,曲靖一中何英老师在讲授《游沙湖》一文时,她就借助语言文字的美来传达语文的人文性,讲“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一句时,她抓住一个“异”字,让学生讨论“异”在何处?通过引导让学生真正懂得苏轼与宠安常交流方式、交往方式、人生境遇之“异”,让学生真正玩味文字,体味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此外,语言的学习本来就是美丽的,有些内容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后才能传递其美感。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对这段文字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该避免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自己的感受,而应该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想象,设身处地地投入到课文中去,进行情境的再创造,从而达到美的熏陶。

二、建立“以学为本”的教学观

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说:“大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需要点燃的正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的激情,让学生的主动学习真正进入语文课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本,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用“三有”来打造语文的高效课堂:课堂有思考(考量“问题设置”);课堂有参与(考量“活动组织”);课堂有实践(考量“训练设计”),用“三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课堂有思考。好的教学设计,其本质就是把教师教学内容的陈述变成学生学习问题的探究,即教师钻研教学内容后,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设问,把一个个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个个有序展开的问题。课堂上,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探讨与解决,教学内容就自然转换成学生的学习认知与技巧能力。如讲授鲁迅先生的《祝福》时,就可以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探究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阳春之日,丈夫病亡;孟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从而达到对文本的独特解读。

2.课堂有参与。杜甫说过,“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或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新课程也倡导尊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体验,要落实这一理念,要有活动性很强的教学设计,学生才能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不仅对学习饶有兴致,而且在参与、合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学习的满足感。用“活动”的理念设计课堂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极其尊重学习者自身的体验,作为强调“经历”,即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倾听、开口、动手、动脑,并提高语文素养。如讲授《鸿门宴》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编排课文剧,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文本。

3.课堂有实践,在训练中培养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邓彤老师也在《语文教学缺了什么》一文中指出:“语文老师的天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学感受文本的内蕴”。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真正实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的目的。如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为了让学生对故都的秋有深刻地体味,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训练:故都的秋是一首诗,_______;故都的秋是一幅画,_______;故都的秋是一支歌,_______;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再如,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让学生在鲁迅、史铁生、屈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依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一剂精神的良药。

有效或高效的课堂,必须是学生的学,学生不学,一切都是收效甚微的,不然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每次的错误,都是老师课堂上重复一遍甚至是多遍的问题。原因是课堂没有学生的学,教师讲的东西与学生的认知需求不接轨。

三、建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才是好课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讲究策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在教学中,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师要改变观念,由原来教师的主体作用变成一位引导者和启发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原来的接受式教学变为体验式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时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感动很茫然,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甚至会偷偷在下面做数理化,学生始终没有学语文的兴趣,是因为教师没有把学生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没有创造学习的氛围。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说:“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主要是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以师生情感交流为依托,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的课堂。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只是倾听者,谈不上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不容侵犯,不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其实,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一种“告知”,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感悟。如在麒麟高中举行的研修活动中,麒麟高中的张发扬老师讲“想象与联想”在写作中的应用时,他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从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来看,“老师像……”。结果,给了学生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部分学生的答案让听课的老师都感动惊讶。如,有同学说,“我觉得,老师像一堵墙,给学生创伤的心灵以依靠”;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老师像一把扫把,随时帮助学生打理心情……”

3.把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完成。语文课堂的很多内容其实都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解决。因为语文课标对高中学生各类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程度要求有着明显的梯度,它一般分为了解、识记、熟悉、理解、掌握、运用六个层级和“基本”“熟练”两个层次。据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要求必须做到轻重有别。其基本操作原则可为“抓大放小”,所谓“抓大”,就是把教学的重点和着力点放在“理解”、“掌握”、“运用”和“熟练”的层级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指导学生攻坚克难,以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形成高层级能力的目的;所谓“放小”,不是放弃低层教学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了解”、“识记”、“熟悉”这些力所能及的学习内容。

总之,在新课改下,教师应用新的理念来打造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让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得以落实,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辑:朱泽玲)